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节日研究(第1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专辑是节日研究的第十六辑,主要就传统节日研究的理论方法、传统节日在当下的发展与变迁、传统节日在当下的传承现状、传统节日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建设的功用价值、日韩等国传统节日现状及其与中华传统节日的关系等问题,在详细田野调查与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做细致而深入的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当下节日的传承现状、传承特点、变化规律、对当下社会建构的价值与意义等进入总结与探讨。同时,旁及“我们的节日·南京”案例,以当下社会实践再现节日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目录 理论探讨 “我们的”:节日与文化认同 高小康 庆祝与聚集:传统节日文化当代意义的美学阐释季中扬 春节符号的文化谱系与文化叙事 游红霞 影像圈:节日影像志创作与传播的另一种可能 巴胜超 罗雨 节俗探赜 作为“人间事”的冬至耿波 天正与人时:冬至时间意象的滋生 袁瑾 《齐民要术》与“寒食节”之饮食习俗探究赵建民金洪霞 隋代寒食节的传承与创新马荣良 国家与礼仪:明嘉靖孔子祀典改制核心问题的辨析 王红成张之佐 齐雪 节庆演艺与村落变迁 ——以河北涉县原曲村为例 颜 伟 “春节”与“新年”的分与合黄景春 田野报告 文化融汇中的信仰实践 ——云南景谷傣族泼水节“赕巴达”仪式的个案研究 罗 敏 民间节日仪式中“俄亚”的集体记忆及文化认同 光映炯 冬至节俗的传承与变迁 ——基于2018年太原地区冬至节俗的调查 侯妹慧 冀伟 马翠翠 域外节日 其俗不知正岁四节 ——日本民俗学的年中行事研究 [日]岛村恭则著 陆薇薇译 和而不同:朝鲜半岛端午对阵竞技习俗的再认识 陈建华 城市化带来的韩国岁时风俗的变化和特征 [韩]罗景洙著张方明译 论万圣节及其戏演的形态与狂欢化特质 ——以中国傩仪为参照 王奕祯 我们的节日·南京 多元合力:“我们的节日”传承与践行路径 ——以南京市为例 龚冬梅 黄伟清 蒋筱云 新媒体创新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实践 ——以“我们的节日”南京行动为例 梁建恕 计青 民俗主义视角下的南京大福村七仙女传说 高鹏程 南京端午节俗的演变与意义生成 ——从避瘟消灾到嘉年盛会 张 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节日研究(第1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王加华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680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3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69 |
| CIP核字 | 2020229956 |
| 中图分类号 | K89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55 |
| 宽 | 18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