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返史诗剧场(布莱希特戏剧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对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想追求,需从其舞台整体构想中探析其理论主张的内在目标。布莱希特戏剧具有艺术之外更宏大的愿景,即参与社会模式的改造实践,因而他必须改革戏剧的功能以适应这一社会任务,并以“陌生化”为美学原则,试验各类舞台艺术手段,达到促使观众思考的目的,引导他们行动起来。强调回到史诗剧场本身,是从戏剧家的艺术活动中提炼出一条“社会任务——戏剧功能——艺术手段”的内在表述路径,从而加深对其戏剧特征的理解。
作者简介
姚佳根,文学博士,曾求学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天津传媒学院副教授,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
目录
第一章 以布莱希特为镜——当代戏剧“转型期”观念审辨
第一节 “形式先行主义”——对布莱希特的“误读”
第二节 “写意戏剧观”——中国戏剧家的本土美学意识
第三节 布莱希特研究——理论批评界的转向
第二章 布莱希特的戏剧革新命题
第一节 理性与批判的立场——布莱希特的观众意识
第二节 教育与娱乐的统一——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
一 剧场中的教育与学习
二 “共鸣”功能的弱化
三 教育与娱乐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演出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舞台艺术手段
一 表演的“陌生化”
二 音乐、舞美的“陌生化”
三 剧本创作的“陌生化”
第三章 布莱希特戏剧作品的“史诗”特征
第一节 “戏剧性”与“叙述性”——史诗剧的本体与风格之别
一 “叙述”与“动作”
二 场面·“三一律”·情境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的“史诗性”
一 史诗剧的“一般世界情况”
二 史诗剧的“英雄”
三 史诗剧结构的“穿插性”
第四章 布莱希特“史诗剧”作品分析
第一节 虚伪堕落冲突的社会
一 “资产阶级的观念”——《三毛钱歌剧》剧作分析
二 从天堂到人间——《屠宰场的圣约翰娜》剧作分析
三 不可逾越的鸿沟——《潘第拉先生和他的仆人马狄》剧作分析
第二节 不平不公不义的世界
一 战争的戕害——《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剧作分析
二 善与恶的辩证法——《四川好人》剧作分析
三 “一切归善于对待的”——《高加索灰阑记》剧作分析
第三节 天然社会时代的人性
一 天性的挣扎——《巴尔》剧作分析
二 一颗强大的“螺丝钉”——《人就是人》剧作分析
三 新时代的曙光——《伽利略传》剧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对对布莱希特代表作品的分析使我们得以清晰地看到戏剧家所关心的宏大话题,其中包括人的本质的问题,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等。人和社会、阶级的关系既是构成戏剧情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存在本质,人的属性由这些关系来定性,他/她的命运模式也由这些关系来塑造。布莱希特作品中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一般世界情况下的人的命运,他强调的是个人与不可抵抗的外在环境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是决定他笔下人物命运的历史条件。戏剧家不以主体为根本描写对象,而转向客体在主体身上产生的历史性影响,这更多体现的是史诗性的而非戏剧性的。历史化的人性是布莱希特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其史诗内涵在很多方面也集中于这一表述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返史诗剧场(布莱希特戏剧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佳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98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0
CIP核字 2022033148
中图分类号 I516.07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