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遇见未知的自己(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代表作;都市身心灵修行必读经典,总销量超300万册;影响了数千万读者的身心灵小说。

张德芬全新作序分享:觉察和自省是一切成长的开始;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

杨幂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可以说是一本拯救过我的书,它让我学会了臣服和接受。”

刘亦菲说:“这本书让我们和自己真实的源头越来越近,人生从此变得有创造性。”

李娜说:“我特别喜欢《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它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是充满智慧。读完之后,你真的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郝蕾说:“从逆境中走出来后,我多次把这本书送给身边的朋友,希望大家也能唤醒那个沉睡的自己,踏上爱和喜悦的心灵旅程。”

内容推荐

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

张德芬所著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这个成长进步的过程,需要大家把书中的资讯拿出来,彻底在生活中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够做到先知先觉,不再堕入惯性模式的陷阱里。

目录

再版序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上师

自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01.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02.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03.做爱像去迪士尼乐园?——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04.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05.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面具

06.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07.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

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09.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10.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11.命好不怕运来磨——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12.遇见难得的知音——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13.回溯童年的记忆——我们身体的障碍

14.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和呼吸

15.激励大师的体验分享——饮食与健康

16.卸下光环后的人生——健走真好!

17.“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18.一场“ego boosting”(小我增长)秀——同学会的启示

19.被负面情绪套牢——情绪的障碍

20.在谷底惊见阳光——情绪的体验

21.摆荡于背叛、欺骗之间——情绪的爆发

22.是谁在伤口上撒盐——情绪的疗愈

23.爱过、痛过、哭过之后——臣服的体验

24.梦的秘密——当下的臣服

25.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检视思想

26.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

27.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瘾头

28.我是个婚姻失败者?!——思想的搅扰

29.什么让我感到喜悦——认同的解离

30.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身份认同的探索

31.战胜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32.未实现就先感恩——最后的试炼

33.开始,就是未来——迎风飞扬

《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新旅程

34.婚姻是一场修行——亲密关系的联结

35.快乐和对错,谁更重要——走出观念的牢笼

36.走出观念,还原本来——回归真我的自然状态

再版代跋 给读者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03.做爱像去迪士尼乐园?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吵架之后通常是冷战,若菱可以连续两三天对老公志明不理不睬,当他透明。

不过这次,居然第二天就雨过天晴,若菱的脸色好得像朵花。

可是志明总觉得哪里有点儿不对劲儿,若菱似乎有心事。连续好几天,若菱都有点儿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两人之间本来话就不多,现在就更没有交集了。

若菱和志明的故事可以用才子佳人来形容。

他们是大学同学。在理工科系里,女生——尤其是像若菱这样出众的女生简直奇货可居,而志明高大英俊,两人走在一起顺理成章。大学毕业后,两人都顺利地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就这样结了婚、一起出国留学。若菱改念了企业管理MBA,志明念的还是电机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若菱以高学历和在美国工作过的背景,顺利地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志明则回到母校从副教授干起,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

总之,两人从恋爱到结婚,都是相当平稳而顺遂。

只是有一个问题。

婚后若菱一直没能怀孕,志明本人倒还无所谓,就是志明的传统家庭似乎有点儿无法接受。

一晃结婚十多年了,两人的感情已经淡漠得像路人。就是所谓的老夫老妻了,但欠缺了夫妻间的亲密与交流。

开始,他说,她说。后来,他们一起说。再后来,她说,他不说。最后,她也不说了。

若菱的想法比较偏激,负面情绪很多,志明每次开口想聊聊自己的事情,都被若菱连珠炮似的负面评语搞得不想再说。

问她工作上的事,就更麻烦了。她开口就会把公司说得没有前途,老板和同事都糟糕至极,每天在办公室过的都是牛马不如的生活。

久而久之,志明烦了,不愿多问多说了,两人的心渐行渐远。

那一夜,志明加班回家晚,若菱也刚到家。两人都疲惫不堪,回到沉闷的家中,谁也没好气。

假如家里有孩子或者宠物,可以让回到家中的人—下子能量、兴致都高涨起来。但是他们的家里就只有静滞的空气。

志明肚子饿了,看到空空如也的冰箱,实在一肚子火气。两人短兵相接,唇枪舌剑。多年下来,双方都已是炉火纯青,根本不必多言,胜负立决。

高手就是高手。

志明一句“不会生孩子,饭总会做吧!”就触痛了若菱的要害,她勃然大怒,夺门而出。

而那天雨夜的奇遇之后,若菱就经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她开始思索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些事情。

我们到底是谁?大学、研究所都没有教过,从小到大也没听人说过这件事。

那夜最后分手的时候,老人还留了一个功课给若菱思考。这个功课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李经理,从你们营销的观点来看,我们这个产品升级以后,用这个角度切入市场怎么样?”销售部门的老总陈达打断了若菱的思绪,冷不防地问。

“嗯,依我的观点来看……”还好若菱反应快,可以立刻从思绪中抽身,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否则在这个重要的干部会议上肯定出丑。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若菱看着随后侃侃发言的老板,私下揣度着。

她的老板王力是公司的营销总经理,才四十岁出头,在爬升公司职位阶梯的过程当中,无所不用其极,企图心特强。想必他要钱——当然,谁不想要?

若菱的公司并购另外一家小公司的时候,王力是那家小公司的老总。小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不知是一时疏忽还是对老板不满,居然把全公司的薪水数据用邮件发给所有的人,员工因而知道他们老板年薪加红利居然有好几百万之多。一般公司并购之后,子公司的老总难免会沦为“黑五类”,然后悄然隐退,但是这个王力反而扶摇直上,成了“当红派”!

“他肯定很有钱了,”若菱想,“但企图心还是这么强,显然权力也是他想要的。”

“我不赞同你的看法,”另一个业务部门的经理李逵直言不讳地反驳王力,“对老客户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是对新客户而言,我们必须有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诉求点,才能让他们愿意转用我们的产品。”

李逵两年前因肝病入院,休养了一年才回到工作岗位上。从此戒烟、戒酒、戒色,可见惜命如金。

这提醒了砉菱:“啊,我们还要健康。”

当然,除此以外,每个人都在追求爱和快乐。

若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老人交代的功课,她对自己感到很满意。就是嘛!财富、权力、健康、黟口快乐!这不就是人人都在追求的吗?若菱志得意满地笑起来。

“李经理,这么高兴,昨天晚上跟老公很愉快哦?”另一个产品部门的营销经理黄玉魁带着一贯色眯眯的笑容问若菱。

“咦,已经散会啦?”若菱痛恨他的话中有话,每次借机就来吃口头的豆腐,“我还有事,再见!”

P11-15

序言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上师

2007年,《遇见未知的自己》第一次出版,距离现今(2016年)几乎要十年了,今年又要再版。

此刻,我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从当年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受的一本无法定位的书,到2015年上半年还是当当网非虚构类书籍排行第三名,我只能说这本书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只是作为一个传达者,忠诚地记载了老天想要让大家知道的一些知识。

当然,知识的传递,如果没有能量作为后盾,那么这个知识是死的。当年写这本书的时候的真诚、发心和热情,至今仍然在我胸膛里面激荡着。而多年来读者们的众多好评,让这本书成为身心灵入门的经典书,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成为灵性成长团体成员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然而这句话的艰深,是我当年写下它的时候所始料未及的。回顾过去这九年,我的人生有了极大的转变:从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成为著名的作家;从拥有一个丰富家庭生活的女人,变成空巢的“单身狗”;从灵性的初生之犊,充满热情和期望地到处上课,到过尽千帆皆不是,回归到生活中修行的脚踏实地。而这句话——外面没有别人,是无止境的深奥,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去体验、实践。

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我都是非常习惯地向内看了。也许一开始,会不由自主地去修正、排斥、指责外在的人、事、物,但是当冷静下来的时候,细细品味这句话,真的心悦诚服地知道:我们内在创造了外在的一切,如何看清楚自己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自己幸福快乐的关键,也是自由解脱的唯一路径。

而显然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内在是如何运作的。对我来说,那所谓的“自我了解”,是不断深入地,像剥洋葱似的,一层一层地剥开,看到自己的诸多习性和模式是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每当生活中、生命中碰到难题、不愉快、痛苦的时候,我就去检视自己的内在运行模式(一种像电脑那样的程序),才能发现根源在哪里。

我后来发现,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具体地举个例子:有一次和一个闺蜜有了争执,在过程中,我一反常态地没有生气、反唇相讥,反而是耐着性子听她骂我,跟她道歉,因为她在那个当下脾气上来了,无法说理。然而心高气傲的我,平常是不会接受别人这种无理漫骂的行为的。我当时允许自己的小我被缩减,看着自己胸腔内翻腾的各种情绪,但不发作。很奇怪,事情过后,我发现,另外一个困扰我多时的感受(与她毫不相关的)居然也就放下了。

我这才明白,当你接受小我受打击、不去壮大它,允许它被缩减的时候,你的整体生命的质量都会提高,困难也容易解决。为什么?因为所有生命的困境,几乎都和小我求生存、要面子、求存在感有关。如果在一件事情或是一个层面上,你允许小我被打击、缩减,那么其他层面的问题你不需要去做什么,就会出现改变。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而这个成长进步的过程,需要大家把书中的资讯拿出来,彻底在生活中执行。也许一开始我们不知不觉,无法了解自己生命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会把自己搞成这样。看了书以后,变成后知后觉,道理知道,做不出来。但是,当你带着最大的诚意去实践、内观、自省,并且愿意成长的时候,你会进入当知当觉的状况。也许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出一些即时的无意识反应,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够做到先知先觉,不再堕入惯性模式的陷阱里。

如果你看了书,道理都明白了,却不去执行,你的生命是不会改变的。不过没关系,老天会安排不同的剧情、场景、人物来收拾你,哈哈,就像我一样。最后逼得我要切切实实地去执行我自己写的东西,进而发现,写完这本书后,原来我还是有各种逃避、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阴暗面,直到大难临头,不得不去改变。这是我辛苦走来的教训,和亲爱的读者们分享。

多年来,不断有读者写信给我表达谢意,我也在很多场合碰到亲爱的读者们,都有许多很好的互动,我衷心感谢老天让我写了这样一本可以帮助这么多人的好书,但我个人怎敢居功?都是老天的恩赐。而亲爱的读者们,无论见面与否,我和你们的灵魂都是相连、相通的,我个人不断在人生的旅途上,一面欣赏各种风景,一面成长,我也希望继续和读者们一同前进。

纸短情长,我亲爱的读者,我永远在这里,也谢谢你们的陪伴。爱你们。

德芬

2016年春天,台北

后记

给读者的一封信

二十五岁那年,我在台湾电视公司播完午间新闻之后,顶着一脸的浓妆,开着豪华Volvo(沃尔沃)进口轿车,准备回到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名人巷的豪宅中,与我那个名人夫婿共进午餐。在车上等红绿灯的时候,我不经意地看到了后视镜中的自己,吓了一跳!

那是一张年轻姣好的脸,秀丽的五官,在浓妆下衬托得更加出色,可是满面的愁容,暴露出我是多么不快乐!

当时我就很纳闷儿,我是台视新闻主播,台大毕业的高才生,年轻貌美,开着名牌轿车,住在豪宅里面,又有个名人丈夫。任何人,只要有其中的一项,就应该很高兴了吧?!为什么我会如此不开心呢?

当时的我,非常无名,自知力很差,智能未启。想了半天,结论就是:我的老公不好,如果我找个新好男人,生个一男一女,我就一定会快乐起来。

十年后,场景一变,我住在北京郊区的别墅中,有三个帮佣、一个专职司机、一个新好男人,和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孩子。但是,我又不快乐了。觉得人生实在没什么意思,对生活感到意兴阑珊。当时我在做培训顾问,提供与销售、市场、团队精神、沟通技巧等有关的培训课程给各大公司,收入相当不错。我觉得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没有为一家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大公司工作,小公司舞台有限,不够排场。

后来,当时的老公转到新加坡为另外一家公司工作,我们也随之举家迁往新加坡,而我由于一个很偶然(后来才知道,世界上没有“偶然”这件事)的机会,进入了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以一个新手的身份,在短短一年内,我的薪水就涨了一倍,并且晋升为那家公司在亚太地区一个重要软件部的营销经理。这个辉煌的工作最后以我患了抑郁症收场。我看到了老天露出了一个促狭的笑容:你还要什么?你要的我都给你了,你还要什么?

2002年底,我辞去了新加坡的工作,全家搬回了北京。

从那时起,我决定全力追求内在心灵的世界,我参加了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印度、新加坡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各地的各种心灵成长课程,读了一百多本中英文心灵书,每日静坐冥想,勤练瑜伽。这段向内探寻的旅程,帮助我回顾既往,看到自己如何在先天、后天的种种条件下,受命运的牵引、个人业力的钳制,以及如何被自己潜意识里隐藏着的自动化反应模式所制约,而展开自己那精彩、丰富、神奇又坎坷的前半生。而在这期间,我一直都活得不快乐。

经过多年的努力搜索、研究,我不敢说已经跳出自己的人生模式了,但是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心灵成长课程和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了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2007年底出版。这本书至今还在大陆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居前列。我成了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好沉重的头衔!),从一名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为名利双收的名作家。这段心路历程,我都写在《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这本书的序言中。总而言之,从平淡到绚烂,再由绚烂归于平淡,是对我这段经历最好的描述。

2009年,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发现以前所学的那些心灵成长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好像花拳绣腿一样,碰到了巨大的撞击,完全使不上力。我的确是深切地体会到“你创造自己的实相”——我们必须为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起全部的责任,但是,知道了又能怎样呢?头脑上的知道,并不能化解我们被业力牵引而在红尘人海中浮浮沉沉的命运,也不能免除我们作为凡夫俗子而需为生活奔波、为俗事烦恼的痛苦。我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个性的制约,还有如影随形、顽固不化的“潜意识自动化反应模式”。

而一位美国作家Jed McKenna的灵性开悟三部曲(已在海峡两岸出版)让我知道,所有的灵性修持,只是在帮助我们把人生的噩梦变成美梦(这本书也不例外),不是真正地让我们从人生大梦中醒来。然而谁想真正醒未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关注内在世界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关注内在世界的人也还是常常为名利和小我在效劳、服务,想脱离这个幻象多么地困难啊!

正值生命谷底的2010年,我碰到一个自称会“接信息”的人(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种事),他转达了一位神祗交给我的一首诗,说是我的任务: “思本无为出云端,想象事实本两般。导出源头精微处,引导世人出谜团。”我看了以后不笑反怒,因为我自己的状况那么糟糕,本身都还在一团迷雾中,怎么可能引导世人走出谜团?而且我也没有那样的豪情壮志,并不想要拯救任何人。

2012年,我彻底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观。而我心里明白,自己是一个很发心分享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突破了重重迷雾,找出或是体验到了人生的实相和本然——不敢说是开悟,只是能够了悟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解开了谜团,那我一定会尽全力和大家分享的。我感觉那一天不远了。

我期待它的来临。

德芬

2012年,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遇见未知的自己(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德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5017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6047412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0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