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堪称不朽的散文集。作者由于这部自题为《琐事集》的小书而蜚声世界文坛。这里表面的确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在诙谐幽默的语趣中,却充满了供你深思的意义。本书令人信服地告诉读者:我们有可能获得幸福,事实上可以在我们居住的那片小空间,在我们周围熟悉的琐事中获得。
图书 | 琐事集/外研社双语读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堪称不朽的散文集。作者由于这部自题为《琐事集》的小书而蜚声世界文坛。这里表面的确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在诙谐幽默的语趣中,却充满了供你深思的意义。本书令人信服地告诉读者:我们有可能获得幸福,事实上可以在我们居住的那片小空间,在我们周围熟悉的琐事中获得。 内容推荐 犹疑、沮丧、尴尬、振奋、决心、白日梦、金钱、昆虫、星体……生活中的这些思想小碎片、情感小涟漪和细小触角是否值得喋喋不休,大发感慨?在诙谐戏谑的语趣中,洛根替我们还原了生活中的琐事种种,并信服地告诉读者,这些小琐碎不仅值得,而且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片段,构成我们生活的真正内核,充满了供人深思的意义。 目录 琐事集第一卷 琐事集第二卷 再思录 1.生活和人性 2.衰老和死亡 3.他人 4.在世上 5.艺术和文学 6.自我 最后的话 跋 试读章节 幸福 在乡村的草地上打打板球,在傍晚的余晖下翻晒干草,迎着风浪泛一叶扁舟——所有这些都让我有幸福的幻觉,仿佛没有阴云覆盖的快乐之地,古老金色世界的一角,并非(诗人们幻想的那样)隐藏在遥远的海上或者难以企及的山巅,而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地方,在某个无人涉足的山谷,等待我们去发现。某些青草掩映下的小路似乎穿过灌木丛通向那里;野鸽子在树林后谈论着它。 今日 今晨我自梦中醒来,回到我们所谓的现实中,回到晨光中,看到熟悉的卧房里的家具——实际上我回到的是这个尽人皆知、众人常谈的宇宙,但是在我看来,还没人能解释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然后我——来自永恒似乎也终将归于永恒——起床,与往常无二般地度过一日。我读书,闲逛,抱怨,锻炼;每隔一定时间,我就准时坐在饭桌前享用准备好的饭食。 午后的邮件 乡村的邮局里,挂着的钟表和邮箱,沉湎于贵族的无情诱拐和王子的悲苦故事中的女邮政局长,以及从对面的窗户里向外张望的脸色腊黄的杂货商,构成了我每日生活中最恐慌的画面。每天下午我穿过乡间小路走到邮局,问那位博学的年轻女士要我的信。我总是希望有好消息和支票寄来;当然,还有即将来临的奇妙的幸福,关于它的信息任何一天都可能传到我这儿来。它会是什么,这份奇特的幸福,或者它从哪里来,我一无所知,但是每天早上我都冲下楼去寻找早餐桌上的消息,愉快又紧张地打开电报,晚上万籁俱寂的时候听到沿街驶来的车轮声,便大叫“它来了!”就这样,我因对幸福怀有希望而快乐,不把别的利益或野心放在心上,继续住在我那安静整洁的家里;也许就这样一直住到生命的尽头。我等待的是否只是上帝最后的伟大召唤和启示呢? 忙碌的蜜蜂 无所事事地坐在苹果树阴下好几个小时,旁边是花园里的蜂房,那些贩蜜者在我头顶上方的空气通道里飞舞,——有时看到它们在正午的热气中为那小生意吵吵嚷嚷地奔忙,或者在余晖退去时仍然成群结队地彻夜劳动,——我一直试图从蜜蜂身上学到那关于勤劳的古老教义。 但是,管它呢,谁就一定是老师,谁就一定是学生?那些性格暴躁、操劳过度、急功近利的昆虫们难道就不能从奇妙的我身上学点儿东西吗?从它们了无生趣的工厂里用复眼盯着我,难道这些蜜蜂最后也学不会——我最后也教不会它们——以一种更明智、更放松的方式来更好地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吗? 小麦 我在田边散步时遇到过牧师先生一两次,他说他很高兴我对农业感兴趣,只是我对小麦的感觉让他不解。 我没能向牧师先生解释清楚,其实这种对小麦的感觉只是一种惊叹而已。树林那边有一片麦田,我亲眼看着那里的庄稼逐渐成熟。有一天我走了进去,那广袤无垠的金色光芒让我目眩神迷。我沐浴在蔚蓝的天空下金灿灿的麦田中;在它面前,橡树林、灌木丛以及英格兰其他所有美景全都黯然失色!我从不记得小麦有如此的光辉;也从没在书中看到过在离太阳如此遥远的国度,竟然会有如此浓烈、蓬勃、无畏的事物,好像这从地缝里喷射出的丰饶的红彤彤的金色是从地表下炙热的大地脉络里喷涌而出一般。我记得几千年来小麦一直是财富的主要形式,著名的城市和王国都囤积了大量的小麦;我想到种植小麦的过程,耕地的白牛、大谷仓、扬谷风扇、还有磨坊,里面有溅着水花的轮子、在风的吹动下缓缓转动的摇杆;我想到收获时节的麦田,日落的余晖中,或一轮弯月下,那一捆捆、一堆堆的小麦。它给北方的景色增添了怎样的美丽,又给南方带去了多少古朴、热情而又圣洁的美景啊! 命运的来临 我追寻自己思想的源泉,发现它们始于脆弱易逝的机缘巧合,源于我生命过往中闪耀着奇异光芒的瞬间。左右我在十字路口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是小小的冲动,相遇是小小的偶然,第一次将我和我的朋友牵引到一起的是轻如蛛网的细线。一切都充满了神奇;而更神秘的是那些用翅膀触碰到我、与我擦身而过的瞬间:当命运向我招手,我却没有看到,当新生活在门前短暂驻足,我却一无所知,但是话没说出口,手没伸出去,这些可能性一闪即逝,如梦境般模糊不清,终究化为乌有。 所以我从未停止去体会日常生活那反复无常、充满危险的魅力,以及其中的种种邂逅、言谈和意外。也许就在今天,或者下星期,我会听到一个声音,然后就收拾好我的格莱斯顿旅行包,追随它到天涯海角。 我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我开始演讲—— 牧师先生坐在椅子上;拉蒙坦夫人和她的女儿们坐在我们对面,这个小教室的墙上挂着地图和大幅的圣经篇章,黑板上还能看见当天的算术题。大家齐聚一堂,村里的工人们、年迈的马车夫和他的妻子、独眼的邮递员、寄宿学校的园丁和男学生们。我从报纸上摘抄了几句话,写了一篇演讲稿,现在我如此激昂、口若悬河地宣讲出来,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甚至把我自己都给震住了。牧师先生大声叫着“听啊,听啊!”他的妻子用伞如此用力敲击着地面,村民们如此衷心地喝彩,让我心里升起一股暖意。我开始感觉到了我自己的话语的意义,我朝听众微笑着,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兄弟,都愿共和国拥有美好的未来;我觉得似乎在这里我可以吐露我自己对联邦的真实看法和希望。 我忘乎所以了,把安全原则完全抛诸脑后,我开始重塑我们的国家。大多数现有的机构不久即被废止;然后在它们的废墟上,我建立起我心目中的城市那明亮围墙和宫殿——我在柏拉图的书中读到的城市。我带着巨大的热情,以我自以为是的口才,滔滔不绝地把它全部描述出来——那些战士们,那群正值黄金年华的青年们是由国家选中的勇士和美女交欢诞下的;那些精通哲学的卫国者们,身居高位,视野广阔,因此养成了一种惯常的伟大气质,他们的意志无比坚毅,居高临下而对人类的生死漠然处之。然后我宣称这座城市的格局是在天堂里构建好的。听众已所剩无几且一头雾水,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我坐了下来。 在那之后,我在乡间骑马时,曾在那些贴在墙上和谷仓门上的促销广告、对鸟蛋的规定、迁移猪的告示中间,看到有几张经过风吹日晒、看起来破旧不堪的小告示,上面写着我将在会上发言。这时,我就会想起我在那间小教室里搭建起的城市的围墙和塔楼在牧师先生等众人的眼中又是怎样丝毫没有闪耀出天堂般的光芒。 P5-13 序言 外研社自创立之日起就一贯秉承“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的宗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陆续出版了“九十年代英语系列丛书”、“大师经典文库”、“英美文学文库”等系列经典图书,在最大限度满足国内英语学习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引进和吸收海外优秀文化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多年出版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原版图书简单地以外语形式呈现,会使一些初级和中级学习者望而却步;而纯粹的译著,在翻译过程中又容易失掉原著中的某些精妙之笔,甚至丢失信息,因为每种语言都蕴含着其他语言无法精确对应的情致、智慧和对真善美的洞见。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大量引入外文作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即把中国传递给世界。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应时推出“外研社双语读库”,立足经典,涵盖中外名家名作,涉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以书系划分,采用双语编排,对文化背景附有注释。旨在积累世界各民族精粹文化的同时,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也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和实用的学习读物。 读库第一批收录的20部西方经典,多出自十九、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学者、思想家和哲学家笔下,作品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学术作品l部、传记2种、小说3本、游记4部、杂文9辑以及回忆录1册。文章难度介于普及性读物与专业性读物之间,可作为由一般英语学习者向专业英语使用者过渡时的教材使用。 翻开书,这边厢波涛荡荡,那边厢涟漪漾漾。在英语的海洋里戏水,水性再好的人也难免精疲力竭,那就到汉语的礁岛上歇歇脚吧。 买了书是缘,翻开书,则是海边度假了。 后记 “你穿的外衣多么滑稽,亲爱的读者!还有你的帽子!一想到你的帽子,我就忍俊不禁。” 因此,跨过时间的鸿沟,我挥一挥手,向那些我们称之为后代的怪人送去一声问候,我像其他伟大的作家一样,把这些人称作我的读者——催促他们加快速度,赶快出生,这样他们才可能享受到阅读这本《琐事集》的快乐。 书评(媒体评论) “它是作者对生活与文学所作的精辟、机智、峭拔而诙谐的评论文集,内容多为一些文字简洁的小品,具有广泛的真理性,清新、生动可喜而又诙谐有趣,是英美散文的不朽之作!” ——亚马逊书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琐事集/外研社双语读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 |
译者 | 刘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0922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9.4:I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