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裸婚
内容
编辑推荐

《裸婚》里的很多地方都真实得近乎残酷,但真的很深刻,每个女人都应该看看。从结婚到离婚到再婚,态度一贯诙谐真诚。体裁是随笔,但因为通篇故事,所以读起来更是小说。

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该书真实。其中人物无一完美,而且前后诸多矛盾——但惟有矛盾和变化才构成真实的人生。这是作者自传性质的小说。本书的态度和观点,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但人走到不同位置,眼里的景观和心情必定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希望读者能在这矛盾当中悟到真实,看到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真实的成长经历,或者会有所触动。这也就是这本书的中心观点。

内容推荐

一场无性婚姻能延续几年?答案是大于六小于七。

婚姻背后的真相没人知道,甚至是男女主角自己。

一对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夫妻,刚刚跳着脱衣舞庆祝完结婚六年纪念日,喊着白头偕老的口号,携手迈进七年之痒,传说中的痒就如约而至。

小三儿是个雷,谁碰谁倒霉。看似完美的婚姻堡垒瞬间核爆炸。

妻子突然发觉自己腹背受敌:一枪来自男女关系,另一枪则来自血缘关系——以爱的名义。

头破血流地站在瓦砾堆里,她不得不逼迫自己戴上一副高清眼镜儿,用来颠覆世界,也拧巴自己:没有一种男女关系不是暗藏重重危机,也许,就从第一天起。

蔷薇泡沫破碎之后,妻子相信爱仍然健在:有时爱是折磨,有时爱是解脱,但无论何时,没有爱我们就没办法继续活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结婚六年

 预感

 纪念日

 同床异梦

 夫妻如乱伦

 美女符号

 装修猛于外遇

 脱衣舞

 两两相忘

第二章 七年之痒

 黑色幽默

 陌路

 与前夫同居

 幻灭

 策反

 爱伤

 负心

 惜败

第三章 单身时代

 任逍遥

 从秦香莲到潘金莲

 人尽可夫

 择偶

 大团圆

后记

试读章节

五月问:你什么时候结的婚?

我有点儿含糊,得去看看语录本儿一样不容置疑的结婚证书。

五月说今天是她结婚八周年纪念日。

我问她有什么感觉。她回答:就是提醒自己作为人妇已满八年,除了住进新房子,也没什么感觉。

后来,我听说她正在家里忙活着一顿浪漫晚餐。

水晶建议她真空穿围裙上阵,我则建议她在围裙上画上一对巨波。

在法国南部,似乎是普罗旺斯,我在小摊上看到过一件围裙,上面画着一个丰满女郎的*,波大腿壮,穿着蕾丝内衣与吊袜带,标价十三欧元。一念之差,我跟这个有趣的东西擦肩而过。到了巴黎,我搜了无数小店也难觅芳踪,深以为憾—我本来是打算拿它当礼物,用在某一个纪念日里,送给猪,然后在他下厨的时候给他拍张玉照。

从某个方面说,结婚,就是突然多出一堆特别的日子,每个日子都是一棵圣诞树,需要亮晶晶的礼物装点。

结婚前,我是大刀王五,遇到某个特殊日子,满脑子想的是“狠宰”,虚荣得底儿掉,最喜欢华而不实并且可以招摇过市的礼物。但本质上还是乡下姑娘的虚荣,没指望着谁能送我一辆敞篷跑车开上大马路闯红灯;只是认为红玫瑰一定要送到办公室里才算拉风。现在想来,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收一把花都恨不得举着游街去,可见这辈子没收到过珍珠项链钻石戒指之类的东西。

结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猪举着粉红色玫瑰进家门之后得到的第一句问候是:“今天买玫瑰?你间歇性脑瘫啊,送上去挨宰。”

猪则很得意地说:放心,才三十块啦!我对店主说,现在已经晚上十一点,再过一小时,花儿就无人问津了,卖了算了。

饶是这样,我还是觉得:三十块钱买瓶洗发水不是更加实惠?

看,婚姻就是让人从天上掉到地上的过程。我们的礼物也极其默契地从华美不实用的花瓶变成锅碗瓢盆。生活不需要玫瑰花,生活需要吃饭。我们没穷到无饭可吃的份儿上,我们只是越来越懒—恋爱是登山,结婚是登顶,接下来自然可以趿拉着鞋慢慢走。

我,在送过了钱包、皮带、T恤、衬衫、刮胡刀、皮鞋、拖鞋,以至袜子手套之类之后,开始黔驴技穷—纪念日总不好意思送秋裤吧?

猪更贫乏,在送过了巧克力、鲜花、香水之后,又照着该顺序重复了几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看来是打算像愚公移山一样磨炼我的意志。

我特别想知道是谁发明了纪念日。各种各样的纪念日是考验人类记忆力和想像力的极限挑战。

好在,人的惰性最终推动了简洁主义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刚刚一年下来,我们的纪念日就已经被精简成彼此的生日、情人节、结婚纪念日,全年仅仅幸存四个,而我们还心照不宣地为彼此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深感遗憾,如果是那样,又可以名正言顺地精简掉一个。

如此一来,无懒可偷。我们绞尽脑汁要给对方一点点惊喜,那是平淡生活中一点点细小的欢乐,就像大草原上星星点点开着的小花。

拜金主义的猪是这样做的—递给我一把钥匙:“祝你生日快乐!我买了一辆车送给你。”

递给我一把钥匙:“结婚纪念日快乐!我买了一栋房子送给你。”

别人听见了肯定以为我是二奶。

事实上,应该说,我们家买了车,我们家买了房,但他总挑选在某个特别的日子过户。《围城》里的李梅亭,得意的时候总恨不得身外化身,拍着自己的肩膀说:老李你真行。我想猪在那一刻也有同感。

多么不幸,我是个穷光蛋,所以只有劳神费力。P16-18

序言

大概三年前,我在新浪以“介末开门”之名开博,连载自己的婚姻生活。

飙升的点击率膨胀了我的虚荣心,我志得意满地准备出书吹嘘自己的幸福生活。

出书的事还未见眉目,我离婚了,以雪崩的速度。

我第一次真正领略了生活的荒诞,简直想笑。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我写了一出话剧,编了一本杂志,又谈了一次热情的恋爱结了一次婚,出书的事情顺理成章地被耽搁下来。

一方面是没精力,另一方面是心里踌躇:这东西有人看么?

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决定还是写下来再说,既然对婚姻有了新的感悟,又有了闲,况且一吐为快的欲望又像狗一样在后面猛追。

等到动笔的时候才觉得是自讨苦吃:因为是真人真事,所以既不能丑化别人,又不能美化自己;写得太狠,对不起自己;写得不狠,也对不起自己。我被迫用更为冷静客观的眼光再次打量当年的往事,并正视自己不愿正视的所有缺陷,老实交待自己的错误和感悟。

第一部分“结婚六年”是从前的博客文章,笔调泼辣轻快,而再写第二部分“七年之痒”和第三部分“单身时代”时,心境和眼光已经完全不同,写得相当滞涩艰难,可见按心意营造一个世界很容易,但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很困难。我还是善于给自己脸上贴金,需要给自己拆台的时候手就软,只能勉力为之。

本书的态度和观点,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我并没有着力修改,很多片面放肆的语句也没有删除。人走到不同位置,眼里的景观和心情必定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我希望读者能在这矛盾当中悟到真实,看到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真实的成长经历,或者会有所触动。这也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婚姻不是终极目标,甚至男女关系也不是,它们只是工具,帮我们领悟自己和生命本身意义不过是我们赋予生命的说辞,如果有一天发现它是虚妄,还是要继续愉快地生活下去,就像一棵树或者一朵花,在成长中享受乐趣。

这是我在书中反复提到的观点。

由于眼界境界都有限,所以本书观点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或许不久之后的某一天我自己也会觉得它粗浅可笑。但这正是我的期待。变化是生命的心跳。

我希望自己的世界没有边界,自己的成长没有终点。

祝福每个人。

后记

朋友拿着开心网上的调查题目来问我: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回到十年前?

我说不,不不不,当然不。小时候升学、搬家、送别、别人恋恋不舍,只有我兴奋异常,完全没有离愁别绪——挥手作别旧目的自己,带着新我的面目上路。好容易翻沟过坎地走到今天,像万里长征走完一半,再回头重新起步岂不是前功尽弃?

朋友点头。“谁没年轻过啊,可是你老过么?”她说,“但多数人选回去。”

选“回去”,大概是因为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打定主意要重新塑造一个——一个更加完美、成功、金光闪闪的模子。

朋友说:喂,你安静平和了很多。

我笑。我还诚实宽容很多呢。

我不回去,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

没有过去一切人和事,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不想重新去做一张白纸~单纯不应该源于空洞无知。

果真回去,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该摔的跟头还是要摔,而且一个都不会少。变化的大概只有跌倒和爬起来的姿势。就像《西游记》里的取经故事,一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小时候读《西游记》,只是为了看孙悟空打妖精。后来才明白它是成人寓言:生命是场漫长艰辛的修行,但即便如唐僧般软弱,也可以到达终点。

另一个“回去”的理由,大概是以为可以重新选择。

但你以为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偶然么?恰恰相反。

看上只要时空倒转,回到当年的三岔口,你就可以走上另一条路,选择曾经被你放弃的方向。

其实无论怎么走,我们只有一种选择—一那就是没有选择。

人生是套多米诺骨牌,我们伸手就会碰倒注定的那一枚,之后便有无数枚不停地倒下去,方向和过程,都不由我们控制。

重新选择,无非是变换经历;而任何经历也不过都是些台阶。我们踩着它.一级一级走向从未想像过的高度,当时曾经纠缠痛惜的一切,都渐渐远了,淡了,成为回忆与笑谈。死亡是我们的巅峰,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回望整条来路,曲折而清晰;此时大概会恍然大悟,慷慨地挥别已经了解了的生命。

殊途同归。

有人问我,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你还会不会选择当初那个人?会不会和他结婚?会不会更好地维持婚姻?会不会生个孩子?会不会不离婚?会不会?会不会……

所有以“如果”开头的问题,都是蠢问题。

我们都曾经做过蠢人,但千万不要做一辈子。

没有第一段婚姻,也许就没有我的第二段婚姻。

没有失,当然不会得。

重要的不是抓住,·而是了解与领悟——事事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个“渡”字,渡人渡己,没有例外。能否渡河.全在一念之间。

为此我感谢过去的所有人,爱过的恨过的伤害过的。

为此我感谢过去的所有事,哭过的笑过的难堪过的。

卡夫卡说生命像走钢丝。

我不喜欢这个比喻,太艰险太紧张。

我喜欢中国古人的说法,生命像一泓流水,万流朝宗;生命像一片树叶,叶落归根。总之,轻盈自在,随遇而安,没有目的;自然,就是唯一法则。

从前话多,后来明白说话不过是因为无知——“无法了解,不能知道”的意思;越无知,话越多。

现在的我较为沉默,写这本书,不过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就像出借学习笔记。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了西天,看管经书的罗汉将最上等的经书传给他们。行者机灵,走到半路,打开看了一看,发觉那真经竟都是些无字的白纸。于是打将回去,找如来理论。如来对传经的菩萨说:凡人的见识,不足以理解这无字的真经,你还是把次一等的经书传给他们吧,那是有字的。

照此推论,我哕哕唆唆地说了这么一本书,堪称是不入流,能力有限;好在无声无息、不扰民,不想听时合上书本即可,请读者宽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像一棵植物,用沉默的存在表达自己,而不是用语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裸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介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2141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