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异性相吸/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谢宗玉著的这本《异性相吸》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收作品7篇,包括《镜像》、《偷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去鲁院前的一些事和故事》、《一夜情乱》等,写的主要是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包括都市小人物的精神困惑和人性裂变,有很强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分别发表在《当代》、《山花》、《芙蓉》、《小说界》、《百花洲》等刊上。

内容推荐

谢宗玉著的《异性相吸》这部小说集由分别发表在《山花》、《当代》、《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界》、《红豆》、《百花洲》等杂志的七个中短篇小说组成。写作年代大约在2003~2007年之间。小说题材不同,主旨各异,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也各具情趣。充分体现了谢氏对世界的探索野心和对小说文本的独特理解。小说既描写了清纯自然的乡村风光,又展示了都市波谲云诡的一面,其中生命之重与灵魂之轻,互相交织在一起。让人读后感慨唏嘘,不知今夕何夕。

目录

异性相吸

镜像

偷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去鲁院前的一些事和故事

一夜情乱

自杀城堡

万物生

试读章节

本来挺自然的一件事,但横跨教室时,桌椅丁啷咣啷的碰撞声以及空荡荡的回音,使得氛围莫名其妙紧张起来,窄窄的教室也有咫尺天涯的味道,三青几乎想半途返回。何阳侧着头,一直看着他。三青的目光无处躲闪,他说:“我点一下火。”

“你看起来怪怪的。”

“我哪有?”说罢把蜡烛凑近她桌上的燃烛。他的手有些颤抖,蜡烛迟迟不燃,手就抖得更厉害了。突然“啪”的一声,燃烛被撞翻了。蜡烛迅速滚过桌面,三青急忙伸手去拦。与此同时,何阳下意识用胸脯往桌沿一靠,想止住迅速滚过的蜡烛。

两人都没成功,蜡烛精灵般溜到地上了,三青的手却与何阳的胸脯碰到了一起。黑暗里两人同时惊叫,然后是死一般的沉寂,隔了好一会,三青才颤声说道:“对……不起。”何阳站起来说:“我先走了。”模糊的身影一路拖着桌椅的响动,踉跄着出了教室。留下三青站在那里,心如鼓擂,手指则像被蛇咬了似的麻痹得厉害。

第四晚,何阳又加班了。眼看着何阳点燃蜡烛,三青轻叹了一口气,早早离开教室。寝室里的男人又在讲何阳丰满的身子,用各种下作却有力量的词汇,将她的身子一段一段打造,她成了最媚惑的妖精。每个词都是一把凿子,扎得三青的心痉挛般的痛。他转身跑出去。睡这么早,已不习惯了,再说别人也不让。三青踱到烈士陵园,唯一的一盏路灯把一条笨拙石凳抱在怀里,无边的黑暗又把灯光抱在怀中。三青坐下来,用刀在左臂上雕了一个“忍”字,很好的正楷,如果不是血迹把它弄模糊的话。

微雨最终浇灭了意念中何阳那张甜美的脸。丝雨成珠,顺着三青的头发流下来,叭嗒叭嗒打在水泥地面上,声声清脆。三青的心平静下来,尽管花芽在四周萌发,但在这个夜晚,人世间传给他的却是一种“郊寒岛瘦”式的凄清。

接下来,三青又开始加班,等他感觉很晚的时候,发现教室里又只剩下他和何阳了。他嘘了一口气,埋头继续看书。三青看的是历史,六册课本他不知看过多少遍,只差没背出来了,可就因为还背不出来,他只有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看。读文史没窍可寻,除语文外,其余三科只能死记硬背,只要把课本背出来,高考任凭它千变万化都不怕。可三青记忆好差的,书本就像一遍一遍熬出来的草药,他喝着已没有任何感觉可言,哪怕是呕吐都不能了。如果不是为了跳出农门,三青宁可将所有课本一页一页撕碎吃掉,也不愿多看它们一眼,太枯燥了。

何阳收拾书本要离开教室,三青突然心跳加速,一种隐隐的渴求从心底冒出来,他希望与何阳能恢复常态。毕竟那回,他完全不是故意的。但何阳没有招呼他一声就走了。三青一下子像被抽空了。

春夜依然寒冷,久焐的被窝里没有一丝暖意,全身像根冰棍,只有勃起的男根是热的,三青用手捂着它,一半是因为欲念,一半是为了取暖。寒冷和杂念让他彻夜难眠。他怀疑自己可能喜欢上了何阳,又感觉这不可思议。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何况林琴早像一根刺扎在心中,和肉长在一起了。从初三开始,他就没对其他女子动过心思。再说了,还有一个复旦大学的高才生横在那里呢。后半夜,三青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下,一点都不踏实,艳梦和凶梦轮番袭击他,醒来时,满头是冷汗,而下身,又湿了一滩。

随后的几个夜晚,何阳依然不与三青打招呼。尽管三青很想跟她说一声,但话在喉咙里转了几转,就是出不来。三青不敢面对她那副阴得要下雨的脸。时光似乎倒退到了上一学期。

何阳这张脸,在白天更阴,阴得几乎再难找出一丝甜美。她又开始咒人,教室里稍有嬉笑,她就“吵死吵死吵死”一迭声骂着。三青怀疑她咬牙切齿的痛恨,有百分之八十是冲他来的,尽管他从不在课堂与人嬉笑。

原以为这种状态会持续到高考,但一场大雨又把他们迅速推近。那晚,突然风起,闪电连着炸雷遍布夜空,三青一看不好,就忙吹烛收书跑下楼。可是晚了,雨说下就下,豆大的雨颗由疏到密,很快整个世界就爆豆子般响成一片。三青没有伞,只好靠着一楼的墙根发呆。寝室离教室有一里多,又是一条烂泥巴路,也没路灯。学校建得匆忙,建成后只忙着招收学生,没人想到还要修一条水泥路,哪怕是用碎石沙子铺一下也好。这个春季雨水又特别勤,路全淹在水中了,只有间隔铺垫的砖头露出水面,作为学生往返跳跃的支点。

P18-19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远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关。

美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关!

关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挟出来的,还有几人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爱英、王雁翎、温远辉等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关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异性相吸/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宗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9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523113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经作者谢宗玉同意授权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