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书五经(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内容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几千年来钦定的教科书,而且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世界四大思想宝库之一。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记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

《四书五经》是九本书的合称,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资料,是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之道”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举入仕必读的教科书,而且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世界四大思想宝库之一。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目录

大 学

大 学

中 庸

中 庸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周易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遁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央卦第四十三

垢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尚书

皋陶谟(虞书)

益稷(虞书)

甘誓(夏书)

汤誓(商书)

盘庚(商书)

高宗肜日(商书)

而伯斯黎(商书)

微子(商书)

牧誓(周书)

洪范(周书)

酒诰(周书)

多士(周书)

无逸(周书)

诗经

关雎(周南)

卷耳(周南)

桃夭(周南)

茉莒(周南)

汉广(周南)

汝坟(周南)

鹊巢(召南)

草虫(召南)

行露(召南)

殷其雷(召南)

揉有梅(召南)

小星(召南)

野有死唐(召南)

柏舟(邶风)

击鼓(邶风)

谷风(邶风)

式微(邶风)

北门(邶风)

静女(邶风)

新台(邶风)

柏舟(庸风)

墙有茨(邡风)

桑中(庸风)

相 鼠(庸风)

载驰(庸风)

硕人(卫风)

氓(卫风)

伯兮(卫风)

木瓜(卫风)

黍离(王风)

君子于役(王风)

采葛(王风)

大车(王风)

将仲子(郑风)

女日鸡鸣(郑风)

有女同车(郑风)

泽箨兮(郑风)

狡童(郑风)

褰裳(郑风)

风雨(郑风)

子衿(郑风)

扬之水(郑风)

出其东门(郑风)

野有蔓草(郑风)

溱洧(郑风)

鸡鸣(齐风)

著(齐风)

东方之日(齐风)

东方未明(齐风)

南山(齐风)

甫 田(齐风)

卢令(齐风)

敝笱(齐风)

猗嗟(齐风)

葛屦(魏风)

汾沮洳(魏风)

园有桃(魏风)

陟岵(魏风)

十亩之间(魏风)

伐檀(魏风)

硕鼠(魏风)

蟋蟀(唐风)

山有枢(唐风)

椒聊(唐风)

绸缪(唐风)

鸨羽(唐风)

无衣(唐风)

有杖之杜(唐风)

葛生(唐风)

采苓(唐风)

车邻(秦风)

驷戤(秦风)

小戎(秦风)

蒹葭(秦风)

黄鸟(秦风)

无衣(秦风)

渭阳(秦风)

宛丘(陈风)

东门之扮(陈风)

衡门(陈风)

东门之池(陈风)

东门之杨(陈风)

墓 门(陈风)

防有鹊巢(陈风)

月 出(陈风)

株林(陈风)

泽陂(陈风)

羔裘(桧风)

隰有苌楚(桧风)

蜉蝣(曹风)

候人(曹风)

七月(豳风)

鸱鹗(豳风)

东 山(豳风)

鹿鸣(小雅)

采薇(小雅)

鸿雁(小雅)

鹤鸣(小雅)

斯干(小雅)

无羊(小雅)

巧言(小雅)

巷伯(小雅)

大东(小雅)

北山(小雅)

青蝇(小雅)

宾之初筵(小雅)

苕之华(小雅)

何草不黄(小雅)

绵(大雅)

生 民(大雅)

板(大雅)

载芟(周颂)

良耜(周颂)

有珊(鲁颂)

玄鸟(商颂)

礼记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杜蒉扬觯

苛政猛于虎

晋献文子成室

礼运

学记

左氏春秋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官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齐桓公下拜受胙(僖公九年)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楚归晋知莹(成公三年)

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十一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

伍员奔吴(昭公二十年)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

试读章节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睫,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译文】

所谓修养自身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心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逸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不能集中心思,看东西就像看不见,听声音就像听不见,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译文】

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是因为人们往往偏爱自己喜欢的人,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人们习惯于偏敬自己所敬畏的人,人们往往会偏护自己所同情的人,人们往往会偏轻自己所轻视的人。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话这么说:“人们没有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的,没有知道自己的禾苗茁壮的。”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品德,就不能够整治好家族。【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日:“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译文】

所以治理国家必先整治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族不能教育好,而能教育好别人,那是没有的事。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也能成功地教化邦国。家族中讲求的孝道可以用来侍奉国君,悌道可以用来侍奉长辈,慈道可以用来指挥民众。《康诰》说:“爱护民众就像母亲爱护初生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追求爱护民众,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很远。生活中没有见过先学抚养孩子然后才出嫁的女子。【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译文】

君主的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就会兴起仁爱相亲的风气;君主的家族谦恭礼让,整个邦国就会兴起谦恭礼让的风气;君主一人贪暴,整个邦国就会动乱。事情的关键就是这样。这叫做“君主一人能够坏事,君主一人可以安国。”尧舜用仁爱来统率天下,天下人也跟着实行仁爱;桀纣用贪暴来统率天下,天下人也跟着变得贪暴。君主号召人民实行仁爱而自己嗜好贪暴,人民是不会听从他的。所以君子自身具有了美德而后才能要求他人修养美德;君子自身不沾染恶习而后才能禁止他人接近恶习。自身有不合于恕道的心念,却能教育别人行恕道,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因此治理国家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原文】

《诗》云:“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译文】

《诗》诡“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它的叶子光润碧绿;这个女孩儿就要出嫁,她使家人和睦相处。”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然后才可以教育国人。《诗》说:“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了,然后才可以教育国人。《诗》说:“他的威严仪表没什么差错,可以领导四方国家。”做父亲的慈爱,做子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妹的恭敬,他们的言行都值得效法,然后人民才效法他。这些说明了治理好国家在于整治好家族。

P006-007

序言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四书五经))是九本书的合称,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氏春秋》。

《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全书共20篇,493章,其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儒家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经典,由孟子与及其弟子以散文的形式合作撰写而成。其内容涵盖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理念以及人生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轲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据说在孟轲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轲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最终成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成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在封建社会中,孟子被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第二位圣人,号称“亚圣”。

《孟子》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等七篇,既吸收了《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特点。它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与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35000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儒家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与《论语》一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对于中国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与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先秦以后孔、孟并举,他们的学说统称为“孔孟之道”。

《周易》也叫《易经》,至少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作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也包括孔子。到战国时,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周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易经,即易的本身,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第二部分称为易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个题目十篇文章。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尚书》是孔子整理的,共一百篇,其基本内容是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按时间顺序可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最早只叫做《书》,汉代称《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后来,儒家把《尚书》尊奉为经,所以又称《书经》。

《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其内容涉及我国远古至周这段漫长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知识,是一部记言体史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对其作过整理。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诗”被尊为经典,定名为《诗经》。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传统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邡、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为西周后期的作品,以民歌为主。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上的乐歌,多为朝廷官吏所作。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系西汉戴圣编撰,共49篇,多为孔门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政治制度、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礼记》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数千年来,它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人生观。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几千年来钦定的教科书,而且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世界四大思想宝库之一。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记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07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书五经(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孔丘//(战国)孟轲
译者 吴茹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61688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1-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