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上下)》一书,由70位在浙江战场奋斗过的老战士口述,浙江老年报的记者采访、撰写。展现抗日战争的残酷以及抗日战士英勇抵抗的顽强精神,捕捉惊险、生动、有意义的往事、故事,血肉丰满、具象生动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党、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上下)》由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每一位亲历战争的战士出生入死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世界的和平。中国抗日战士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舍生取义;今天,我们不忘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目录

序: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

第一部分 铁血军魂

 [机智作战]

王全才:成功夜袭伪军骑兵连

王水林:辣椒炮弹显神威勇猛攻下敌堡垒

杨光:民兵抗战出奇招烟熏碉堡歼日军

张学义:奔波35公里送“日本投降”消息l

李崇玉:假象迷惑日军虎口智慧脱险

颜景元:端起“汉阳造”杀敌上战场

 [金戈铁马]

陈兴隆:从道观里走出来的抗日战士

杨克选:8个月抗战正面交战数十次

吴怀银:“神枪”少年勇救营长1

巫宗宝:把车灯当成日本兵猛开一枪

陈继宝:吃完饺子就要打仗了2

赵衍春:浴血破解“铁壁合围”

高登科:义无反顾跟着武工队走了4

 [血洒战场]

边三:真实故事比《亮剑》要残酷得多

刘义夫:三垛河伏击战大获全胜6

朱相煌:白刃战连杀三个日本兵2

封政:吹响战斗冲锋号7

顾仁杰:为返战场坚决不截肢

黄林兴:从“小鬼”到一级战斗模范

 [短兵相接]

王明才:激战芦家滩,血刃侵略军

田传箴:神出鬼没的抗日武工队l

吴超:与日军狭路相逢,化险为夷

赵太福:高粱地大学学识字

 [十面埋伏]

王瑶卿:“带枪教师”上战场

邓毅生:首战躲过生死劫

刘天淦:《东埠头之歌》与“观杰中队”

张戈利:战争让我没法去想明天的事

杨立和:神气的儿童团团长

郑君伦:14岁加入铁道游击队

第二部分 粉碎“扫荡"

王清兴:混在百姓中间侥幸脱险

张西华:“人民教师”炼成抗日战士

李胜:坚持敌后工作削弱敌军实力

罗清:铁血激战宜兴

徐景思:“铁西瓜”威名传天下

韩子亮:“四面楚歌”吓跑敌人

温其彬:以少胜多击退敌人

潘振铎:亲笔写下5万字回忆录

注:每章节人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第三部分 隐蔽战线

 [谍影重重]

文国才:从敌人狱中成功逃脱

王家恒:12年的红色潜伏

李成浩:秘密护送一波三折

季殿凯:千军之中一个兵

陶健:做好秘密交通联络员

 [穿梭火线]

卜凡人: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团长

王雪:12岁给狼牙山夜送情报

左德祥:部队奖励娃娃侦察兵一支枪

汪龙和:失而复得的“传家碗”

徐秀敏:儿童团开始的红色之路

翁惠珍:战斗在四明山的女交通员

魏文英:上了敌人的黑名单,我也不怕

第四部分 战地天使

凤玉华:教导员给我取名字

韦南凯:军医也要造炮弹

杨巧云:卫生员牵着毛驴追赶部队

赵金伏:不放弃每一名伤员

栾诚:大儿子一出生就被日军抢走,夭折

傅国平:药品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

第五部分 信念之光

刘岩:抗战剧社小八路

江影:富家女孩的革命之路

张剑:把抗战经历全部写进书里

肖峰:一生有三不悔

徐达庆:家成了党的联络据点

章若明:巧运秘密经费,人在包在

韩琦:一生经历三个战场

第六部分 坚强后盾

方舟:四明山上军民一家

张吉玉:投笔从戎敌后抗战

陈克:惨烈的刘家井子战役

项耿:烽火伉俪

胡孙节:母亲送4个儿子上战场

黄平之:红色家族中走出来的抗战巾帼

黄国梁:18岁离家出走去抗日

董志远:蚕丝改良场里做斗争

后记

注:每章节人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试读章节

吉家庄阻击战

“我看见几个靠近车厢外沿的日本兵被打翻下车,还看见几个日本兵中弹后大口吐血。还有几个没被打死的,哇哇乱叫,爬到车底下向我们还击”

1944年1月,王全才参加晋察冀军区蔚阳游击支队,被分配到通讯班当侦察员,当年15岁。副支队长江文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兼任了警卫员。

1944年6月的一天,我军得到情报,蔚县日军约150人,准备分乘5辆汽车去涿鹿县增援被包围的日军。上级命令蔚阳支队在蔚县至涿鹿县之间的吉家庄一带的公路上,埋伏、阻击敌人的增援。

得到命令后,副支队长江文立即集合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表明了这次战斗的目的,同时鼓舞战士们的士气。他还要求大家擦拭好武器,轻装上阵,并且要求行军时不能有声响。当天晚饭后,队伍从北水泉出发,顺着羊肠小道快速行军。黎明前,部队总共行军约40公里,到达了埋伏地点——一处公路旁的山坡上。

次日6时许,王全才看见两辆敌军的汽车,车上的敌人举着旗,背着三八步枪,有近50人。江文命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当汽车开进伏击圈后,他大喊一声“打”,顿时,战士们一齐向这两辆车猛烈开火,手榴弹、机枪、步枪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我看见几个靠近车厢外沿的鬼子被打翻下车,还看见几个鬼子中弹后大口吐血;还有几个没被打死的,哇哇乱叫,爬到车底下向我们还击。”王全才回忆。

激烈交火10多分钟后,副支队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后面三辆汽车正向这边开来。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副支队长命令全员撤退。在这次伏击中,王全才所在的蔚阳支队以零伤亡的代价毙伤日军约30人,破坏其运输车辆两辆,阻击了敌人向涿鹿县的增援。

夜袭伪军大获全胜

“我们一边喊‘缴枪不杀’,一边和抵抗的敌人作战。一名日本军官和多名伪军被击毙后,其余伪军都把枪举过头顶,跪在地上投降了”

1945年3月的一天,有群众反映,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的伪军骑兵连80多人由两名日军带领,来到当地一个大村子,驻扎在东、西两个大院内,马匹拴在院外的树林中,准备第二天抢运粮食。

蔚阳游击支队对于这个情报特别重视。当天夜里,江文率领3个分队160多名战士,悄悄前往伪军骑兵连所驻的村子。

“第三分队前往树林缴收马匹、辎重,江文带领一分队、二分队包围了两个大院。”王全才说,午夜时分,战士们干掉了放哨的伪军,迅速冲进院内。

“我们一边喊‘缴枪不杀’,一边和抵抗的敌人作战。1名日本军官和多名伪军被击毙后,其余伪军都把枪举过头顶,跪在地上投降了。”王全才说,“有的伪军只穿了条裤衩。”  “另一名日本军官,翻过院墙,躲进一个柴草堆里,但是被一班班长发现了。在搏斗中,另一名战士赶来支援,把这名日本军官一刀刺死。”70年前的战斗场面,王全才仍记得十分清楚。

蔚阳县游击支队仅以几人轻伤的代价,成功偷袭了日伪装备精良的骑兵连,共击毙日军军官2名,毙伤伪军30多人,俘虏伪军50多人,将这个所谓“精英”的骑兵连彻底剿灭。

不仅如此,战士们还缴获珍贵的80多匹军马和一大批武器弹药,提升了游击队员们的士气。“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日本人。”王全才说。

P4-7

序言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七十多年前,一首激昂悲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忘死、浴血奋战。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千千万万爱国将士和各界民众冒着敌人的炮火,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毛泽东同志指出,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挽救民族危亡,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浙江是受日军侵略时间最长、受战争灾难最深重的省份之一:浙江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全国十九块解放区之一。在这场全民族的英勇抗战中,浙江儿女同全国人民一起,用自己英勇无畏的血肉之躯、不可战胜的民族气节和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聆听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激励今人;不忘苦难,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幸福。为了记录在浙的抗战老干部的红色征程,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启动姐色典藏一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系列报道,以一幅幅厚重斑驳的老图片、一枚枚历久弥新的军功章、一段段枪林弹雨的战场回忆、一句句直击人心的生死感悟,把我们带回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给我们留下了真实客观、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中的老同志,是众多在浙抗日老战士的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他们的传奇,是民族抗战的真实缩影;他们的精神,是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书的出版,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教育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自觉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新境界,把“两富”浙江、  “两美”浙江的宏伟蓝图描绘得更加绚丽多彩!把中国梦的浙江篇章书写得更加壮美辉煌!  。

谨以此文献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献给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浴血奋战的志士,以及所有为人类和平与解放事业奋斗的人们。

你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廖国勋

后记

这本书如此厚重。脚印是笔,岁月是纸,命运与遭遇相融,选择与天时交错,书中的每个人物都用行动谱写了人生的华章。我们向他们致敬。

从《红色典藏》的策划开始,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编写这本书,前后参与的人数多达40余人,撰稿人除了《浙江老年报》记者,还有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作者多数为年轻人,这与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一致——抗战精神更需要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更好地扛起新使命,实现“中国梦”。

《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精简版在《浙江老年}鼢刊出,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作为与抗战老同志直接接触采访的记者和编辑,想想近一年来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两个字:值了。

我们所采访的老同志,都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风霜,他们的口述如金子般宝贵,他们身上沾满了洗刷不去的尘埃,这风尘仆仆,就是我们能捡拾的真实。他们所谈的内容,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弥足珍贵。

抗战老兵认真的态度让我们感动。别看他们平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一旦提起昔日参加抗战、和日军对决的情景,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们在讲述自己,也在纪念倒下的战友。与他们接触的每个场景都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在竹椅上悠然的小憩、远眺的眼神以及做剪报时的专注。

当我们为每篇文章挑选照片时,看到书中主人公年轻时怡然自信的微笑,回顾起他们悲壮的九死一生,不禁心潮起伏。这是一群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热血青年,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令人动容。

这也是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人,直面生死的话题,却在轻松的语态、平静的神情下缓缓流出。在这些朴实的语言下面,我们却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些热血沸腾的东西,令人震撼。

其实,当代青年与他们当时一样,有着信仰、憧憬和决心。我们正在努力这么做,将他们伟大的抗战精神贯穿于行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纽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编辑委员会

2015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典藏(浙江抗日老战士的烽火人生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34966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22
CIP核字 2015123509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