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存而若亡(慕容世家与逍遥派怎样一个神存在)(精)/金学馆 |
内容 | 内容推荐 金庸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对金庸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为《金学馆》丛书之一,为对金庸作品《天龙八部》的解读。本书从逍遥派与慕容世家这两个家族形象入手,探究作品内外的故事。作者是金庸研究专家,对金庸作品的解读独具一格,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作者简介 陈志明,文史学者,金庸研究专家。著有《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编》《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等,编有《金庸访谈录》等。央视张纪中版金庸剧《鹿鼎记》学术顾问。正在筹拍的3D电影《天龙八部》学术指导。 目录 存而若亡——慕容世家与逍遥派:怎样一个神存在? 引言 一 二 三 四 五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重要参考文献 序言 《天龙八部》一书中, 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神 话原型。 前书《照见五蕴皆空》 ,根据出场顺序,分析了三 位主人公的原型与隐喻,认 为段誉、乔峰、虚竹,三人 的故事结构都指向同一个人 ——释迦牟尼。该书的基本 结论是:在一定程度上,段 誉、乔峰、虚竹,可以是佛 祖的三个不同维度与不同侧 面,也可以说是佛祖的“三 位一体”。同时,他们还可 以表现地藏、释迦与弥勒, 甚至“横三世佛”与“竖三世 佛”。 这出乎很多读者的意料 。有评论说,这个结论不但 “颠覆了此前读者对《天龙 八部》的阅读认知”,并且“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想 象空间”。 根据第一册的结构,解 读完释迦牟尼,按照佛教神 话的谱系,一般的理解,应 该进入菩萨、罗汉、天龙八 部等的解读。一开始我也计 划这样写。但具体动笔时, 却忽然宕开一笔,进入了逍 遥派、慕容世家的道家哲学 与道教神仙解读模式。 为什么忽然宕开一笔? 因为我发现在接下来的进一 步解读中,逍遥派、慕容世 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不先解通逍遥派、慕容 世家,接下来的某些环节将 会无法解通,某些人物关系 也最终面临无解。 根据传统小说的批评架 构,段誉、乔峰、虚竹,是 “主中之主”,即“主角中的 主角”;慕容复、王语嫣以 至阿朱、阿碧,是“主中之 副”,即“主角中的次要角色 ”。而逍遥派诸人如逍遥三 老、苏星河、丁春秋等,可 以是“副中之主”,在次要角 色中,他们占有主要的地位 。 与第一本相比,这一本 牵涉的人物比较多,解读起 来自然也会比较松散,但我 会尽量解得紧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存而若亡(慕容世家与逍遥派怎样一个神存在)(精)/金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志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964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22-04-01 |
首版时间 | 2022-04-01 |
印刷时间 | 202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21012304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5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8 |
宽 | 15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