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秋虫为伴/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
内容
编辑推荐

薛涛坚持本土写作、捍卫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另一个表现是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是凝练、形象,有节奏感,民族化,个性化的。他善于将本土的生活语言提炼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含蓄风趣、淳朴生动,富有个性,充满好奇、幻想、仁爱的童趣,并留有空白,显示了汉语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薛涛就是这样源自生活、源自传统文化、源自丰富的想象,以张扬着高贵民族品格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守望着儿童本真的精神世界,守望着纯美的文学领地,守望着儿童本位,并体现着联合围《儿童权利宣言》中“人类应该把他拥有的最好的精神给予儿童”的精神,坚守本土、立足民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与秋虫为伴》是薛涛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集。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散文作品的集体亮相。十位作家,每人一本书,里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作品的最高水平。《与秋虫为伴》为其中一册,收录了薛涛的散文代表作。《与秋虫为伴》篇篇华章,风格各异:或清丽淡雅,或温馨感人,或诗情画意,或粗犷豪放,或婉约细腻……“摘取一朵小花,送你一路芬芳”。

目录

辑一◎我的春夏秋冬

 想念虫子和草

 我看见山坡绿了

 惊叫

 天地间

 微小的事情告诉你

 朗读

 桃花考

 红樱桃的召唤

 青草白鹤岛上居

 秋天的声音

 与秋虫为伴

 雁去

 雀留

 故乡遍地冬阳

 铁桥那边的林子

 退却的雪原

 一瞬

 亲近生命

 雪下面

辑二◎从前,有一个童年

 地图上的童年

 旅行

 发糕飘香

 我想起那把刀了

 狗难养

 我的童年花草丛生

 舅舅是个老兵

 暴戾不是一块硬石头

 除夕的火

 红灯笼照亮一整年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我把第一本书丢了

 我与一只瘸鹅的故事

 抄书:像蜗牛那样爬行

 想事情与做事情

辑三◎走遍天下

 有一个无名的干净小镇

 桃花眠

 海边的每一天

 面朝大海

 执著的接近

 西游记

 西安的麻雀

 许麦子

 古镇千年

 偶遇

 夜宿深山

 阿坝与天堂

 黄海深处岛国

 往来辽河渡

 银杏知秋染东京

 立在日本的中国书

 与托翁擦肩而过

 登山必及顶

辑四◎小天地

 适合读书的地方

 给书“分房子”

 深夜搬书

 善良的动物越来越少

 天底下最幸福的树

 忙碌:工蜂、小侄与我

 就这样开往天堂

 这样,就能够快乐

 独居深山的干净人

 藏匿深山的大王

 解词

 一棵树简史

 好书,是安静的

后记

试读章节

想念虫子和草

春节一过,春天随后就到。

我想念虫子了。去年,那些狡猾的家伙,留下一堆蜕,就齐刷刷没了踪影。他们这一走,花去我很多时间来琢磨他们的去向。我想,他们都在,一个都没少,他们去一个秘密的地方睡觉去了吧。没有了虫子的日常生活,窗玻璃上永远是空荡荡的,乏味。去年的那只七星瓢虫,但愿你不是向南去的。南方也下雪呢。可是我怎么有个预感呢?你大概还是向南飞去的。那么,你是怎么过的?过一段时间,要是你回来,请来我的窗口,给我讲讲你的历险。这期间,一定有很多故事。

我想念鲜嫩的草了。我小时候,冬末的时节,牛羊在院子里焦躁不安的。大人告诉我,牛羊想念草了。这一冬天,我都像牛羊一样想念着草地上的繁华。走在园子里,满眼都是枯黄的印记,那些鲜灵的魂们藏在哪里去了呢?我时常有这样的冲动:蹲下来,扒开一根荒草,顺着他的根儿,找到那个鲜灵碧绿的魂儿。他们一定就藏在这下面。现在,那些鲜灵碧绿的魂儿,是不是争着挤着要露头了呢?我拿什么迎接他们呢?一杯清水,还是一个微笑?

我想念一切鲜活的生命。冬天太严肃了,一脸不好商量的样子。我准备送他走了,然后搬出凳子,坐在门口的园子里,等待第一个冒头的草芽,等待窗前第一个振翅的虫子。

我看见山坡绿了

几天前在山里住了两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南山坡。

冬天的山坡,很简约。几株枯干的树,静静地立着。我知道,他们都没有死去,血液仍旧在枝干里面缓慢地流淌,只是,寒冷和寂寥的冬天让他们渐渐失去了活力。静静立着,不动。与其说是沉睡,还不如说是麻木。枝头跳着两只山雀,也不见他有什么反应,微微的抖动并不是情愿的,显得很机械。两只山雀也只是偶尔跳几下,怕是光着脚丫的缘故,脚下太凉了,不得不跺跺。只是跳跳,也不说什么。这么个冬天,说什么呢。说颜色?就这么点颜色,白的是雪,除了雪的白再没什么好说的,加在一起不够说几句的;说食物?哪里还有什么食物,全靠人家院子里鸡吃剩的糠皮了;说见闻?人都窝在房子里,大部分同类都娇贵,哪暖和奔哪去。南方暖和奔南方去了,去年秋天林子还没凉透,就没影了。

没什么说的。所以,两只山雀不时地跺跺麻木的树枝,什么也不说。

连太阳的脸色也灰灰的,气色非常不好。

我呢,围着火盆,读一本描写冬天的书,从文字里面找味道。

一天早上,我刚刚醒,还没有坐起来,就听见外面有鸟叫。叫什么呢?好像很兴奋的口气,让所有的生灵都知道的口气。我揉揉眼睛,看了看对面的山坡,山坡还是原来的样子。什么样呢,就像上面写到的那样,我不必再描绘了吧。

那你们叫什么呢?

吃罢早饭,太阳从山坡后面露头了,也笑眯眯的样子,放着红光了。

我再看山坡,隐约有一层绿意,从那片衰草下面浮出来。

原来是这样……

于是,我也忍不住要说话了。我大声说:“我看见山坡绿了!山坡绿了!”

山雀们说的肯定也是这个。不用去问他们。

惊叫

春天一深,院子里有点拥挤。

外面,蝴蝶飞起来了。毕竟夏未至,不时有凉风袭来。这些蝴蝶衣着单薄,那些落在花冠上的,风一来,不免要战抖几下。聪明的,赶紧飞舞起来。他们从早起跑步的人那里看出,运动是可以热身的。

还不见蜜蜂光临。这些最勤勉的虫们,居然没发现我居住的地方藏着一片花儿。这片花儿一点也不比河边公园里的差,也不比郊外小山上的差。他们只不过还没被发现。一阵风跑过来,他们赶紧散发一缕香气,让风捎给外面的蜜蜂。除了这样,实在没有别的办法联系上他们。或许,他们已经在路上。迎面来的花香真是一个意外,他们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叫。这惊叫,只有我这里的花们听得到。

也看见蚊子了。据说,他是从蛹羽化而来的。从圆筒一样的蛹到生出翅膀,他没想到,自身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只有乱飞一气,很长时间都无法平静下来。昨天,屋子里飞着一种不知名的虫子。大概是从米里诞生的小玩意。我打开窗子,放他到外面去。他当然是第一次出远门。我似乎听见他惊叫了一声,然后就消失在窗外的大天地里。

P2-4

序言

散文应守住“真我”的底线

王泉根

中国是散文的故乡。中国散文本是对韵文而言,因而在中国古代,举凡诗词曲赋等韵文之外的一切文类,都可归于“散文”范畴。现代性的散文概念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体“四分法”,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相对应。现代性散文的特质是什么?如何界定?对此文论界长期见仁见智,意见不一。近来更有“大散文”、“美文”、“文化散文”等种种说法。

这说明散文是一种非常别致的文体,又是一种难以说得清楚的文体。好有一比:“散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说句笑话,凡是明显不能归入小说、诗歌、戏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放进散文这个筐。因而散文真可谓大肚能容,除了“艺术散文”外,其他如随笔、小品、杂文、传记,甚至日记、书信等也可归入散文之中。这么说来,散文岂不就成了超市、杂货铺。散文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人们常说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个不散之“神”又是指什么?

在我看来,构成散文的精神内核只是一个“真”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神也是一个“真”字。“真”是散文的命脉。我对散文的理解是:以真为本,关文书写,形神兼备,笔带感情。

散文应是“非虚构文学”,与小说、童话、科幻、寓言,还有现在流行的什么穿越、奇幻、玄幻等“虚构文学”有质的不同。作为“非虚构文学”的散文,贵在一个“真”字,其感世、醒世、存世、传世的价值也在一个“真”字。

“真”是指散文所记之人之事,应当是真人真事;所抒之情之意,应当是真情实意。当然细枝末节需要文学想象与发挥。例如写天上云影的变幻.枝头鸟雀的呜叫,到底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是“三只麻雀飞枝头”。就足够了,还要再来一个散文干吗?曾有某公之作老是被人揪住不放,不是其文笔不够华美、立意不够高远,而实在是“小说化”的痕迹太重太浓,经不起人家的“质疑”与“证伪”。因而此类所谓的“大散文”,也就只能大而化之,云烟境过皆同幻了。

昔者钱穆先生在论中国文学精神时有过这样一番妙论:“中国文学之理想境界,并非由一作家远站在人生之外圈,而仅对人生作一种冷静之写照,亦非由一作家远离人生现实,而对人生作一种热烈幻想之追求。中国文学之理想最高境界,乃必由此作者,对于其本人之当身生活,有一番亲切之体味。而此种体味,又必先悬有一种理想上之崇高标准的向往,而在其内心,经验了长期的陶冶与修养。”“一面乃是此一作家之内心生活与其外围之现实人生,家国天下之息息相通,融凝一致。而另一面即是其文字表达之技巧,与其内心感映人格锻炼之融凝一致。在理想上到达人我一致、内外一致之境界,此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的人文修养之一种特有境界也。”(钱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钱穆更把“有我”看成是中国文学的特征:“中国文学的一个特征,常是把作者本人表现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说的文以载道,其实也如此。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载道必能载入此作者之本人始得。此又与西方文学有不同。说辞作譬,正如一面镜子,西方文学用来照外,而中国文学乃重在映内。”(钱穆《中国散文》)

钱穆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有我”的创作,即有作者的真性情、真襟怀、真人生、真操行在作品之中。钱穆所肯定的中国文学的特征与传统,主要是针对散文的。

“有我”、“守真”,这是散文之为散文的一个大前提,一条底线。在此前提之下,作者尽可调动浑身艺术解数,尽情挥洒语言才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更是最能见出作者语言功夫与本领的艺术。散文的语言,自然应是艺术的语言。艺术的语言,应是饱含作者的真灵魂真性情,是作者才情进发时的灵光与喷泉,是有感染力、浸透力、影响力的,是可以鉴赏、品评、默诵、玩味的。艺术的语言,是可视可听可感知可联想的,更是可会于心可动于情、心应虫鸟情感林泉的。艺术的语言是以情感的力量、审美的力量、诗性的力量穿击人心的。

当散文既有了“真我”这一不散之“神”,又具有艺术语言不朽之“力”,如此神力融凝,何愁不是文学之真品、美品、至品?

当然,散文的风格大可各异其趣,因人而异,毕竟文学创作是作者精神进发时的独创性劳动。散文之风格,或闲适冲淡,如三五友人,茅屋品茗。月出东斗,好风相从;或淡雅婉丽,如芙蓉初发,自然可爱,窈窕深谷,时见美人;或雄奇瑰丽,荡思八极,振衣千仞,气韵苍润;或戟刺时事,兼披中怀,笔墨驰骋,神思一贯;或笑谈掌故,剖析旧闻,见微知著,从容含玩。总之,散文艺术是最能释放作者精神思想、展现才情智慧的平台。

由于散文的独特内质与文风的自由开展,因而散文往往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本与模板。实际上,很多爱上文学乃至走进文学的人,最早都是因散文滋润触发,从散文学步起跑的,由散文而诗歌而小说而其他。所以散文常常成为文学的敲门。但一旦敲开文学之门,这才发现散文实在是一座深邃的艺术殿堂,它需要人生一辈子的经历、经验去感悟它、品鉴它、经营它。人生浓时味可滋,因而最好的散文大都是人到中年以后写出来的。

云南晨光出版社鉴于散文对于少年儿童的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为促进书香校园建设与优秀散文的阅读推广、为发展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散文创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此,特邀请国内十位散文作家,精编精选他们的精彩之作,汇聚成“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出版。

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十位作家的经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对散文写作的执著与对散文艺术的独到把握,则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对散文精神“真我”的坚守、对散文语言艺术美的锤炼、对散文风格个性的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更是一批“青春在眼童心热”的作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本身就是为少年儿童而写的,或是童年经验的人生升华、童年记忆的艺术再现、童年视角的通感书写。

这是一套优质的散文读本,是可以激发我们的童心、慧心与诗心,提升我们的阅读品位与人生高度的书系。愿《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走进更多的书香校园,走进广大读者与少年儿童的阅读空间和心灵世界。

后记

我什么体裁都写。

当然,主要写小说。我也写诗歌和童话,更喜欢写散文。

这些体裁,好像是为我的各种心情准备的。专注、悠长时写小说;无拘束、想恶作剧时写童话;饱含爱意的时候写诗歌;闲适的时候写散文。

这些题材,又好像是为我的许多素材准备的。好像做过护林员的父亲给我一棵大树。主干和分枝我要写成小说;枝叶直接闪动的光影,我写成诗歌;藏在枝叶里的虫子们,我写成童话;那些飘散而去的叶子,也不能任它们飞走,我要写成散文。

写散文的时候,我保证真实性。有些细节凭借回忆写出,难免掺入想象,但是不会动摇整体的真实性。

这些散文,写我的行走,写我的记忆,写我内心里的情怀。

这些散文堪称我的“自传”。

薛涛

2013年2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秋虫为伴/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55681
开本 16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2013074702
中图分类号 I287.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1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