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摄影美学(遗失与留存第2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摄影美学》是一本摄影理论著作。作者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基于理性的摄影美学。本书围绕三个主要问题,探讨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摄影与现实是什么关系?摄影作品的特性是什么?为什么摄影艺术处于当代艺术的核心,甚至自身是当代艺术的核心? 作者简介 张慧,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摄影史。译著有《闲谈:马蒂斯访谈录》(即将出版)、《德加,舞蹈,素描》(与杨洁合译)等。 目录 导言 摄影经历的震荡 作为艺术的摄影 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 数码摄影 自拍 一种摄影美学的必要性 第一时刻 从真实到摄影 序章 问题的关键 无法绕开的问题 处理该问题的必要性 第一章 新闻报道摄影的客体:从幻象到创作 1.1 虚幻的客体-真实(摄影图片社) 1.1.1 相信的理由 1.1.2 怀疑的理由:巴特对峙卢斯 1.2 不可能的客体-本质(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2.1 “普遍摄影”(笛卡尔) 1.2.2 “万物皆流动”(赫拉克利特) 1.3 寻找客体-问题(对同一客体的四项报道) 1.3.1 摄影图片社含混不清的客体(热拉尔·尤菲拉斯) 1.3.2 客体-问题的四重命运(卡迈勒·德里迪) 1.3.3 客体-问题的重复加倍与一分为二(贝尔纳·普洛苏与弗朗索瓦丝·努内兹) 1.4 客体-托词的力量(让-皮埃尔·埃夫哈尔) 1.4.1 报道-托词 1.4.2 面向一种新闻报道摄影的美学 第二章 从肖像摄影客体到普遍意义上的摄影客体:“此曾被摹拟” 2.1 肖像客体的编排式呈现(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 2.1.1 戏剧化的摄影 2.1.2 面向一种肖像美学与编排美学 2.2 面向一种“此曾被摹拟”的普遍美学 2.2.1 摄影的手法 2.2.2 真实的游戏(安德烈·赫尔普克与皮特·蒂尔内) 2.2.3 游戏(jeu)和摄影师的自我(je)(杜安·迈克尔斯和威廉·克莱因) 第三章 普遍意义上的客体:不可摄之真实 3.1 既非客观主义,亦非写实主义 3.1.1 技术及人文层面的限定 3.1.2 艺术的限定 3.2 问题的核心 …… 第二时刻 摄影作品 第三时刻 摄影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导语 自1998年问世以来,《摄影美学》已在法国再版多次,被译成全球多种语言。第2版更将近二十年间新兴的数码摄影、自拍纳入探讨。 在这本关于摄影美学的笔记中,作者围绕多位读者耳熟能详的大师之作展开论述:卡蒂埃-布列松、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杜安·迈克尔斯、威廉·克莱因、唐·麦库林、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雅克-亨利·拉蒂格、黛安·阿勃斯、安娜·福克斯、托诺·斯塔诺、曼·雷…… 作者更以“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为方法论,不仅审视摄影的成品——照片,亦审视摄影行为、摄影活动,未完结的创作,照片的展示、流通与接受的操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摄影美学(遗失与留存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弗朗索瓦·苏拉热 |
译者 | 译者:陈庆//张慧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86221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6 |
CIP核字 | 2021226822 |
中图分类号 | J40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3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