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2019-2020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9~2020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一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建筑文化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分为特载、优秀建筑作品、建筑焦点、建筑学术论文等栏目,收录了2019年度至2020年度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建筑艺术研究论文、建筑论文摘要、建筑书目以及建筑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等。本书在国内建筑艺术领域具权威性。 目录 特载 传统聚落古今观——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 疫情提醒我们要思考什么 2019—2020年中国建筑艺术聚焦 优秀建筑作品 建筑焦点 包容共享、显隐互鉴、宜居可期——城市活力的历史图景和当代营造 中国建筑创作十年(2009—2019) 工业建筑:一种关于生产效率的美学 区域建筑学 建筑艺术论文 铜铟镓硒光伏建筑的美学特征初探 超越轴线迷思:地景与院落的校园设计笔记 图像与观念:建筑的两种语义类型与叙事模式 布扎“构图”再认识 游走与驻留——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设计记 从工业遗地走向艺术水岸——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5.5km滨水岸线的更新实践中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塑触发 声·乐·景——基于“天籁之音”理念下的庄子声景美学研究 中国涂鸦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赢发展策略探讨 台湾社区公共艺术价值观变迁研究——以1998—2016年台湾公共艺术设置案作品为例 “从停滞中解放建筑”——浅论建筑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 自然营法:一种由内而外的乡村朴素设计探索——以陈庄为例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双构特征及保护启示 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 圆明园盛期的植物香景探究 城市工业遗产文化艺术价值研究——以南昌舰为例 废墟审美下的设计策略——首钢园区冬训中心与五一剧场地块景观设计解析 促进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艺术介入广州老旧社区微改造实践为例 从表征到内里——塔里木盆地南缘乡村传统民居藻井的价值与典型艺术特征研究 “静谧与光明”——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艺术性表达 长城艺术的保护对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艺术营构分析——以胡雪岩故居为例 “三雕”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环境 海外掠影 情动的包豪斯——包豪斯实验中的构型和具身化 巴塞罗那老城:城市更新还是动态提升? 信仰与艺术的重逢——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罗马教廷馆浅析 不可丢弃的原始性——阿道夫·路斯的装饰观念思辨 瘟疫、城市公共卫生与风景园林——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公共卫生和风景园林的影响 建筑艺术论文摘要 建筑艺术书目 2019—2020年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 编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19-2020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杨莽华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03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00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62 |
CIP核字 | 2020258889 |
中图分类号 | TU206-54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76 |
宽 | 208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