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1堂大师写作课(2 7位文学名家的黄金写作法则)(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当代知名作家分享写作技巧的合集《21堂大师写作课》第二部。
在本书中,汪曾祺、梁实秋、季羡林、叶圣陶、苏童、鲁迅、老舍一共7位现当代文学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每人三篇文章(三堂课),与读者真诚分享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写作经验,体裁涉及散文和小说,内容则涉及语言、描写、叙述、风格等方面,既有操作性强的方法,也有具体的经典作品案例探讨,颇为翔实丰富,读来振聋发聩,给读者以启迪和指导。
7位作家,21堂写作课,一本书掌握现当代颇具代表性的名家的写作技巧精华。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等。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曾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桂冠。
目录
老舍
散文并不“散”
人物,语言及其他
言语与风格
叶圣陶
谈叙事
人物描写
谈文章的修改
汪曾祺
小说笔谈
谈散文
谈风格
梁实秋
论散文
谈志摩的散文
亲切的风格
季羡林
漫谈散文
作文
写文章
苏童
小说是灵魂的逆光
短篇小说,一些元素
短篇小说的使命
鲁迅
我怎么作起小说来
怎么写
《阿Q正传》的成因
导语
口碑写作秘籍《21堂大师写作课》第二部真诚再献!散文篇幅比重大幅提升,更实用!
大师云集,7位颇具代表性的现当代文学名家联袂奉献21堂写作课,精彩纷呈!
7位文学名家传授给你深厚的内功心法,手把手教你攻破描写、叙述、风格、结构、语言等难关!这本书不具体讲写作的步骤、技巧,更多的是写作的底层逻辑,让写作者的思维彻底脱胎换骨!  
一窥7位文学大师的黄金写作法则,掷地有声,发人深省,让你大饱眼福,受益匪浅!老舍讲语言,汪曾祺讲风格,季羡林讲散文结构……让人目不暇接,大获丰收!
写作理论+作品案例相结合,不空谈,不枯燥,有见地,有方法,实用性强,助你从此写出高水准的小说、散文,成为写作高手!比如,苏童讲短篇小说的戏剧性时,具体分析欧·亨利的案例,指出欧·亨利所有的短篇小说都依赖于偶然事件的发生,然后敷衍出种种意外,建立戏剧性。
书评(媒体评论)
散文中的每个字都要用
得适当。在我们平时说话的
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准备,
我们往往用错了字。写散文
,应当字字都须想过,不能
“大笔一挥”,随它去吧。散
文中的用字必求适当。所谓
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
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
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老舍
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
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
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
事呢)。同样一件事,一个
人可以说得娓娓动听,使人
如同身临其境;另一个人也
许说得索然无味。
——汪曾祺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
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
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
动。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
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
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
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
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
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
切,即是要写得自然。
——梁实秋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
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
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
是“散”的,是“随”的。正相
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
淡经营中”,简练揣摩,煞
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
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
——季羡林
精彩页
散文并不“散”①
我们今天的散文多数是用白话写的。按说,这就不应当有多少困难。可是,我们差不多天天可以看到不很好的散文。这说明了散文虽然是用白话写的,到底还有困难。现在,我愿就我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也许对还没能把散文写好的人们有些帮助。
一、散文是用加过工的语言组织成篇的。我们先说为什么要用加过工的语言:散文虽然是用白话写的,可并不与我们日常说话相同。我们每天要说许多的话,假若一天里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有过准备,想好了再说,恐怕到不了晚上,我们就已经疲乏不堪了。事实上,我们平常的话语多半是顺口搭音说出的,并不字字推敲,语语斟酌。假若暗中有人用录音机把我们一日之间的话语都记录下来,然后播放给我们听,我们必定会惊异自己是多么不会讲话的人。听吧:这一句只说了半句,那一句根本没说明白;这一句重复了两回,那一句用错了三个字;还有,说着说着没有了声音,原来是我们只端了端肩膀或吐了吐舌头。
想想看,要是写散文完全和咱们平常说话一个样,行吗?一定不行。写在纸上的白话必须加工细制,把我们平常说话的那些毛病去掉。我们要注意。
二、散文中的每个字都要用得适当。在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准备,我们往往用错了字。写散文,应当字字都须想过,不能“大笔一挥”,随它去吧。散文中的用字必求适当。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要记住:字是死的,散文是活的,都看我们怎么去选择运用,“他妈的”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好,用在不适当的地方就不好,它不永远是好的。“检讨”“澄清”“拥护”……也都如是。字的本身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全凭我们怎么给它找个最适当的地方,使它发生最大的效用,就拿“澄清”来说吧,我看见过这么一句:“太阳探出头来,雾慢慢给澄清了。”“澄清”本身原无过错,可是用在这里就出了岔子。雾会由浓而薄,由聚而散,可不会澄清。我猜:写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未加思索,随便抓到“澄清”就用上去,也可能是心中早就喜爱“澄清”,遇机会便非用上不可。前者是犯了马虎的毛病,后者是犯了溺爱的毛病;二者都不对。
一句中不单重要的字要斟酌,就是次要的字也要费心想一想,甚至于用一个符号也要留神,写散文是件劳苦的事;信口开河必定失败。
三、选择词与字是为了造好句子。可是,有了适当的字,未必就有好句子,一句话的本身须是一个完整的单位;同时,它必须与上下邻句发生相成相助的关系。有了这两重关系,造句的困难就不仅是精选好字所能克服的了。你看,就拿“为了便于统治,就又奴役了知识分子”这一句来说吧,它所用的字都不错啊,可不能算是好句子——它的本身不完整,不能独立地自成一单位。到底是“谁”为了便于统治,“谁”又奴役了知识分子啊?作者既没交代清楚,我们就须去猜测,散文可就变成谜语了!
句子必须完整。完整的句子才能使人明白说的是什么,句子要简单,可是因为力求简单而使它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也行不通。简而整才是好句子。
造句和插花儿似的,单独的一句虽好,可是若与邻句配合不好,还是不会美满;我们把几朵花插入瓶中,不是要摆弄半天,才能满意吗?上句不接下句是个大毛病。因此,我们不要为得到了一句好句子,便拍案叫绝,自居为才子。假若这一好句并不能和上下句做好邻居,它也许发生很坏的效果。我们写作的时候虽然是写完一句再写一句,可不妨在下笔之前,想出一整段儿来。胸有成竹,一定比东一笔西一笔乱画好得多。即使这么做了,等到一段写完之后,我们还须再加工,把每句都再细看一遍,看看每句是不是都足以帮助说明这一段所要传达的思想与事实,看看在情调上是不是一致,好教这全段有一定的气氛。不管句子怎么好,只要它在全段中不发生作用,就是废话,必须狠心删去。肯删改自己的文字的必有出息。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1堂大师写作课(2 7位文学名家的黄金写作法则)(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65195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2022-12-01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42
CIP核字 2022201557
中图分类号 I04-4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48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