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之本。徐万茂先生以其睿智将企业利益与民族教育事业紧密相系,创办学校,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华茂四十年的历程,验证了其文化关怀的前瞻性,也预示着未来的辉煌。郑作时编著的《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讲述了徐万茂创办华茂集团的故事
图书 | 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是强国之本。徐万茂先生以其睿智将企业利益与民族教育事业紧密相系,创办学校,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华茂四十年的历程,验证了其文化关怀的前瞻性,也预示着未来的辉煌。郑作时编著的《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讲述了徐万茂创办华茂集团的故事 内容推荐 郑作时编著的《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讲述了:在宁波有这样一家“中国500强”,从制作竹制品起家,之后致力于开发孩子动手能力的劳技课教学具,而后多元化涉足国际贸易、房地产、化工等产业;40年来,它怀揣教育的理想,经商办学,踏踏实实地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如今,华茂集团已执业界之牛耳。 在现在这个崇尚发展速度、追寻商业奇迹的社会,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回溯企业的盛衰成败,我们在《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中发现,判断企业价值的标准远非营业额、销售收入或者利润,而是这家企业是否对社会产生了长久而积极影响。 如果以上述标准衡量,华茂集团绝对是一家值得称道的企业。追逐自己的追求而不求虚浮之名,究竟是怎样的经商之道,让华茂能够40年依然树木长青?又是怎样的教育理想,让其创始人徐万茂怀着一颗代代办学的赤子之心? 目录 序一 百年华茂自可期张保庆 序二 中国需要怎样的企业吴晓波 前言 赢家的背后 第一章 1991年 开在工厂里的鉴定会 怎样拿到入场券 梦想是现实的 第二章 春天的二十个瞬间(一): 华茂的创建 大写的篾匠 厂长徐万茂的一把火 信任的成本 第三章 春天的二十个瞬间(二): 转型之路 转型的原因及困境 华茂搬迁和徐万茂度过危机 从一个人的梦想到一群人的努力 拿到前门的钥匙(一) 拿到前门的钥匙(二) 第四章 春天的二十个瞬间(三): 走向辉煌 实现一个梦想有多少路要走 “七色花”的内心 黄金时代 深耕人心 第五章 转制与交班 股份制与多元化 资产背后的人 意外之险 徐立勋接班 接班的漫长路线 第六章 徐万茂的新学校 第二次创业 难 处 可能性 人 才 分 歧 第七章 华茂外国语学校要走什么路? 纷争 徐万茂的选择与放弃 学校里的劳与资 第八章 教学具产业的变革 从放权的徐万茂到打开局面的徐立勋 小徐总的新动作 华茂教学具产业的二次崛起路径 第九章 作为教改尖兵的华茂外国语学校 终极的目标和华外的动作 从传统教育中挣脱出来 如何走在潮流前面 华外的相对优势和扩张的可能性 第十章 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努力 两位家长反馈中的华外 从理念到实践的华外路径 徐万茂的更深困惑与华外的追求 第十一章 第三次创业 东钱湖边上的梦 认 可 专业化集团的大厦基石 第十二章 赤子之心 徐家与华茂 创业英雄本凡人 上善如泉 附录一 华茂集团一览图 附录二 华茂集团大事记 试读章节 1991年6月8日,宁波文教科技器材厂厂长徐万茂很早就起床了。事后他回忆说:“其实回过头去看,这一天是我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大日子,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天。但是说实话我当时一点也没紧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常自信,总觉得这一天会很顺利。” 从他在四明山的家到宁波郊区的工厂,车行大约40分钟,一直到他走进自己企业的新厂区时,他内心依然自信满满的。从家里出门的时候,做事从来细致的他又把所有的事情梳理了一遍,精确到了每一个细节,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所以走在厂里的时候,他也还是抬头挺胸的。 徐万茂的这种状态,符合中国人所言的“每逢大事有静气”,像个做大事的人。不过,对他而言,这种状态不是天生的或者是教出来的,而是多年历练而成的。在徐万茂办企业的过程中,类似的大事他经历了不少,他曾经一把火烧掉过当时价值10万元有质量问题的公司产品,也曾经被人抹黑成贪污公家钱的人。对于人生,这时候徐万茂已经胸有定见,无事不可应对了。 这天之所以是徐万茂的大日子,是因为厂里要接待的客人。徐万茂向来好客,不过这一天的客人无疑对他极为重要。不仅是对他重要,对他领导的这个企业也非常重要,甚至对国内当时刚刚方兴未艾的乡镇企业也非常重要。 这一天,国家教育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教委)的有关专家要在当时还是乡镇企业的宁波文教科技器材厂新厂区里,举行一次国家级的鉴定会。徐万茂和他的企业,要正面与同行同台竞技了。 事实上,徐万茂领导下的宁波文教科技器材厂在其发展过程中前后更换过多个名字。这些名字分别代表了公司在各个阶段所从事的不同行业和发展程度。在起点的1971年,它叫做云洲竹编工艺品总厂,到了1990年它更名为宁波文教科技器材厂,到1994年,由于产品多元化,公司又改名成宁波华茂(集团)总公司……而把这些名字串联起来的,是厂长徐万茂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断努力。当然,从总体上看,后来定名的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徐万茂最喜欢的名字。 1991年是华茂创立的20周年。而同年6月8日的这个鉴定会,是华茂整个公司史上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宁波文教科技器材厂正式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也就有了后来华茂的辉煌。 也正是因此,对于那场鉴定会,徐万茂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P3-4 序言 放眼国内,笔者认为迄今为止,能称得上真正成熟的企业家并不多。与此同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倒不少。而徐万茂先生则可当之无愧地入立真正成熟、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之列。 做企业如做人。关键不是要去“做”,而是要懂得如何去“做”,应讲求品味和境界。做人,必先自立有业,然后苦心志,劳筋骨,历忧患,尝成败,渐次做到不惑、知命、耳顺,最后方可臻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民间有云,“富不三代”、“家难愈三世”。为此,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首先要懂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企业的生命,继而则要懂得必须潜心寻求保证企业的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之道。国学大师王国维生前曾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四十年来,徐万茂先生率领着他的团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迭克万难,奋勇拼搏,先后完成了对企业的四次转型、三次制度改革,从而使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达到了应该达到的高峰。与此同时,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相濡以沫的过程中,徐万茂先生个人的胆识、胸襟、气度和品位,亦依次超越了王国维先生所讲的第一、第二境界,信步游刃于第三境界。 序一做企业如做人,要讲信仰和理念。在做人方面,信仰是人类对崇高价值标准的敬仰和追求,是一个人生命的精神支柱;在做企业方面,信仰的体现则是理念。理念是企业内部的灯塔,照亮着企业的发展之路,指引着企业的前进方向。四十年来,徐万茂先生率领着他的团队,通过在商海的摸爬滚打,历尽艰难苦辛,备尝酸甜苦辣,逐渐探索积累出一套独特的、他人不敢言及的企业理念。诸如:“做到比说到难,智慧比知识难,守业比创业难”,“不跟风,不眼红,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发展就是做有价值的事”,“制度大于总裁”,“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做大企业尤其在于做人”,“可持续发展比赢利更重要”,“清醒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永远做有理想、有人格的企业”,“先人一步,天宽地阔”,“先做人,后做事”,“做别人不想做的事”,“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把个人利益放下,存心为社会服务”……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急功近利之风猖獗的今天,华茂集团能形成并敢于执著地践行上述这些理念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足以令人感佩的。靠着这些理念,华茂集团成功地走到了现在。我坚信,靠着这些理念,华茂集团一定会走出明天更大的辉煌。 书评(媒体评论) 朱永新 在人们普遍指责和质疑我们的教育时,徐万茂先生在他的华茂外国语学校里尝试着一条新路。捧读《商学有道》时的欣喜,是看到他所倡导的承认差异、倡导个性等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位老人四十年来在教育产业路上的探索,也着实令人钦佩。 张保庆 四十年来,徐万茂先生率领着他的团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迭克万难,奋勇拼搏,先后完成了企业的四次转型、三次制度改革,从而使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达到了应该达到的高峰。 曹意强 教育是强国之本。徐万茂先生以其睿智将企业利益与民族教育事业紧密相系,创办学校,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华茂四十年的历程,验证了其文化关怀的前瞻性,也预示着未来的辉煌。 徐曙光 离第一次去拜访华茂和徐万茂总裁正好八年,如今拜读了《商学有道》,阅读了徐万茂创办华茂集团的故事,感慨万千,过去四十年,在当地很多人赚快钱的时代,徐万茂能够将资源投入到教育这个有挑战的领域,坚韧不拔,积极进取,赢得了我的尊重,值得我去学习。我想这也许就是企业家精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商学有道(徐万茂与华茂的教育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作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996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22.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