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论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文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项课题研究,多层次多视角探讨了文化多样性共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在当代的承续和发展。 目录 论当代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品牌化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问题 广西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 ——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作为“意象”的都市:从老城区到“五大道” 重庆向中央申请建立深化两岸经贸文化合作试验区的相关问题” 文化多样性与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动力 灾害神话、历史记忆与防灾减灾 ——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防灾减灾功能探讨 云南贡山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以摩梭社区为例 茶马古道与“一带一路” 试论曾昭抡《大凉山夷区考察记》及其学术意义 云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与传承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生计方式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法律研究 以休闲实现物质生活民俗的活态传承 ——峨山大棚租花腰彝的服饰、剪纸和刺绣的传承解析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民族性 ——以《红楼梦》为鉴 民族志诗学视角下口头传统文类界定的问题与反思 ——以哈尼族为例 生态人类学视域中的藏族垃圾观念与垃圾处理 ——以云南德钦县明永村为例 阿昌族户撒刀传统手工锻制技艺的保护与开发 水电移民中的文化变迁 ——以云龙县功果桥镇水电移民为例 白族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调查 ——以大理光邑村为例 青海卡力岗人的历史文化变迁考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郭家骥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1519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94 |
| CIP核字 | 2016225238 |
| 中图分类号 | K2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云南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