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曹禺在南开中学就读期间,就曾多次登台演出中外剧作;20世纪30年代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期间,更是广泛阅读了欧美文学作品,因此,曹禺的戏剧创作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更有明显的来自欧美戏剧的影响。 《曹禺研究资料长编》丛书将《曹禺比较研究资料》单设一卷,不仅可以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便利的学术参考,而且在曹禺研究中引入综合和比较的视野,对于建立完整多元的整体研究架构意义重大。 本卷资料涉及20世纪30年代以来见诸各种报刊的学术论文和单行本的学术专著等,共收录论文50余篇,在保证选文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到90年代以后的文献数据库查询的便利性,选编篇目时倾向于90年代以前的文献,特别是民国和建国初期文献的收录,所选篇章力求学术价值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借以呈现学界在曹禺戏剧比较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与特征。 目录 导言: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曹禺戏剧比较研究概述 评曹禺的《原野》 《大雷雨》和《北京人》 曹禺论 《雷雨》与希腊悲剧精神 曹禺所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 《原野》和表现主义 《雷雨》与《群鬼》的比较分析 曹禺与契诃夫的戏剧创作 《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之异同给我们的启示 曹禺戏剧与契诃夫 曹禺和莎士比亚 世界声誉和民族特色——谈曹禺剧作 论曹禺剧作和奥尼尔的戏剧艺术 曹禺剧作与易卜生的“创作场” 曹禺与奥尼尔——悲剧创作主题、冲突与形象之比较 探求心灵奥秘的启示 曹禺剧作艺术探索(节选) 试论《雷雨》的基督教色彩 曹禺与契可夫——艺术风格的联系和比较 曹禺创作启示录(节选) 曹禺与易卜生——伦理批判与精神反叛的认同及离异 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 《雷雨》与《群鬼》——主题、人物、结构比较谈 论曹禺和象征主义 论中外戏剧艺术对曹禺剧作构思的影响 《雷雨》与《群鬼》——一个比较的再思考 从《悲悼》和《雷雨》看奥尼尔对曹禺的影响 美国的悲剧与中国的悲剧——曹禺与奥尼尔的悲剧人物比较 曹禺剧作与莎士比亚悲剧的诗意 《原野》是对《琼斯皇帝》的模仿吗 《雷雨》对外国戏剧的多维吸收 话剧《蜕变》与苏联文学 横隔重洋的一对孪生姐妹——《雷雨》之蘩漪与《榆树下的欲望》之爱碧比较 鲁大海和他的外国哥儿们 中外名家笔下的两对资产阶级父子——《雷雨》与《斗争》的一点比较 曹禺与莎士比亚悲剧观念之比较 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原罪意识 《雷雨》的希腊悲剧血统——兼与《俄狄浦斯王》比较 20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节选) 奥尼尔研究(节选) 曹禺与西方戏剧 形式的探索与人物深层的心理的开掘——试论奥尼尔对曹禺创作风格的影响 此岸和彼岸——契诃夫与曹禺剧作主题之比较 论曹禺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层关联 走向“崇高”之境——曹禺的悲剧意识与奥尼尔剧作 共同的意义传播空间:诗性美——契诃夫现实主义诗化形态对曹禺风格转型的影响 借得西江水催开东苑花——曹禺《日出》与小仲马《茶花女》之比较 《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象征主义手法的比较 植根于民族性的经典移建——论《雷雨》对《群鬼》的超越 中国新文学20世纪域外传播和研究(节选)——曹禺剧作在国外 尤金·奥尼尔戏剧象征艺术研究(节选) 《北京人》与《布雷曹夫》 《雷雨》中的死与生——曹禺戏剧中的基督宗教元素 曹禺与莎士比亚戏剧的病态心理美学比较 曹禺《雷雨》与易卜生《野鸭》的深层关联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