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源角逐(世界资源版图争夺战)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资源版图争夺战,《非洲买矿记》一鸣惊人!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广泛关注。

本书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和见闻,讲述和剖析了围绕中国资源角逐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阴谋、算计和角力。作者凭借广博的学识和多年的投资经历,全面透析了各国争夺资源版图的核心策略和手段,将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资源是中国发展的瓶颈,也是中国未来竞争的基础。如何维持一个大国的资源版图,值得所有人思考。

内容推荐

欧洲人费尽心机设置连环陷阱,目的何在?

国有矿企坐拥巨资,为何望“矿”兴叹?

铁矿石谈判是“分庭抗争”还是“利益合谋”,“内鬼”利益藏身何处?

英美WTO起诉中国稀土,怀揣怎样底牌?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如何泄露天机?

日本举国越洋屯田,意欲何为?

……

本书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和见闻,讲述和剖析了围绕中国资源角逐的一场场阴谋、算计和角力。作者凭借广博的学识和多年的投资经历,全面透析了各国争夺资源版图的核心策略和手段,将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第一篇 非洲买矿记:海外获取资源的亲历与体悟

 1.非洲买矿记:获得海外资源何其难

 2.走向世界之难:政治智慧的落差

 3.深度理解非洲国家的博弈定位

 4.中国在非洲最大竞争来自印度

第二篇 资源博弈记:揭秘资源角力中复杂利益链

 1.中国资源采购的思考:铁矿石博弈

 2.中国保护资源的思考:稀土博弈

 3.环境保护的赔偿博弈思考

 4.“碳排放”的博弈

第三篇 资源盗窃记:金融资本的信息阴谋

 1.中国金融亏损与信息劣势

 2.中国信息资源如何失窃

 3.信息成为金融博弈的重要资源

 4.金融资本何以能“剪羊毛”

 5.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

第四篇 资源版图记: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资源版图

 1.深度认识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2.中国经济与大宗商品牛市

 3.外汇储备剧增后却安全降低

 4.警惕“内需”陷阱

 5.中国资源战略的思考

 6.应当建立中国资源版图和疆界

第五篇 资源角逐的核心:资源重商主义

 1.资源与各个经济要素的关系

 2.资源重商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3.世界没有资源永动机

大国资源经济学

试读章节

在过去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中,阿拉伯地区和印度、东南亚等国是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大帝国的后裔,经济文化在历史上都极为发达,文明程度曾经是全世界的翘楚。我们原来想当然地以为,相对处于原始状态的非洲部族与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经济背景大不相同,上千年人类历史发展差距的弥补肯定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但是,通过与酋长们的接触,却让我们认识到黑人精英不可小觑。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经历500年的西方血腥殖民,非洲的部族为什么还能够生存下来?非洲部族是非洲原始民族,他们在黑非洲的人口数量如今还是占据绝对的多数,这与世界其他被殖民的原始大陆有本质的不同。像美洲的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等等应当跟非洲黑人原始部落的文明程度相仿,为什么却都被屠杀光了?澳洲大陆上的土著民族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见非洲酋长们当年的绥靖与韬晦政策成功了。面对西方殖民者,酋长们的做法是接受实力不如殖民者只能被奴役的现实,甚至帮助殖民者抓捕部族成员到美洲做黑奴,于是西方殖民者就需要酋长的存在,反而给了非洲部族生存的空间。同时非洲酋长们采取改信殖民者的宗教、融入殖民者信仰的策略,结果非洲部族没有被屠杀殆尽,成功地生存到了今天。非洲部族保住了生存权利后又耐心地等到了机会,在“二战”后的新环境下打破种族隔离,获得民族独立和政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翻身。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每一步不都是无比艰险和惊心动魄吗?

政治翻身后要做的就是经济上的翻身了。对于经济上的发展,他们经过一代代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早就对世界上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绝对不是懵懂初开的蛮荒民族,前述税收政策、法律安排等就清楚地体现出他们的深谋远虑。所以对于非洲酋长们,中国人再也不要门缝里看人了。

由于非洲部族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黑人民众没有抵御外来商业欺诈的能力,如果过早地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无异于拔苗助长,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流失!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部族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与经济相适应了,才有可能取得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资源正是黑非洲将来发展的原始资本,因此在现阶段大跃进是不行的。酋长非常清楚这一点,世界发展到最后就是最强大的国家和有资源的国家的天下,中间的国家成为奴隶国家为他人工作,酋长们所希望的就是持有资源取得后发优势。因此非洲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一片贫穷、野蛮、落后。所谓的非洲滞后,正是非洲黑人精英阶层有意而为之的——他们为百年后的子子孙孙做好了长远打算。

当然,黑人精英、酋长们并非“人民领袖”。像该国“黑人权利”这样的政策说是给黑人穷人,但是真的能够得到这些“黑人权利”的只是黑人中的贵族,是酋长们。“为了穷人”只是一个宣传口号,真正得到财富的都是贵族,只不过他们做得很高明——维持了制衡的合理限度。把“黑人权利”给谁?任何企业都会选择把这部分利益给有权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黑人,实际出发点是带有行贿性质的,但是在政策处理上却合法化了,是合法地与当权的黑人贵族进行的权钱交易。这种做法也能够被国际资本等接受,不会因为国有化而引发国际资本的反对。这样赋予穷人“黑人权利”的均贫富,其实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均贫富,是原来的白人统治者与黑人新权贵之间的均贫富,结果就是消除了不同种族间贵族的财富差距,使得统治者们的经济利益达到了统一,从而也就达到了社会的和谐。那些挑唆民众仇富的主张背后,不过是新当权者要从既得利益者那里分一杯羹而已。这表明,权力和财富如果不能统一起来,才是国家不断内乱的根源;如果财富与权力趋于一致,国家也就稳定了。

我们接触的非洲酋长,包括有国王的弟弟、幕僚以及总统和总理的儿子等等。如果合作成功,著名的黑人民族领袖前总统还要出席签字仪式。  这些人的精神状态有一点与我们想象中不同,就是他们并非一味纸醉金迷的纨绔子弟,而是确实关心部族的发展;他们努力学习,立下明确的大志,就是要统治部族,与世界博弈。对于酋长们来说,国与家、公与私实际上是统一的,他们更多地是在考虑子孙后代和部族的长远利益,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统治者的态度。这与中国很多人学习的目的不同。非洲酋长们取得权力的理由和程序非常简单,就是世袭,他们也受其部众的爱戴,不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攫取权力,所以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国家的前途。因此非洲看似极端落后的制度其实隐含着很大的优越性,或者说这就是贵族制度的优越性。同时非洲黑人部族的普通人基本没有文化,他们对于酋长是毫无保留地服从,统治关系和人际关系是简单的,降低了统治成本。部族的历史经验和世界各方力量为了拉拢部族为其提供的学习机会,也使部族贵族能够接触世界上最高端的知识和计谋,从而使他们所拥有的智慧高度超过了外人的想象。

P29-31

序言

十几亿人的大国,独特的人、独特的行动、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战略,弥足珍贵。遂,中国不可能遗忘孔子,他是一个行走在路上的思想者,毫无后辈儒生纸上谈兵的踪迹;中国也不可能离开毛泽东,他不断革命,推崇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给因循守旧的文化和国民留下了创新的种子;同样,中国也不可能否定邓小平,在一个热衷于先搞清是非、辨明对错的环境里,他在吃住行上实事求是,创造了世界工厂的中国。

独特,谈起来不易,做起来更难。170年前被西方人打败后,我们习惯了跟随西风,人家说现代化,我们也就提现代化;人家变成了信息时代,我们也就大唱信息论;人家冒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我们也就一片“后学”。习惯了大一统文明的中国人,几乎不费思量就习惯了全球化的氛围。正是后者,让我们在这波全球化浪潮中至少成为表面上的最大赢家。世界工厂的中国一夜间出现,出乎全球化制造者的意料,中国威胁论来了,而且可以肯定它将来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君不见,这波世界金融风暴乍起,贸易战、货币战、气候战的矛头向着中国聚集?这样说,一些人不喜欢,怀疑是斗争思维、阴谋论,他们认为中国的问题,主要在国内,尤其是在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发展、政治改革将是中国下一步的重头。

外还是里?其实,外和里都要兼顾,套句行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抛开意识形态的迷雾,未来中国至为关键的地方在哪里?独特者站了出来,张捷;独特的思考与战略浮现出来:《资源角逐——世界资源版图争夺战》、《霸权博弈——独立视角透视全球幕后体系》。

《资源角逐》第一节“非洲买矿记”,曾经以《为何我们有钱却难买战略资源——中国商人在非洲的买矿经历与反思》之名发表在我主编的《绿叶》2009年第3期。曾主编过《战略与管理》、《中国与世界观察》的我,有幸相遇或新识了一批专家、学人,如何选择或判别恰当的作者?世界视野、中国利益、专业基础上的战略思维,这就是理想的标准。据此,十多年前结交了北大国关学院的潘维教授,他的“民主迷信”与“法治中国”乃众声喧哗中的一丝清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们开始了合作,此后他的“农民与市场”、“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模式”理论持续地给我支持与冲击。他主持的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有两本不错的内刊——《研究报告》、《观察与交流》。2009年春天,我从《观察与交流》发现了奇文《非洲买矿记》。“经济快速发展而资源紧缺,随着外汇储备剧增,中国社会充塞着投资海外开发资源的冲动。有钱就什么都可以买到?中国商人非洲买矿失利,深刻体验了中国软硬实力缺陷之痛。没有自己的法律研究、专家队伍,不了解矿业和市场的规则,有钱也只是被骗的份;没有国家军力做后盾,中国人的海外安全得不到保障,又怎么买;以国企出面,遭遇的是国际干涉和政治问题。有钱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中国国力的扩张绝非简单的经济增长。”这是我在《绿叶》上对是文做的摘要。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将老百姓的话题、媒介的议题、学者的课题、官方的政题融为一体的好选题、好文章、好作者。张捷出现了,《买矿记》出现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家环保部、北大、清华……一系列的关注来了。

从此,张捷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绿叶》。2009年12月时值“碳排放”问题成为国际焦点,张捷将相关的博弈分析以《依照法理赢得碳排放博弈主动权》为题发表在当期《绿叶》,这篇文章也是《霸权博弈》一书中“绿色霸权”部分的节录。通过摘要可以看出作者的与众不同:“在碳排放博弈中,西方在人权、司法和财务上实行歧视和双重标准,把自己低碳化,把中国高碳化。碳排放权是基本人权,人权是对每一个人的,没有国家的概念,而人均属于国家的概念,以人权代替人均,我们将占有道德制高点。同样若以历史赔偿向西方算账,因为历史上没有约定,溯及既往违反了西方的司法原则,因此我们应按照责权发生制和历史摊销的方式计算排放,这样西方的历史排放就要摊销到今天,而中国没有多少历史排放可摊销,这样的计算因为符合西方的司法原则必将给我们带来主动。进一步,将来的国际争端、WTO仲裁都要以这些司法原则说话,只有占据法理,才能赢得有力的谈判地位。”文章发表时,各国正在哥本哈根博弈气候政治。张捷依西方之道做出了一道西式算题,结论是中国人均碳排放下降三分之二。我主持过好几期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新能源、环境外交特集,撰文者近百人,如此还治西方,确是第一回。从这期始,《绿叶》很幸运地获得了第一位专栏作者——张捷,本刊作为高端思想性刊物,能够聘请非学者作为专栏作者,源于张捷的独特。

综观《资源角逐》、《霸权博弈》两书,前者核心是资源战争论和大国资源经济学,后者的核心是全球博弈体系。是什么让张捷这般特立独行,同时又极具国际性、时代性?学以致用,用而治学。一个人的经历比他的观点更能说明个性从哪里来。

张捷的祖父张文佑是著名地质学者——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兼地质所所长,科学院学部(院士)常委,中国大地构造和断块理论的奠基人,奠定了中国勘探石油、铀、富铁矿和煤矿的新理论基础,从而打破西方旧理论下的中国资源贫乏论。张文佑先生是唐山大户张家之长子长孙,祖上是醇王府幕僚出身,做过知府、办过实业。唐山城内有张家牌楼,是捐资20万两白银赈济滦河泛滥时皇帝嘉奖的,时称京东首富。外祖父赵九章,浙江湖州人,祖父赵炳麟是晚清名士,其兄赵炳言署理湖广总督历任刑部侍郎和湖南巡抚,赵家与俞鸿渐、俞樾(清代大儒)父子是世交和互为师承关系。赵九章母亲钮丽珍的祖父钮保福是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父亲钮承聪为湖州名士。钮丽珍和妹妹钮有恒分别嫁给赵燮彦和戴季陶。赵燮彦、钮丽珍早亡,赵九章由姨父戴季陶照顾,曾经担任戴季陶侍从秘书,后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本应留学美国,由于要陪伴蒋纬国去德国留学,改上柏林帝国大学。回国后,赵九章曾任中央研究院干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大常委,为中国卫星计划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奠基人。

智慧有渊源,思想得积累,中国屡屡中断的历史令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稀罕至极,生命偶然性的厚举,让张捷的所行所思所文少了弯路,多了纯正。张捷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西方的贵族世家,在封建时代就非常重视家族的精神凝聚力和传承。资产阶级革命后,贵族特权被打倒,但除了个别最激进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是要保护私有财产,贵族家族的财富基本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而中国每一次改朝换代对财富的大清洗先不说,仅自宋以后,士族的势力就被集权和外族的入侵削弱,而缙绅文化更在清末民国彻底消亡。现在大家对于宗族和家法已经没有多少概念了,但历史上的中国也是有世家贵族的,比如江南的钱家和绩溪的胡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是群星璀璨。本人家族的财富几十年前就不存在了,现在是白手起家致富,虽然比中国的普通富裕人士的资产要多很多,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世界贵族的标准,但是家里人在中国文化科学领域的影响,还可以勉强算一个中国的文化贵族和精神贵族。本人年幼的时候家中藏书多多,由于家里人的研究身份家中还有当时内部发行的资料和读物,已经记不得读过多少书了。现在有人问起来我很多知识的来源,我自己也记不得是从哪本书里面看到的。”

虽然名门望族在中国比欧洲和日本少了许多许多,但也绝非个位数。如果仅仅得自祖上血统之惠,成就不了张捷的独特。这位80年代中国科大的高材生进入社会后经商、当律师、搞文化出版、做房地产、投资证券期货的经历,对其思考中国和世界问题时实现独特的高度和深度大有益处。用张捷的话说:“自己各个热门行业都做过,为了投资之用而不是发表什么论文,钻研了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很多深入的体会,经历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过程。正因为与个人财富有巨大关联,自己求学问道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是仅仅读书根本不能体会的。而且我的同学校友有100多位在华尔街搞金融,他们的研究也是为了实际的应用而从不发表,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收获,我发现:当今世界上的主流学术研究都是根据二三十年前的经济现象做的理论总结,更多的是解释当权者执行经济手段的合理性,与中国古代的御用文人只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

从历史中的国家沉浮,到未来的竞争之路,张捷在书中给出了思考方向。方向或许可以感觉,道路远非一目了然,进程中要避免大厦倾斜,基石就是资源,方法就是博弈;有资源才能生存,会博弈才能发展。或许是天意,先辈与矿产、金融、科技的关系,让张捷的战略之行少走了多少弯路。

最后,作为一个编辑、一个读者,我衷心地期盼独特的张捷继续沿着独特的《非洲买矿记》向前耕耘:人在路上;思考在行动中;战略在故事中点晴;智慧之光在叙述的大河中流淌。

《绿叶》杂志主编 杨学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源角逐(世界资源版图争夺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67023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3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