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段尘封的历史情爱,一曲绵延不断的未了情。这本书里有一个为爱而生,也勇于为爱而死的灵魂。

本书包括了从1932年到1935年四年的内容,主要是作者的日记和书信。书信中既有她写给恋人Y的信件,也有姐妹们之间和父女之间的通信。日记中描写了她与Y恋爱中的情形:她事无巨细地描写着自己的生活、情绪以及对恋人的思念。1934年,她跟Y的通信再次被家人发现,逼不得已,二人远走他乡,在当时引起轰动和非议。各地报纸的花边头条都刊载了这条消息,此书最后的附录里便有一篇见诸当时报章的新闻,当时人对师生恋、老少恋的态度可见一斑。

内容推荐

大浪淘沙,似乎谁都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历史荡涤了尘埃,消磨了记忆,这些手稿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幸运地保存下来,完好无损。无怪乎雨果说:“文字比历史更真实。”

它完全是少女对恋人、对家人的真情告白,没有掩饰、没有谎言。一次真情的出走,成为当时各大报纸的头版花边;一次无意的伤寒,夺走了花季少女的生命。她为爱而生,也同时死在了爱情手里。

如今的少女情怀,早已没有了矜持和羞涩。开放和无所畏惧,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本书中关于爱情的古典主义表达,作者林黛玉式的民国少女体写作,与张爱玲同期,却早早夭逝了。

所以,爱情可以勇敢,但须止于放纵。

目录

第一章 一九三二 蝶恋花

第二章 一九三三 相见难

第三章 一九三四(上)双飞燕

第四章 一九三四(下)长相思

第五章 一九三五 伤离别

第六章 回望:玉人歌

第七章 附录:声声慢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九三二 蝶恋花

1月18日深夜

那天回来后,最触眼的,从那里面得到不少安慰的箱子并没有在那里,我莫名其妙地去问母亲了。她和姐姐都在那里不声不响地坐着,问她,她不响,从阴沉的脸上我有些明白了。我不响地回到屋里,不知道是被什么样的情绪像青蛇一般地啮咬着我的心,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怎样也忍不住地哭泣了。那晚上,是多么难挨过的呢?整整一夜我没有睡着地望着窗外,总是昏黑着的天,泪是不止住地流,什么也不想,总是像被什么扰乱着。第二天早晨,实在不能支持着到学校去,虽然有着考试,还有着你的担心。虽然我是想着,我却没有想到事情是这样地发生?我恨着自己,为什么不把东西保存好,大家都很难过了。你,母亲,姐姐。我想,——先生也会不高兴了吧?这都是因为我。

再到了学校中时,我远避着你,你会以为是听了母亲的话才这样吧?这决不会的,几句简单的话,一点没有在心中存留着,我很惭愧怕见你,仅仅你的背影,你待着的地方,都在责备着我的不小心,只是在没有一点趣味的呆板的教室中停留着,同学们劝我回去,说我病还没有好,她们安慰我, 但是谁能知道心中的痛苦,和有了怎样大的伤痕的心呢?现在我又有些可笑了,在那天的夜里和白天,我起过什么念头呢?因为对不住你。现在想想,实在有些可笑,这时,我什么也不再想了,信,我不再希望写,也不希望再看——也很明白,想看也是不能够的——并且,我后悔曾经写和看,本来在不容易被人了解的人世里,这些都是不该做的,只应该在心中互相地了解,一点痕迹也不该存在。现在我想开了,写什么?什么也不该写,我的写了四年了的日记已经一点也不存在了,母亲拿去了,这都是在那箱中的,前几天她还给我,看是被人看够了,并且少了最近的那些,留着做什么?我让它和烧去我的信的炉做了邻居,我一点也不难过,虽然为这个笑过,也哭过。我的这张是几天以来闷在心中的,看过后,就请一点也不顾惜地烧去罢!也不用再写给我,在你心中的我都知道,我没有一点勇气再看你的。这几天来在家中实在装够了傻子,什么我都装作不知道,在白天,我闹着,什么也不顾地闹着,像是把我的那件不幸的事是早忘却了似的,这个或者给了母亲的心中不少的慰藉,其实就不是或者,本来是这样呢。在夜里,各种的想都聚积在我的心头,虽然是极力地遏制住自己,在做了噩梦醒来的时候,也会止不住地想了。母亲,虽然是爱着我的,但是她好像一点也不明白我是怎样的人。她所给予我的抚慰,实在也很不少,但没有一句是中了我的心中所想的,能安慰在我的心深处的苦痛。

现在请求你忘掉那个,那个在大风沙天时你在母亲那里所得到的罢,这能允许吗?这都是为我所得到的,但是为了我的缘故也就同样地请忘却罢,为了这个,整夜地使我不安呢。

希望你不要再想着我是会被母亲为难,她不会为难我,这件事在家中人的心中已渐渐地淡薄了,我不希望你再从母亲这里再得到什么,无论好的,坏的,最好母亲的面,你也只有这一次看见,我信她永远不会明白我们。

现在我已经很安然地忍受着上帝安排好了给我的运命,在我的生命的路途里,虽然只过了这样短少的一截,但是却也遭遇到了这个意外的事情,我不再说什么,只有这个已经很够了——你还记得住那是哪天吗?——一月五日便是结束——的那天,一月六日便是那大风的一天了。

现在存留在我这里的,只有那本法文,可纪念的一个字,你的都没有。关于我读法文,你不要再挂念了,我是更努力地在读着,我明白你的心,我很透彻地明白你,你放心罢,永远会是这样的。

我是这样不高兴地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你看见,在没有被你看见以前,我该尽我的力来防护着,不再被——人看见,这便是最后写给你的,但是我不希望能在你那里保留一刻。在你看过以后,关于我所写的,只有你能看见和知道,真的,送到炉中吧,在那里才真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不叫你,这像一把剑一般地刺到我的心中……

5月1日

我们又要分别三天了,怎么才能过去呢?是那样长久我不能看见你。

你还难过吗?为了今天我总不回来的事,我知道你是等得太久了,很不安呢。

每天在床上时我总想,想得那样好,时常时常地做好梦,若是有一天能够总和你在一起,死也甘心呢。

法文已经看二十多页了,好像比散文容易读,因为没有工夫,只在晚上看了这些。在三天的假期中,一定会看完两篇了,一共是五篇,现在已经把第一篇的生字完全查好了,明天回来便看,我一定会好好地读的,你放心吧!

我好像觉得这两天我们都很高兴了,不是吗?虽然早上有那么一件事,我这样坏,使你难过,但是现在我信你不会再生气了。

昨天吃过中饭后,母亲叫我和妹妹到外祖母家去了,和表妹还有她的表哥一起出城去玩,我弄不清那是西直门还是德胜门,真好玩呢,有那样大的河,尽听见蛙的叫声,不断的。我们顺着火车道走的时候,我总以为是在周口店的火车站那里似的,只是没有一点山,麦子已经长得那样高了,风吹起来,真好看呢。我们回来的时候,爬上城墙去玩,在下面看起来,是那样窄,但是上面却是那样的宽大,可以在上面任意地跑,有许多的酸枣树,刮得腿疼极了。从城墙好像一凸一凹的那里看下去,眼都花了,那样高呢,看着远处的树中夹着许多的小房子,我真不舍得走呢。上面的风是那样大,吹得我头发乱极了。一直到天都黑了才回去,若不是因为天黑,我真不愿意回去呢。一边走的时候,我总想着有你和我在一起,有时真像真的一般,你是在我的旁边的。

吃过晚饭后,已经那样晚了,他们一定要留我住,因为我不放心我的法文书,和他们费了那么多的话,弄得小表妹都哭了,大的气了我也不管,只是要回来,虽然有一会儿,他们说明天早上早些起来,再出城去,到更远点去,真想住下了,但是在想的时候,还是要回去,弄得他们没有法子了,还是让我走了。回到家中,看我的书还在我所放的地方,我才安心了,又看了一点才睡的。

5月1日10:30分

在城墙上,有一种花和在龙骨山的一样,从金山寺回来的时候我采的,后来又扔去了的;这个可惜还很小,没有那里的高,因为是带回来没再压的,不大好了,你看这便是呢。虽然不大好看,可是因为在龙骨山也有这样的花,所以特意压了好几枝,这是比较好一点的一枝。

你送我的藤萝花,我给夹在法文书中,还有着香气,但是变色了,只有一点紫,已变成土蓝色的了,我爱的颜色为什么不能保久呢?

我还压了黄刺玫和深紫色的蝴蝶花,紫的好像绒一般的好看,压好了后再送你吧!

5月14日

是怎样的不该呵,我又使你那样的痛苦了,这真是梦想不到的呢。我并不知道你替我洗过那块手绢,那本是从 S那里拿来的,后来我还给她,若知?你洗过,怎样也不会那样干脆地便给她送去吧?你不能原谅这一次么,这实在不是故意做的,使你痛苦。我怎样对你说,你才不难过呢?不要想着那是你最恨的人的手巾了吧!总还以为那是替我洗的,不行么?若还是像以前一般地爱着你的敏,便不要记着这样可厌的事了吧。

在学校中,把你的信潦草地看过一遍时,实在有些不大高兴了,只为了这样一件事,便会使你想到和我断绝关系么?好像我们互相爱着那样的深,不会为了这样一点事便打断了吧,但是在回来后看了四五遍后,我实在很不安呢,怎么总使你痛苦呢?你责备我吧,但这实在不是故意做的,信么?

为什么你总是那样的苦恼着呢,若是因为你爱了我的缘故,使得你心中那样痛苦地翻腾,你不要再爱我吧,我能忍呢,若是为了一看见我便失去自主的能力,我避免再到你所待的地方,你再也不到我的教室那里来,来了也不要对我看一下吧!这样行么?我能忍得住呢,真的,我想不出一点可以使你不再为我这样讨厌的人,这样的痛苦,这样的不安,若是互相不见着,能够使你不再这样,我们便这样做吧。

我怎肯专门地给你苦吃呢,每次使得你难过,我是那么不安的,想不再这样了吧,但是一次又一次地使你那样的痛苦,这不是成心的呢,你?信么?

星期一还要考黄先生的法文,我一定要好好地预备一下,因为上次你说黄先生的法文我也能得 100分,你不是会很高兴了吗?看着吧,我能不能使你高兴一次呢?

5月16日

我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你要到别的地方去做事,虽然后来你说你是瞎想的,但是我一点也不会信的,因为你说昨天出去便与这个有关系的呵。你不要安慰我,用这样的话,我知道你一定会像你所说的不声不响地走了,虽然你说是暂时的分别,二三年是怎样的长呵,在这二三年中也许我便会死了,也许人便会把我忘掉,就是不会忘掉,我告诉你,我受不了呢。若真是走了后,我想象不出我要怎样。

你走吧,像你所说的无声无响地走了吧!只要你肯,你忍心呢。以后或者会永远永远地相聚吗?谁信呢?谁能保定呢?你是一定要走的了吧。虽然种种的事麻烦着你,便要走了,若是我是短命的人,那么一年也不会等到吧,我没有那样长的耐性呢。叫我不要哭了,你应该多叫我哭些才对呢,你走后,对谁哭呢,哭也哭不出来吧。我说不出什么,话是那样多,但是怎样说呢?你不要走吧,真的,我不让你走,诚心地这样对你说,不能告诉我确切的一句话吗?不要说假 话吧,我不放你走呢。难道你看分离是那样的容易吗?我没有和我爱的人分离过。你,我最爱的人呵,就肯丢下我,走了吗?若是真的走了,我要永远永远地疑心你是厌恶我了,我的最爱的人呵,不要和我分开吧,就是最短的也不要,受了什么样的苦我也甘愿,只要不要走吧……真的,不要走吧,若在我死后,再和你分离,那也并不晚呵,看着你走吗?我受不了呢。

5月22日

虽然不算怎样高兴,但却也没有一点儿难过地将这两天过去了,这是你的信给我的安慰呢。做着什么事,厌倦了时,拿出你的信来看过一遍后便会一点也不烦了地做下去,最讨厌的几何,也做了出来,明天便可以和他们一起交了,明天考陈先生的法文,是那样仔细地读得很熟了,这次的和上次所考的两课书,都是《磨坊文札》上面有的,所以听都没有听,便会讲了,真的,说不出的欢喜充满了我的心呢。还看了《女王的水土》,但是没有读那本法文,因为做了这么多的事,是很不少呢。

若是没有你的信,那这两天不定是怎样才过完呢。原来是很烦,被你的信所鼓励着,做着学校的功课,那些书都是在床上睡着看的,你的那宝贵的信呵,我不知亲吻了它多少次呢。这是你的亲爱的手写的。

真的吗?对我生气都是假的吗?我安心了,我想笑你,你太傻了,为什么告诉我这个呢?以后你再生气,我便只会对你笑了。你应当说,我做了什么不该的事时,你只想严重地责备我,会生很大很大的气呢。那么,我真一点也不笑了。

你后悔对我说你是假生气了吧?不,无论你是真在生气或是假的,永远,只要是我使你这样,没有听你的话,或是对你生气了,是的,永远的,只要你不高兴了,便使我那样的不安和责备自己呢。我改我自己的坏脾气吧!不要再使你为我的缘故,不高兴了。

风从开着的窗吹进来,多么美丽的晚上呵,明天便能见着你,我最?的人了,希望这两天,你也是很快乐地过的吧!

5月29日

又把这样长的一天过去了,真使我欢喜呢。只要与你在一起,便什么也不怕了,怎么会觉得闷呢?别要再为着往事伤心了吧,在屋中也摆着有你的赠品呢。你想想是什么吧!没有被人拿走的,那些使我很喜欢的画片,是能够公开地装在相框中、摆在桌上的,那本法文《波儿与薇姑》也是立在我的桌上,这些是母亲都不知道的。每天我都将不同的别一张换上,谁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我能够当母亲的面读法文的,她问我,只说是法文书,谁知道从哪里来的呢?她也不认得。姐姐是不上我的屋中来的,她这些日子总是那样的烦,每天躲在屋中,饭也不好好地吃,并且不上课了,晚上睡得晚极了,我真不明白她的心是怎样的,只是母亲那样信任她,什么也不管了。实在像有姐姐的威风,总骂人,她同妹妹打架了,有两次她都哭了起来,母亲倒骂妹妹一顿,所以她们也不理了,多可笑呵,你没有看见那张总是不高兴、有着那样多的烦恼的脸呢。有时想起来是很可怜她了。

还是我最高兴呵,我是最幸福的,你是那样地爱我呢。

再见吧,只有一会儿,一个晚上我们便可以见着了,希望明天我们都会早早地到学校呢。

P1-14

序言

爱与死,古典主义的爱情

爱与死,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息的话题。这两个概念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谁都难以说清楚。但就现世的生活而言,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躲避不掉的命题,而对于尚存活的人们,能否得到真正的爱情,却还很值得讨论一下。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至情的典范。从上古的尾生抱柱,不弃与女子的约定,到虞姬自刎,不做项羽的累赘;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到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打动着我们的心。至情的内涵从未改变,只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各种角色稍有差异,但是动人之处却未曾消减。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就是又一个因爱而死的爱情传奇。

第一次拿到这份手稿,是2009年 8月份。这份手稿既是日记,也是情书。之前书稿的拥有者仔细将书稿按照年份成了三部分,每部分都代表作者一整年的情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当时只是听说了故事的大概,却已然明白,这些留存的文字里,包含了怎样的一个心灵。

据说,它被发现于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之中。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七十几年过去,这部分手稿竟然完好无损。期间经历的水火之灾、世事动荡,没有将这些单薄的纸张损坏,七十几年前写下的字迹清晰如昨。我拿了其中一张给身边的同事,请他猜一下这些字写作的时间,最大胆的猜测也不过是说

“二十年前”,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留下些什么,作为自己已经存在的痕迹。是的,本书的作者早在七十五年前已经夭逝,而她的文字却得以在七十五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文字的寿命早就超越了肉身所能达到的程度。

这份手稿中的人、事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还在世,他们的后人似乎对于这段短暂存在过的往事并不熟知——但出于对还活着的人的名誉的保护,请原谅我们将所有的真名隐去——即使就文本本身而言,并没有对谁说出过分的话。自然,这段往事里没有关于家国天下的描述;而更特别的是,书中甚至极少对于当时世事的描写。除了少数篇幅里对于日本大兵夜半敲门,让女孩们惊吓之外,这段曾经的感情故事几乎是超脱于历史的。

本书的作者出生于1917年前后,曾经就读于当年的孔德学校、圣心学校。1930年,作者就读于孔德学校时,结识了当时的一位老师,同时又是剧作家的Y某,并与之成为恋人,二人不间断通信超过三年。

孔德学校是 1917年由蔡元培、李石曾和北大教授沈尹默、马叔平等人创办的。学校的名称取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este Comte)的姓“孔德”。学校除了常规的文史、外语学习外,还特别注重从演说、音乐、歌舞、手工、美术等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质。可以说,孔德学校基本上等于北大的子弟学校。据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回忆,当时许多著名文化人、学者,如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陈独秀等人的子弟都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本书作者文树新就读于孔德期间,是孔德学校最鼎盛的时期,包括沈尹默、周作人、钱玄同等人都曾经在学校中兼职教学,北大“自由”的风气也影响到了这所学校。文树新曾在学校学习英文、法文、俄文,并阅读了大量的原文书籍,如《茶花女》等。当时孔德学校还有一本《孔德月刊》,本文作者曾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被称为当时的才女。本书最后附录里有一篇她九年级时所作的作文,文笔功力可见一斑,可惜天妒红颜,她早早便离开了人世。本书作者文树新文中的“你”,是当时通过沈尹默的介绍进入孔德学校管理校务,后来曾任北京某著名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并在学术史、戏剧史上产生过一些的影响。后来他的学生评价说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但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买“浪漫”的账。

二人的通信终于还是被家人发现了,一顿争执之后,二人允诺家人会断绝关系,不再来往——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二人的交往并没有真正中断。后来,文树新转学至圣心学校。此时,送信的任务由当时尚就读于孔德学校的、文树新的三妹昭来完成。

圣心学校则是一所教会学校,最早成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校。1932年,文树新由孔德转校至圣心学校。与孔德男女同校不同,圣心学校只有女生,且教师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修女担任。文章按照当时的习俗,作者称修女为“姑奶奶”,亲切且孩子气。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的仅是“一半的爱情”。文树新事无巨细地对恋人描述自己的生活情态,我们却只能在字里行间去猜测,她的恋人前一封信告诉她了什么。日记,本身是私密的,只提供给自己或者特定对象的文字。也许会有人质疑,把这样的文字拿给世人的意义或者目的何在?但就编者和原稿提供者所达成的共识,是为了给这位曾经的早逝的书写者留下曾经存在的证据,为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下一道痕迹。

虽然文本并没有涉及历史大环境,但就细节而言,我们还是能体察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许多生活细节。比如大家族,很多亲戚的往来应酬,与《红楼梦》中的描述大同小异。而就我个人而言,文树新扮演的就是林黛玉的角色,甚至其后来有些凄凉的薄命,也与林黛玉有共同之处。再比如,当时的煤炉、烤白薯、王府井大街,许多为人熟知的名词,也许会让你有些亲切之感;物是人非的情绪,永远都在我们心底荡漾着。

1934年,二人之间的通信再次被发现。事态升级,二人避走上海。在当年,这一则新闻在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孔德学校作为名校,竟然出现教师与女学生私奔的事情,被许多旧派的“道德”人士刺;另一方面,师生恋、老少恋在如今都不能被人完全接受,更何况当时。所以,事情发生后的十天左右,各大媒体刊登了这则新闻,具体的媒体报道在本书的附录中也能见到。可见,当时的八卦精神不亚于现在。

文树新的父亲当时是中国驻日本的外交官。其性格威严,脾性暴烈,其子女对他是既怕又爱,既尊敬又想敬而远之。闻听此闻,他当即从日本返回,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女儿及Y先生的下落。邻人、亲戚甚至说可以求助上海的何应钦进行寻找,但终归碍于情面,不了了之。就在之后不久,文父宣告与文树新断绝父女关系,并举家迁往日本。两年后回,而此时,文树新因意外已经去世了。他们家的子女并不称父亲为父亲,而是以“二爷”代称,一方面表现了当时父权的强大,另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对父亲的敬畏之心。前几日,在尚健在的文树新的妹妹家中,我们看到了当时全家在东京拍摄的全家福,除了文树新,全家悉数都在。一张人不全的全家福,特别是知道她的命运之后,总是让人有些感伤。

在文家举家迁往日本之后,文树新有一封长信写给自己的父亲。叙述自己与 Y先生相识相爱的过程,并且生平第一次真实表达了对父亲的又惧又爱。此信在书的后半部分,读完之后,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些更深刻的认知。

1935年,文树新产下一女,产后偶感风寒,逐渐转为肺炎。她本身体质较弱,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终于不治而亡。当时,周作人的准儿媳作为文树新的同学兼好友前去照顾,不幸也感染风寒,不久也不幸去世。Y先生致函身在日本的二爷及昭,文树新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

文树新在写作的时候,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而如今她未曾有机会照养的女儿也已经是七十四岁的高龄。读她手稿的时候,会觉得她是个单纯痴情的少女;想到这过去的七十几年的风雨,又会感叹人生世事的无常与多变。时空跳转的情绪,会有时候让你不知所措,会感叹时间的力量,同时又会给你展开一幅当年的图景——人们那么不惧死地执著于自己的爱,让你感动,让你明白自己要珍惜。

谢仲伟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树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03222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