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精)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顾维钩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家,经历了民国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民国外交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与同时代的外交官相比,顾维钧对外交方针和应对策略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给外交史留下了不应忘却的遗产。 顾维钧的一生丰富多彩。他有过三段婚姻,三位夫人从不同的方面助他一臂之力,成为他的好伴侣。 本书是一部顾维钩的回忆录传记。 导语 本书的主人公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外交界的传奇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代表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这使得他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本书利用《顾维钧回忆录》、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顾维钧档案”、蒋介石日记、作者的访谈和亲自搜集的信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将顾维钧作为传主,以传记的写法,描绘了顾维钧的一生。不仅包括他的政治生涯,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等。 作者简介 金光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和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著有《顾维钧传》、《中华民国史》(第十卷,合著)等,编有《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合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国民党在美国的游说活动——以顾维钧为中心的讨论》《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历史书写》等论文数十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5ZDB051)。 目录 第一章 从黄浦江畔到哈德逊河边 一 租界里长大的富家孩子 二 校园中的明星学生 三 留学生活动的先驱 四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第二章 外交界的年轻人 一 初入民国官场 二 “二十一条”交涉中的美国牌 三 华盛顿最年轻的公使 四 “远交美以制近逼之日本” 五 未雨绸缪备和会 第三章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一 巴黎雄辩威名扬 二 周旋于代表团内外 三 拒签和约 四 华府会议再发声 五 山东问题的结局 第四章 北洋外交的主角 一 出长外交 二 解决中俄悬案 三 终止中比条约 四 申张主权 第五章 在派系政治的旋涡中 一 外交官登上国内政坛 二 内阁频繁更替中的总长 三 依违于直奉之间的总理 四 “外交系”中的派系政治 第六章 国难当头 一 张学良的外交高参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 三 国联调查团的中国顾问 四 密谋改善中苏关系 第七章 抗日外交第一线 一 在国联讲坛上 二 驻节巴黎 三 为抗战声辩 四 争取国际援华 第八章 战时中英关系的推动者 一 不和谐的盟国关系 二 英国议会代表团访华 三 新约交涉过险滩 四 筹划宋氏兄妹访英 第九章 参与创建联合国 一 对战后国际组织的期望 二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三 多党多派的中国代表团 四 宪章签字第一人 第十章 重返华盛顿 一 蒋介石委以重任 二 尽心竭力争美援 三 台前幕后忙游说 四 自由主义者的无奈 第十一章 “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 一 “一国三公”、四面楚歌 二 朝鲜战争的冲击 三 一波三折的“共同防御条约” 四 心力交瘁别坛坫 第十二章 人间重晚晴 一 国际法院法官 二 婚姻与家庭 三 月是故乡明 四 民国外交的见证人 结语 “以公理争强权”的外交家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后记 我于1999年初完成《顾 2020年暑假,我终于下 尽管一直关注着民国外 本书最基本的史料当然 我对顾维钧的研究开始 精彩页 第一章 从黃浦江畔到哈德逊河边 一 租界里长大的富家孩子 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赴美留学及步入外交界后以英文名V.K.Wellington Koo而闻名于国际社会。 虽然出生在上海市区,顾维钧对自己的祖籍嘉定县(属江苏省,今为上海嘉定区)怀着浓浓的乡情,一生以嘉定人自居。 顾家祖上从昆山迁来嘉定,至顾维钧祖辈已成嘉定城中大户人家。顾维钧父亲顾溶,字晴川,1856年出生,自幼“资禀明达,性行笃淳”。但顾溶刚懂事,家中就经历了剧变。1860年,太平军进占嘉定城,此后三年,多次进出。兵荒马乱中,顾溶的父亲被太平军抓获,并被索要赎金,顾家倾其家产将人赎了回来。但因监禁中身心受到严重伤害,顾溶的父亲回家不久就去世了。顾溶的母亲邹氏与嘉定城中许多人一样,为避战乱,拖着年幼的儿子并怀抱着更小的女儿,逃往上海的租界。 正如顾溶的墓志铭所言,“嫠母茕雏,资产如洗”,邹氏拖儿带女到上海后,只有依靠嘉定传统的刺绣手艺养家糊口,拼命地做针线活,在暗淡的油灯下干到深夜。大户人家的传统,使邹氏在为生计奔忙时也不忘督促儿子学习,只是家境艰难,顾溶学习的重点不是传统的诗书,而是“攻著作于计然”,期望着学点本事可以早点谋生,“托生涯于货殖”。 顾溶14岁时进入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结婚成家后,他在岳父的报关行里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家境开始好转。但当顾溶23岁的妻子蒋福安刚怀上第四个孩子的时候,报关行因经济衰退倒闭,顾溶一时失去了工作。蒋福安为此十分担忧,她已经有了两男一女,生活的重压使她不愿再添孩子增加家庭的负担。她指望用某种民间偏方进行流产,但这一偏方并不见效。不久,顾溶有了更好的工作。因此,顾溶夫妇视腹中的第四个孩子给顾家带来了好运。顾溶有了新工作后,搬进了小南门梭子弄的一幢大房子,第四个孩子顾维钧就出生在新房子中。 顾溶的新工作并不是顾维钧后来在回忆录中说的在轮船招商局任事,这还要到几年之后。这份新的工作是在朱葆三的慎裕洋行管账,做总账房。出生于浙江定海的朱葆三年幼丧父,14岁时来到上海的五金店做学徒,靠着勤奋和聪明,逐渐被提拔为总账房和经理。后来自立门户,开办了慎裕五金店,店址最初在老城厢的新开河,后来搬到了紧挨着外滩的福州路13号,名称也改为慎裕洋行。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朱葆三要聘一个人做总账房,就找到了与自己年轻时经历相似的顾溶。顾溶没有辜负朱葆三的厚望,管账后得到了“账法精通,品行纯正”的好评。 遇见朱葆三是顾溶人生的转折点。地处公共租界中心区域的慎裕洋行是人来人往的重要社交场所。顾维钧晚年仍然记得父亲在福州路的办公点是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各种重要人物见面的地方。慎裕洋行紧挨着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的北门。1892年,顾溶得到盛宣怀的赏识,进轮船招商局,“年三十七,见器于武进盛公宣怀,不次擢之”。顾溶的新职位是招商局新船“快利”轮的坐舱。“快利”轮是招商局专跑汉口-宜昌航线的,当时刚投入运营,排水量870吨,是航行于汉口—宜昌航线的四艘轮船中吨位最大的[另三艘是招商局的“固陵”轮(304吨)、太古洋行的“沙市”轮(811吨)、怡和洋行的“昌和”轮(677吨)]。坐舱负责轮船的客货业务,相当于乘务经理。顾溶与另一位坐舱林朝钧随“快利”轮首航抵达宜昌时,当地官商“以炮竹相迎”,“共放鞭炮二十余万响”,盛况空前。“快利”轮经营汉宜航线获利很大,到1900年,除去各项开销,“结余二十四万二千余金”。但顾溶在“快利”轮干得并不十分愉快。在1895年给郑观应的一封信中,他抱怨说,“所有在船卖票、收交客位水脚银两及进退司事一切等,均伊(张午峰)一人经理,溶稍稍询问,即含糊答复”。另有他人给盛宣怀的信称,“张顾二人素不相能……同舟龃龉”。 1901年,袁树勋出任上海道台。朱葆三为维护与官府的关系,将顾溶推荐给袁树勋,让顾帮袁主理财政,“辟掌支应”。顾溶很快就得到袁树勋的赏识,因理财成绩显著,不久就“晋三品衔”。上海道台要经手许多钱款,这些钱平时存放在哪个银号或钱庄,袁树勋并无定见,全听朱葆三的,因此那些银号钱庄的经理都要到慎裕洋行来找朱葆三,以至于当时有“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说法。顾溶在这之中自然起了重要作用。1908年袁树勋升任山东巡抚,顾溶仍为袁做事,“办外海拯济”。顾溶手头阔绰后,在家乡嘉定置田2300亩,捐出来办“承裕义庄”,为族中子弟办学,并赡养族中贫困者。袁树勋在1911年专为顾溶写了《嘉定顾氏承裕义庄碑记》,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在为袁树勋做事时,顾溶与盛宣怀的往来也没有中断。1909年,顾溶受盛宣怀委派任汉冶萍公司的查账董事。1911年5月,顾溶再次受到盛宣怀重用,出任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总办,并加二品衔,任直隶候补道。 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光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942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76 |
出版时间 | 2022-02-01 |
首版时间 | 2022-02-01 |
印刷时间 | 2022-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26 |
CIP核字 | 2021240936 |
中图分类号 | K8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0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