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又名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彩绘插图)/儿童文学经典起点阅读
内容
内容推荐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又名《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动听的中国古人类历史故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人类起源学的基础知识,展示了生命的奇迹,揭示了生命的进程,为我们深刻领会生命的内涵,思考人类的起源问题有启蒙作用。全书从“神创造人类”的蒙昧时代写起,写到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显示了人类自我认知的来之不易。不断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不断推翻、颠覆旧的认知体系,建立一个新的、更接近正确的科学认知体系,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人生的大课题。从这个角度看待这本科普读物,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更为深刻。
作者简介
贾兰坡(1908-2001),河北玉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家。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没有大学文凭,但是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的顶端。
他因发现“北京人”遗址的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尊称为“北京人之父”。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发表论著已超过400余篇,为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和考古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目录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
“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
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
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
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
21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
保护“北京人”遗址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学会“四条腿走足各”
刻在心间的名字
主持周口店发掘
发现了三个头盖骨
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
重振周口店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广西探洞寻“巨猿”
寻找细石器的起源
从死神身边逃脱
路途依然遥远
导语
关于人类的起源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但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人类的起源是什么?考古学家是怎样发现最早的人类的?关于人类起源又曾发生过什么样的分歧和争论?中国考古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一切,就让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爷爷来告诉你吧!
精彩页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名师导读
人究竟来源于哪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长久以来,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世世代代的人们都为此困扰。我们对贾兰坡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是不是很想了解贾兰坡的人生经历呢?他是因为什么选择了这条人生道路,又是因为什么一步步坚持下来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之后,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大为改观。过去反对人类起源于猿,说“人就是人,怎么能是从猿猴变来的呢”的那些人沉默了。在周口店不但发现了人的头盖骨,而且还发现了人工打制的工具——石器以及骨器、鹿角器、灰烬、烧石、烧骨等人为证据。我曾说过这样的话:“‘北京人’解放了其他国家所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
随着社会不断地前进,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不断地壮大和发展,许多珍贵的人类化石和他们使用的石器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被发现,古人类学基本上已经能够较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人类演化的历史全过程。尽管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认识仍存在很多缺环,有些问题还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但人类起源于猿再没有人反对了。
既然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人猿同祖,那么,人、猿、猴的祖先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就要先了解灵长类的起源。
最古老的灵长类,也就是人类及现代所有猿猴的共同祖先,可上溯到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这种动物不像猴,倒像松鼠,是爱在地上乱窜、专门以昆虫为食的胆小哺乳动物。在古新世,地球上到处都是热带森林,在这大片的森林中有很多很多外形像老鼠的哺乳动物,今天的田鼠、鼹鼠、豪猪等都是它们的近亲。可能树上的食物比地上丰富,有一些像老鼠一样的早期哺乳动物开始爬上了树,以果实、昆虫、鸟蛋及幼鸟为食。今天仍有这种早期灵长类的后裔,人们称它们为“原猴”,其中包括狐猴和眼镜猴。这些原猴几千万年以来,体形骨骼几乎没什么变化,因为它们非常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但是另外一些种类的原猴变化很大,它们随着环境、气候或其他与之生存相关的动物的变化,可能影响到物种的演变。这种变化大的原猴,由于树栖生活的缘故,它们的后肢变长,前爪渐渐失去了像鼠类那样的尖爪,变成了扁平的指甲。以后它们出现了特有的神经系统,能控制肌肉运动。特别是立体视觉的产生,大幅度地转动脑袋,使它们能准确地判断距离。大脑不断地频繁处理从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并指挥四肢运动,所以大脑的进化和相对体积也都比其他动物大。到了38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至少已经有了较为高等的灵长类。
有一种叫“副猿”的灵长类,它们的颌骨和牙齿与现代原猴类相近,是现代的眼镜猴或狐猴的祖先;还有一种叫“原上新猿”,它们身体的大小和一些结构细节与长臂猿相近;再有一种叫“埃及猿”,它们的牙齿结构是典型的猿类,行动方式上也显示出了高等灵长类的特点。这类灵长类化石发现于‘1966年埃及法尤姆大约3200万年前的渐新世地层中,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很可能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
在亚、非、欧三大洲距今2000万一。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地层中,出土了许多被称为森林古猿的化石。1956年,在我国云南省开远小龙潭的煤层中发现了一些牙齿,也被确定为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的化石发现很多,且与黑猿较相似,但一些特征很像猴子。人们发现森林古猿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大,有的在大小之间。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是由某个地方的森林古猿种群演化来的。
1932年,美国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西瓦拉克山发现了一件中新世晚期的灵长类右上颌残片,将它称为拉玛古猿。它的齿弓不像其他猿类那样呈两侧缘,而几乎是平行的U形,显示出似人类的抛物线形。猿类有很长的犬齿,而人类的犬齿很小,拉玛古猿的犬齿也很小。拉玛古猿的生存年代估计在1000万一800万年前。与拉玛古猿伴生在一起的还有另一种猿类化石,被称为“西瓦古猿”。它与拉玛古猿很相似,只不过拉玛古猿具有一些似人的性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把拉玛古猿看作是人类演化中最古老的猿类祖先,曾被称为“尚不懂制造石器的人类的猿型祖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拉玛古猿和西瓦古猿是同一类古猿,只是性别的差异。而拉玛古猿与人无关,只是亚洲的褐猿的直系祖先。
到目前为止,究竟哪类古猿是人和猿的共同的祖先,众说纷纭,有待于新的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的塔昂,采石工人发现了一具似人又似猿的残破头骨,经南非约翰内斯堡维特瓦特斯兰德大学解剖学教授利芒德·达特研究,认为这是一具6岁左右的幼儿的头骨,全套乳齿保存完整,臼齿的恒齿已开始长出,犬齿像人一样很小,并能直立行走,这具塔昂幼儿头骨可能代表了猿与人的中间环节,被定名为“非洲南猿”。1925年,达特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了这一发现,声称找到了人类的远祖。但是,在当时,这一发现遭到了各方面的怀疑而被埋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又名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彩绘插图)/儿童文学经典起点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兰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应急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083878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0
CIP核字 2020200548
中图分类号 Q981.1-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4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