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森林报(春)
内容
编辑推荐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维塔里·比安基最著名的作品。1924~1925年,比安基开始在《新鲁宾孙》杂志上撰写描写森林生活的专栏,渐渐形成了“报纸”的特点,这就是《森林报》的雏形。1927年,《森林报》结集出版,便有了这部在苏联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名著。

本书由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翻译家沈念驹和姚锦镕执笔翻译,译文不但生动精准,纠正了其他译本中很多知识性的错误,且优美流畅,充分展现出原著里的浓厚诗情和盎然生机。另外,本书还配置了400余幅精美插图,由国内著名插画师骆春江和王晔绘制,图片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引领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走近景象万千的大自然,开始一段浪漫清新的精神旅行,领悟生命轮回的意义。

内容推荐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维塔里·比安基最著名的作品。1924~1925年,比安基开始在《新鲁宾孙》杂志上撰写描写森林生活的专栏,渐渐形成了“报纸”的特点,这就是《森林报》的雏形。1927年。《森林报》结集出版,便有了这部在苏联儿童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名著。

这部作品不但内容有趣,编写方式也极其新颖:作者采用报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12个月为顺序,用轻快的笔调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蕴含着诗情画意和童心童趣。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和植物,在作者的笔下,都被赋予了感情和智慧,如博爱的兔子、暴躁的母熊、狡黠的狐狸、温柔的鹊鸽、凶残的猞猁……大自然中的种种生灵跃然纸上,共同组成了这部比故事更有趣的科普读物。

评论界称这本书为史无前例的“大自然的颂诗”、“大自然百科全书”、“大自然历书”、儿童学习大自然的“游戏用书”、“创造发明的指导用书”。斯拉德科夫称比安基为“发现森林的第嚣。人”,而比安基则称自己是“森林哑语的翻译者”。

目录

致读者

本报首位驻林地记者

森林年

森林年历

No.1苏醒月(春一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都市新闻

农庄纪事

狩猎纪事

天南地北

射靶:竞赛一

公告:征房启示

NO.2候鸟回乡月(春二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鸟邮快信

祝钓钓成功

林木种间大战

农庄纪事

都市新闻

基特·维里坎诺夫讲述的故事

狩猎纪事

射靶:竞赛二

公告:“火眼金睛”称号竞赛

NO.3歌舞月(春三月)

一年——分12个月谱写的太阳诗章

林间纪事

林木种间大战(续前)

都市新闻

狩猎纪事

射靶:竞赛三

公告:“火眼金睛”称号竞赛

“射靶”答案

“火眼金睛”称号竞赛答案

基特·维里坎诺夫讲的故事答案

试读章节

我们的读者也许会误以为,刊登在《森林报》上的森林和都市新闻说的都是些陈年旧事。事实并非如此。不错,年年都有春天。可每年的春天都是新的,不管你能活上多少年,看到的都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春天。

一年就好比是个有12根辐条的车轮,每根辐条就像是一个月,12根辐条全滚过去,车轮就滚了一大圈儿;接着,又该轮到第一根辐条转了。可是,这时候轮子已不在原来的地方:已经前进了好一段距离了。

又一个春天来了。森林苏醒,熊从洞穴爬了出来,春水淹没了地下居民的洞穴,鸟儿飞来了,开始嬉戏舞蹈,野兽也开始生儿育女。于是读者又在《森林报》上读到了最新鲜的林中新闻。

我们在这里刊载了每年的森林年历。森林年历与普通的年历截然不同,不过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要知道,每种鸟兽跟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它们自然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因为森林里的动植物都依照太阳的运转过日子。

太阳在天上转了一个大圈儿,那就是一年。太阳走过一个星座,也就是黄道的一个宫,便是一个月。所谓的黄道带就是十二宫的总称。

森林年历里的元旦,不在冬季,而是在春季,这时候的太阳正进入白羊宫。森林里迎来太阳的日子,始终是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而送走太阳的时候,就变得愁云惨淡的了。

我们也按照普通的历法,把森林年历的一年分成了12个月。不过,我们按森林里的情况,给每个月取了不一样的名字。

P5

序言

本书作者维塔里·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894年2月11日诞生于彼得堡一个生物学家的家庭。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愿望。后来,他报考并升入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学习自然专业,与家庭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他在科学考察、旅行、狩猎及与护林员、老猎人的交往过程中,留心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笔下的生灵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动人。1928年问世的《森林报》是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标志。1959年6月10日,比安基在列宁格勒逝世,享年65岁。他的代表作品除了《森林报》,还有作品集《森林中的真事和传说》(1957年),《中短篇小说集》(1959年),《短篇小说和童话集》(1960年),等等。

比安基的创作以小读者为对象,旨在以生动的故事和写实的叙述,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从小培养起热爱大自然、关注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森林报》于1927年问世,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再重版(至1961年已出到第十版),究其原因,就是它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具有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说比安基在中短篇小说中描写的主要是动物故事及与动物相关的人的故事,那么《森林报》则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自然界的万千气象,举几天地水陆所有的生灵都有涉及。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苏联全国各地的山川湖泊等自然环境有生动的描述,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饶有趣味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森林报》的俄文原名直译应是《森林年报》,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书已按《森林报》的译名流传,故本书仍沿用这个译名。俄文原版在每一新版问世时,都对上一版有所修订,内容或增或减,但基本栏目保持不变,所增减者仅止原栏目内的篇目或新增栏目。如此看来,谓其“年报”自有道理。从目前我国新出版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中译本看,由于所据原著版本有别,中译本的内容也略有不同。

当时序进入21世纪,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因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而受到大自然愈加强烈的惩罚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地摆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面前。希望《森林报》的又一个中译本的问世,能对中国未来的一代早早地树立起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理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译者认为,有必要对有些关涉俄罗斯文化而为当今青少年所陌生的东西有所交待,这就是译者在译本中加了许多注释的原因。俄文原著中也有极少的注释,译者在翻译时如觉得有必要向中国读者交代,就据实译出,并注明“原书作者注”字样。但凡译者自己的注释,则不再说明。本书的翻译系由两人合作完成。其中《森林报》的第1~6期由姚锦镕翻译,第7~12期与每期末尾的竞赛题配套的答案由沈念驹翻译。

本书涉及的动植物知识相当广博,以译者的浅陋,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有时可能超过文学经典翻译中所遇的困难,需要查阅许多工具书和资料。即使这样,仍然可能会出现译者力所不逮的问题。对此,谨祈同行和方家批评指正。

沈念驹

2010年初夏于杭州西溪陋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森林报(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维塔里·比安基
译者 沈念驹//姚锦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0361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7-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