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藏学学刊(2020.1总第22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第七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以下15篇论文和文章:新时代的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第七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西藏高原史前麦类作物的发现与研究、《元释墓志》与吐蕃入滇、吐蕃议事会制度研究、西藏林周县杰拉康帕拉风格石雕造像与碑刻的调查研究、成都地区新见明墓中的藏传佛教石刻初探、图像构建——早期西藏药师佛的个案研究、在喜马拉雅雨影下:穆斯塘土钦寺的绘画风格及其与古格艺术的关联、布达拉宫法王洞建筑演变及艺术风格考察、布达拉宫与齐吾岗巴画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补考、尼泊尔西部喀萨王国佛陀造像的初步观察、南喀扎与“三兄弟银像”:来自西藏西部的一位十六世纪“神圣艺术家”及其艺术遗产、文本与图像的对话——检视夏钦·仁钦米久坚赞(1717~1780)生平传记唐卡的历史宗教语境、乃琼寺回廊壁画所呈现的藏传佛教护法神体系,以及清宫藏传佛教文物与清朝皇帝的宗教心态。 目录 新时代的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第七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西藏高原史前麦类作物的发现与研究 《元释墓志》与吐蕃入滇 吐蕃议事会制度研究 西藏林周县杰拉康帕拉风格石雕造像与碑刻的调查研究 成都地区新见明墓中的藏传佛教石刻初探 图像构建——早期西藏药师佛的个案研究(英文) 在喜马拉雅雨影下:穆斯塘土钦寺的绘画风格及其与古格艺术的关联(英文) 布达拉宫法王洞建筑演变及艺术风格考察 布达拉宫与齐吾岗巴画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补考 尼泊尔西部喀萨王国佛陀造像的初步观察(英文) 南喀扎与“三兄弟银像”:来自西藏西部的一位十六世纪“神圣艺术家”及其艺术遗产(英文) 文本与图像的对话——检视夏钦·仁钦米久坚赞(1717—1780)生平传记唐卡的历史宗教语境(英文) 乃琼寺回廊壁画所呈现的藏传佛教护法神体系 清宫藏传佛教文物与乾隆帝的宗教心态 摘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藏学学刊(2020.1总第2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1028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66 |
CIP核字 | 2020252047 |
中图分类号 | K281.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