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全媒体融合成都实验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在“中国化媒体融合”这个总主题下,以媒体集团化进程的重大节点为叙事论理的基本线索,以作者在《探索中国化“媒体融合”新路径》一文中提出的“六大课题”为重点,分而论之,并采用几篇文章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论述同一个课题的架构。本书采用了“理论研究和‘麦田’实践同步”的笔法,或总结实战,或记录做法,或剖析个案,或比较研究,或展现思考,或提出对策。
作者简介
黄志祥,又名“黄致祥”。四川成都人。高级编辑。长期从事报纸、传媒工作,曾做过记者、编辑、部门主任、报社副总编辑、报业集团和传媒集团的副总编辑;现任成都传媒集团新闻采编指挥总监。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曾荣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目录
序言李东东
自序
卷首自语
01卷 集团“麦田守望”
解读“雁阵”
努力提升集团化背景下舆论引导的水平
中心工作宣传的“四大境界”与“三大能力”
履行媒体责任有效引导舆论
——从“成都6·5公交车燃烧”看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跨媒体融合“试航”中的几个关键点
——在“2008中国(宁波)报业创新与发展峰会”上的演讲
探索中国化“媒体融合”新路径(上篇)
“新闻联动”:媒体融合的成都选择
——探索中国化“媒体融合”新路径(下篇)
[附件1]成都传媒集团关于加强部分新闻联动促进媒体融合的决定
在路上,贵在不停步
——在成都传媒集团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的发言
[附件1]成都传媒集团编委会“新闻联动”五个月总结专题会纪要
[附件2]成都传媒集团关于“新闻联动”第十六个月的情况通报
传统媒体“突围”选项:“拥抱”新媒介
——从《成都日报》获市委宣传部半年度“创新奖”谈起
沦金融危机对媒体的影响及对策
参与思想碰撞借鉴他山之石
——出席《全国副省级报业集团高峰论坛》研究报告
以全新发展战略推动传媒产业发展
——在2011年中国报业(集团)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树立全新理念发展“大文化产业”
强化“三个意识”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从业操守杜绝“虚假新闻”
培养创新思维练就创新宣传本领
“全媒体”时代从业者的素养历练
——寄语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传媒人
团队文化:集团化不可缺失的内功
——从成都晚报的《新文化论坛》说起
创新。成就传媒人梦想
——在“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上的领奖感言
02卷 报纸评论“五味”
题从何来
——一答热心评论写作的青年朋友
言之求真
——二答热心评论写作的青年朋友
言之成理
——三答热心评论写作的青年朋友
言之求新
——四答热心评论写作的青年朋友
言之有味
——五答热心评论写作的青年朋友
序言
户口簿上写的是“黄致祥
”。在读小学一年级时,那
位可敬的班主任老师嫌名
字笔画太多,给我改成了“
黄志祥”。从那以后到读中
学、当“知青”、进报社、读
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
报社至如今,在职场文场
用“黄志祥”:买机票、住旅
馆、到银行,那还得用“黄
致祥”,因为到派出所去想
重新改名但没改成。1950
年出生,父亲说是农历5月
17日;查“万年历”,母亲生
我那天,恰巧是共产党29
岁的生日。
1970年10月,骑着自行
车,驮起铺盖卷,从城西
的营门口乡来到城东的庆
云南街19号院子。院内有
棵高大挺拔、颇具象征意
义的银杏树,说是“风水树”
,明朝时候就有了。父老
长辈称那地儿是“二医院对
门的报馆”;老师们、军代
表则说“欢迎你们来报社”。
打那后,我就成了一名“报
人”,后被称为“传媒人”。
前30年,先当实习记者
,不久就正式当记者,做
过编辑,当过部门主任,
当过报社编委,也评上正
高职称“高级编辑”。写过不
少稿子,其中有的至今记
得,编的稿子有好多现在
确也记不清了。那些稿子
,尽管有不少也得过成都
市、四川省乃至全国性的
一些“新闻奖”,可现回头审
视它们对时代的影响,四
个字:“有好有坏。”坏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鼓吹
过“极左”那一套,尽管不是
主观故意但客观上起了坏
作用;好者,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真诚地为实事求
是、改革开放呐喊过,“为
党为民鼓与呼”过。
进入2000年后的这十来
年,当过成都日报副总编
辑、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
委副书记、副总编,也当
过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新闻采编指挥总监。主
要工作是协助几届总编辑
抓新闻采编管理和新闻宣
传指挥。要感谢党组织的
信任!要感谢集团同人的
支持!他们不仅给了我这
一工作平台,还给了我过
重的荣誉,把“四川省有突
出贡献优秀专家”的绶带挂
在我身上,四川省委省人
民政府曾联合发“红头文件”
表彰过,还让我当过一届“
市人大代表”,当过四川省
新闻高级职称的评委。回
顾这个十年,万千思绪凝
聚为两点:对党组织和媒
体同人的感恩,对自己的
自责自愧——组织给予自己
的太多,而当初自己为什
么不把工作做得更好?那
些本可以避免的工作失误
,为啥那么笨而让它们出
现?这“自责自愧”绝非出于
矫情,因为,对于一个从
业40余年的传媒人来说,
回顾人生时,多半是理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全媒体融合成都实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志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4043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402
CIP核字 2011239048
中图分类号 G219.277.1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