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研究》的创办,旨在重建中国学术的整体观念,并在这种新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更加有效地从事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术研究。“新国学”并不排斥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不否认学术争鸣、学术讨论的必要性,并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本书是第6辑,主要内容有《晚明学术思想的世俗倾向》《仙人王乔传说考》《北宋转踏题材研究》《李之儀的相思词》等。
| 图书 | 新国学(第6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国学研究》的创办,旨在重建中国学术的整体观念,并在这种新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更加有效地从事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术研究。“新国学”并不排斥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不否认学术争鸣、学术讨论的必要性,并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本书是第6辑,主要内容有《晚明学术思想的世俗倾向》《仙人王乔传说考》《北宋转踏题材研究》《李之儀的相思词》等。 目录 《本事詩》作者孟啟家世生平考 《史記》兼具官私混合性質考辨 “遣民”詞義的演變與“遣民”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晚明學術思想的世俗傾向 毗沙門天王崇拜源流及其造像藝術 寶誌十一面觀音信仰與相關故事產生時間新議 作為忌日的生辰——一個獨特詞彙中蘊藏的佛教理念與民俗信仰 論文傳的產生與演變 唐五代道教法術與道教小說 仙人王喬傳說考 《世說新語》女性形象研究 中國古代民謠的文學意義研究——中國古代民謠的形式、發展及其與文人創作關係 北宋轉踏題材研究 劉克莊的梅花詩與梅花詞 李之儀的相思詞 古代散文意象創造的最高成就——晚明小品意象研究 《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商榷 沈佺期詩《校注》商補 《唐代墓誌彙編》竅校 林國賡《〈北堂書鈔>續校記》未刊稿本 從“姑”、“姨”看中國古代的宗親關係 俗語詞“叫花子”探源 編後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国学(第6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项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9945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0 |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03 |
| 宽 | 141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