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女儿现在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我陪,经常说爷爷奶奶(他们都75岁了)老了,要妈妈,还会说“妈妈回来爸爸去上班”(老公公司离家近——中午回家吃饭),经常哭闹,我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凶她,她就不哭了。

现在,孩子想变成妈妈的跟屁虫,只有妈妈在她才觉得安心。但妈妈要上班,可想而知,妈妈每次出门时孩子都是死死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哭得很厉害的。我们也可以想见,在妈妈离开后的时间,孩子也会过得很不开心。现在,让我们变成这个可怜的女孩儿,想象一下她一天的生活吧。我们得先给她取个名字,就叫“盼盼”吧,因为她总是盼着妈妈早点回家。

妈妈走后,盼盼还在抽抽搭搭地哭着,奶奶在一旁哄她:“盼盼,乖,妈妈要上班,有奶奶陪着你是一样的啊。”盼盼一听,哭得更厉害,她意识到接下来的所有时间都见不到妈妈了。奶奶年纪大了,一也没精力费心去安抚孙女了。况且对于老人来说,打扫卫生、洗衣服、准备午饭是眼前更需要做的事情。

盼盼哭累了,才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她想起昨天晚上妈妈睡前讲的故事,那个故事真好听。她跑到自己的小房间里,但枕头旁边没有那本书,一定是妈妈收拾起来了。她跑去找奶奶:“奶奶,你帮我找找那本小熊住山洞的书吧。”奶奶完全不懂盼盼在说些什么,也就不可能帮她找了,只好说:“盼盼,乖,奶奶还有事情要做呢,等你妈妈回来拿给你吧。”

盼盼想:图画书不能看了,那我画画吧,可画纸和画笔在哪里呢?盼盼再次去找奶奶,奶奶还是那句话:“盼盼,乖,奶奶还有事情要做呢,等你妈妈回来拿给你吧。”

就这样,盼盼想了很多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成。好不容易,吃午餐的时间到了,盼盼看到了爸爸,和爸爸高高兴兴地吃完午餐,盼盼又想起了她的图画书、画笔以及最喜欢的玩具。但爸爸心里记挂着新开张的公司,哪顾得上帮盼盼找这些东西啊,爸爸也跟盼盼说了同样的话:“盼盼,乖,爸爸还有事情要做呢,等你妈妈回来拿给你吧。”盼盼的一整天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妈妈回来。

写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盼盼不让妈妈出门的那一幕了,也会非常心疼这个小小的跟屁虫。那么盼盼的妈妈就更心疼了,我们接着看妈妈的描述吧:

她出去很胆小,很少跟小朋友玩,白天睡觉醒来见我不在就会哭。我周末都会搞得很累,觉得小孩也很可怜。

成人往往习惯性地轻视孩子们。有一次我在门洞前等人,门洞前站着3个小孩,大大小小在3—5岁之间,他们的对话有:“昨天我爸爸给我买的飞机,我一下到天上、一下到地上”;“我昨天给布娃娃穿衣服了,妈妈夸我穿得漂亮”……可见,孩子间的交往过程从本质上说和成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分享自己的成功、显示自己的自信,只不过成人更善于伪装、藏头露尾。如果一个人整天闷闷不乐,在群体中也就会默默无言,孩子同样如此。·所以,爱哭、胆小、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等问题总是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看起来是一堆问题,其实只需从一件事情开始做起,那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家庭生活。

P4-5

目录

第1章 放手为什么这么难

 ——管束与放手的拿捏

 小小跟屁虫

 做小孩的不容易

 选择的负担

 形影不离的玩偶

 姐姐变黏人了

 抱头鼠窜的弟弟

第2章 谁是玩具的主人

 ——独占与分享的权衡

 “不让拿”的理由

 害怕面对抢夺

 不敢借玩具

 尊重物权的分享

 别随便说“偷”

第3章 读懂孩子的天性(一)

 ——好奇宝宝

 爱探究竟

 孩子眼中的生死

 不会害羞

 “不长耳朵”

第4章 读懂孩子的天性(二)

 ——内向没什么不好

 矛盾型内向的养成

 安静专注的小公主

 不愿打招呼

 怯于上台

 内外有别

第5章 恼人的熊孩子(一)

 ——赏识教育与行为规范

 讨要零食的烦恼

 撞桌子撞墙

 扯男孩头发的女孩

 冲动暴力的男孩

 用叛逆保护自己

第6章 恼人的熊孩子(二)

 ——小学生的烦恼

 还没准备好

 不愿意上学

 写字写哭了

 学习不自觉

 交不到朋友

 一无是处的孩子

第7章 高质量的陪伴(一)

 ——看不懂的宝宝

 只哭不说话

 犯拧不认错

 报忧不报喜

第8章 只言片语的信息

 高质量的陪伴(二)

 ——纠结的妈妈

 在辞不辞职间徘徊

 兼顾的难题

 不要归咎于老人

 幸福会传染

 孩子是父母的镜像

附:家长反馈摘录

致谢

序言

亲子之间,无论孩子对家长有多依赖,家长对孩子有多呵护,孩子最终将走向独立。在孩子“完全独立、走向社会”之前的成长岁月里,一方面,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包办代替。在“管”与“放”之间如何权衡,是对家长最大的考验。

本书正是从“管束与放手的拿捏”这一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主题入手,从“物权意识的建立”、“读懂孩子的天性”、“赏识教育与行为规范”和“高质量的陪伴”四个方面解读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育儿难题。文中引用的50个案例从我2000多咨询案例中精选而出。

这些案例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儿童心理成长”。此公号于2013年12月28日创建,至今已走过1118天。在此期间,我通过专题、家长辅导班、家长沙龙、在线答疑等方式,接受家长关于儿童心理成长方面的咨询2000多人次。

我一直主张,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家庭。因此,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去分析和判断,再给出实用的、有操作性的建议。本书所述,皆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来自50个不同的家庭。无论您的孩子有怎样独特的个性,也无论您的家庭有怎样的特殊情况,相信您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写到此处,我仿佛完成了一个心愿。我不禁想起每次为家长朋友咨询结束时说的那句话:“希望能够帮到您。”同样,我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到更多的、正在为孩子的心理成长而焦虑的家长们。2000多案例犹如2000多个活生生的面孔,此刻一一浮现在眼前,这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触发我创建公号“儿童心理成长”的那件往事——

2013年的一天,幼师班的一位学生告诉我说,5岁的儿子说她是“啃老族”。放弃工作一心一意在家陪伴儿子长大的妈妈伤心极了,几个晚上都没睡好。她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我安慰她说:“孩子哪里懂‘啃老族’是什么意思,听到这么个词,就用用,觉得好玩呢。”

她说:“不是的,孩子还补充说,妈妈不工作,没有赚钱,靠人养着,就是‘啃老族’。”

我建议她回去跟孩子好好谈一谈,可以让孩子设想下面这些情景:

1.你从幼儿园回到家里,想不想有个人听你说说话啊?

2.想不想有人带你去游乐场玩啊?

3.如果我上班,你问我:“妈妈,你陪我说说话好吗?”我告诉你说:“不行啊,妈妈上了一天班太累了,不想聊天了。宝贝,你会高兴吗?”

4.如果我上班,你要我带你去游乐场玩。我告诉你说:“不行啊,妈妈要加班啊,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去游乐场呢。宝贝,你会伤心吗?”  5.宝贝,因为妈妈是那么地爱你,所以,妈妈愿意不工作、不赚钱,就在家里,陪着宝贝快快乐乐地长大。

我特别提示她说:“不要说,妈妈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呀之类的话,这会让孩子背负很大的压力,只说因为妈妈爱你,所以我自己愿意放弃这一切。”

其实,在这个事情当中,有一个人的态度比谁都重要!这个人就是这位可敬妈妈的丈夫,如果他能以赞赏的目光注视妻子,让孩子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敬重,比千言万语更有分量。

我这么说,并不是建议所有的妈妈都要全职在家,也不是职场妈妈就可以不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而是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现实状况,所以每个人的选择也会各不相同。我们没必要羡慕谁或者诟病谁,只要自己和身边人觉得适宜就好。

正是这位学生的亲子对话,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下年轻父母的不易。20世纪末至今,是中国飞速发展的20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长大,教育理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与自己小时候截然不同。作为一个身处学习型社会、并对孩子负有责任感的父母,在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又不得不主动地学习教育知识。所以,我很想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我创建“儿童心理成长”公众号的初衷。

刘鸿雁

2017年1月8日 于上海工作室

内容推荐

刘鸿雁著的《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从“管束与放手的拿捏”这一家长们较为关心的问题入手,由“物权意识的建立”“读懂孩子的天性”“赏识教育与行为规范”和“高质量的陪伴”四个方面解读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育儿难题。文中引用的50个案例均从作者2000多个咨询案例中精选而出。

编辑推荐

刘鸿雁著的《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选取近50个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切中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对广大家长具有开悟性的引领作用。全书共分九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内容设计层层递进。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育理论与案例叙事自然交融,可读性强。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个时代相比,现在的家长已越过教育理念普及期,更注重实用性、操作性的专业建议。此书所选案例经家长实际操作和跟踪反馈,是难得的实用性家庭教育类书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鸿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612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2017073066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