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华君子文化(第3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五届君子文化论坛“家国情怀与君子文化”的论文精选集。本书分为《家国情怀与君子文化》《家风家训与君子文化》《君子文化的历史内涵》《君子文化的当代诠释》四个专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全面阐述君子文化中家与国、个体与族群、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历史实践和义理关系,并结合当代实践,论述了君子文化在当代的新内涵和新价值,全面诠释了新时代和新君子之间的关系,即新时代呼唤新君子,新君子成就新时代。 目录 特稿 君子人格: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家国情怀与君子文化 家国情怀的萌生与君子人格的确立 新时代君子家国情怀的传承和超越 君子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何处是家国:儒家治道探源 家国秩序建构:忠孝先后的博弈与择决——从“为父绝君” 不为君绝父”到“杀母以全义”的观念流变 “身家国天下”意象的内在结构 湖湘君子文化与家国情怀 砥砺家国情怀,培养时代君子 家风家训与君子文化 孝道、家风、君子文化的自我转型与重建 鲁国的家风遗训与君子之教 伍氏家族的忠孝德行与春秋世族的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客家家规家训 “忠孝”与“爱敬”:黄道周家训的文化内涵 君子文化的历史内涵 《大学》君子论 从“君”之名到“君子”之德——董仲舒名号理论视域下的“君”义考 试论“君子”的诞生 《论语·宪问》篇“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说辨证——兼论“君子道者三”章“我无能焉”的释读 君子之德与君子之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别解 董仲舒论君子——以《春秋繁露》为中心 君子有德必有位?——以王充的“逢遇论”为例 墨家的“君子之道” 君子文化的当代诠释 君子之德:职业道德还是公民道德? 万物一体与开放社会——基于柏格森哲学对宋明理学君子观的考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华君子文化(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何善蒙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9744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2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64 |
| CIP核字 | 2020217024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6 |
| 宽 | 168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