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如读诗(在黄鹤楼下谈诗)(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不如读诗》是当代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的古典诗歌随笔集,诗意解读了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孟浩然、苏轼等16位大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写作。作者从一个现代诗人的视角出发,一步步靠近古代诗人,不调侃,不仰望,不矫饰,不煽情,将诗人们还原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写尽诗行背后曲折隐秘的文心,让古典的诗歌在现代的时空里焕发新生。
本书中的每篇文章以一位诗人或一个诗歌现象为主题,既可独立成篇,又有统摄全书的线索隐伏其中。作者将诗人与诗歌置于连续性的诗歌史之中,以此梳理出一条延绵不绝的中国诗歌发展脉络,为理解诗歌开辟了新的路径。
目录
无名氏之歌
楚天愁云
归去来兮
穷途之恸
隐者真容
天马之行
朝向奇骏
去复还者
两山之间
仆者之起
笔补造化
自撰平生
无题之愁
罗衣掩诗
此心安处
青兕美芹
纸上苍生
我见过黄鹤
导语
◎当代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精读古诗的心血之作。
◎与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孟浩然、苏轼等16位古代大诗人的灵魂对谈,一部充满真知灼见的私人诗歌史、诗人命运史。
◎不调侃,不仰望,不矫饰,不煽情,沉浸式体验古代大诗人的跌宕人生,在诗人的生命中,认领我们的命运。
◎立足史料谈生平,立足诗歌谈语言,立足理解谈命运,重建诗歌历史观。
◎典雅精装,荧光印刷黄鹤楼图案,暗藏匠心,古典的诗歌高楼照亮现代的阅读之旅。
精彩页
我一直觉得,所谓的“诗人”,应该是在人群中负有某种情感使命的人,他(她)要通过不断地书写这种名为“诗”的东西,以诗之名最终塑造出某种或某一类“人”的形象来,而这一形象要合乎某种或某一类人共同共通的情感寄托。也就是说,诗歌最终要抵达的是具有普世性的情感经验,以此来承载世人的精神寄托。在这样一种不间断的写作过程中,“诗”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精神载体,它要凸显的是躲藏在“诗”背后的那个“人”,因为唯有这种显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唤起人类的普遍情感,让诗歌这种源于心灵的艺术,在苍茫人境中发出经久不息、绵绵不绝的召唤之音。如果以这个论断来反推文学史,我们很快就能发现,诗、人合一可能仍然是传统诗学的大道,无“诗”难以成“人”,反之无“人”,“诗”之焉附?但是,当这一论断遭遇到诸如《诗经》《古诗十九首》,或更多的汉魏南北朝“无名氏之歌”时,我们又发现它是失效的,起码充满了破绽,因为“无名者之歌”强调的是“歌”,而非歌咏者本尊。在失去了歌者之后,这些“歌”必须以自足的形式存在于世,诗意必须由某种恒定坚实的诗歌美学来支撑和驾驭,如此才不至于坠入沉沉的历史烟云之中。难度显而易见,但诗歌的纯粹性也因此进一步得到了保证。这一现象显然有悖于我们业已形成的阅读经验,它将阅读者置于某种孤立无援的审美境遇中,让诗歌与读者狭路相逢,唯有相互激活才能保全彼此。由此,便又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古诗十九首》的开卷之作,全诗五言八联,句句平实,却句句锥心。不用典或少用典,可能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毕竟处于汉语语言文学的萌发期,澄澈纯粹的情感需要明净坦荡的语言与之匹配。在这首荡气回肠的爱情诗《行行重行行》中,时间与空间感相互交织,但整首诗里除了“胡马”“越鸟”这两个相对具有地域指向性的意象,留下了少许可寻的情感的蛛丝马迹外,读者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可能佐证作者踪影的地方。也就是说,这首情感浓郁的诗行以牺牲作者的方式,直接抽离了情感的发生地,以及情感的缘起和出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是诗中那位远行的游子,同样,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是那位翘首以盼的思妇。而事实上,这种情感“元诗”似的写作,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首”,夫妻生离、友朋死别、文士游宦、离乱相思、生死契阔……这些人生中最常见、最常态的情感世相,在这些劈面而来的诗歌里得到了最真切、最质朴的反映,所谓“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真”成为这些诗歌的唯一内核,真实,真诚,真切,真心,绝无虚头巴脑的矫饰之笔。正是缘于这种直面人性困境的真实写作,使得这些诗自始至终流照艺林,光景常新,总能给人以情长纸短、回味无穷的审美效力。尽管后世有无数注家论者在字里行间反复爬梳打捞,试图寻找写作者的真身,以及这些诗歌的诞生背景,但是,普通读者根本就不会去理睬这些诗的作者究竟是谁了,因为他们从中认领、获取的情感慰藉,已经远远大于对作者的好奇之心。
——《无名氏之歌》
文学史上总是有两类写作者在并辔而行:追踪溯源的,和毁尸灭迹的。前者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出处,后者是为了神话自己的归宿。然而,李白似乎把这两类都占了。一方面他的出生、血统,甚至长相,都具有足够传奇的色彩,而他本人极度夸张、极度张扬的性格,又善于利用世人的好奇心,将这些传奇推向了虚无缥缈之境;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执拗地强化着清晰的个人情貌:他既是狂饮的酒徒、佩剑的诗人、狎妓者、笑傲权贵礼法的人、自然率性的天才,又是身怀大鹏之志却频遭“谤议”的沦落之人。他显然是想通过清晰的文学风格对浑浊的个人身世加以澄清,但勇猛的力道反而加剧了河水的浑浊。而如此,就给后人带来了这样一种错愕:这个人明明栩栩如生,怎么倏忽一见,就转瞬即逝了呢?好似晴天流云,夜空流星一般。李白的独特性正在于此:他既是人们眼中的大诗人,又具足了人们心目中想象里的大诗人形象——这形象既清晰无比,直干云霄,又因其缥缈高远,令人望尘莫及。
——《天马之行》
“裘马轻狂”的岁月究竟有多迷人?只有当“艰难苦恨”的日子到来后才能真正体味到。三十年后,大约是在公元767年,杜甫拖着残躯,爬上夔州江畔的危岩,写下了被后世人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名作《登高》,发出了无限悲凉的长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声音如此撼人心魄,也让如今年过半百的我无数次悲从中来。如果说,《望岳》是诗人面向空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如读诗(在黄鹤楼下谈诗)(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执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27426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2208796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