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制造竞争、排他、歧视、嘲讽的校园氛围,是校园内暴力的根源。在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解析社会情境对一个人所可能产生的强大影响,更以自己在美国东岸与西岸的班级教学的亲身经验,提出两种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当下饱受校园霸凌事件争议的中国学校来说,是很好的参考读物。 导语 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科伦拜恩校园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备受同学欺凌的高中生携枪入校,杀害13名师生后饮弹自杀。这起血案震动全美。此后美国各州陆续出台“反欺凌法”和治理措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这些治标不治本,他透过悲剧事件的现象,剖析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根本原因:学校和班级中的高度竞争、小团体密布、充满排挤的氛围。书中提出了两类方法,外围干预和根源干预,力图促进学生的互相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揭开了共情的面纱。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共情都至关重要。全书短小精悍,给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迫切需要的实践方法,并以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
译者 | 译者:顾彬彬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918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6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心理学、教育学相关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 |
CIP核字 | 2019111582 |
中图分类号 | G474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5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