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精)/海德格尔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精)/海德格尔文集》被Vittorio Klostermann编入《海德格尔全集》第29/30卷,是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1929/30年冬季学期的讲稿,共542页。很多国外海德格尔研究者高度重视此书,在研究中大量引用,做《海德格尔传》的萨弗兰斯基称之为“秘密代表作”,在传记中专为此书开辟了一个章节。 目录 预先考察讲座的任务及其基本立场从一般性地说明讲座题目开始 第一章 规定哲学(形而上学)之本质的曲折道路以及直面形而上学的不可回避性 第1节 哲学的不可比性 a)哲学既非科学也非世界观宣言 b)哲学之本质规定无需绕道与艺术和宗教相比较 c)通过历史勘定来规定哲学之本质的出路是幻象 第2节 以诺瓦利斯的话为引线从其自身出发来规定哲学 a)作为人之活动的形而上学(哲学活动)自行逃遁到人之本质的昏暗中 b)思乡作为哲学活动的基本情绪以及对世界、有限性、个体化的追问 第3节 形而上学之思作为整全的思想:趋向着整体的和彻底把握着生存的 第二章 哲学(形而上学)之本质的多义性 第4节 一般哲学活动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哲学是不是科学或世界观宣言 第5节 我们的哲学活动之多义性:就此时此地听众和教师的态度而言 第6节 哲学之真理及其多义性 a)哲学作为某种关涉并深入到每一个人的东西而出现 b)哲学作为最终的和最高的东西出现 α)具有绝对确定的真理面貌的哲学真理 β)形式上矛盾的论辩之空洞和无约束力。哲学之真理根植于此在之命运 γ)在笛卡尔那里和近代哲学中的批判态度之多义性 第7节 哲学活动与其本质上难以克服的多义性之争斗作为此在中的根本事件的哲学活动之独立性 第三章 将关于世界、有限性、个体化的整全追问标画为形而上学之辩解。“形而上学”一词的起源和历史 第8节 “形而上学”这个词,□(希腊语)的含义 a)说明□(希腊语)一词,□(希腊语)作为自身形成着的存在者之整体的主宰 b)□(希腊语)作为从遮蔽状态中夺取存在者之整体的主宰 c)□(希腊语)作为对无蔽(□(希腊语))的言说。□(希腊语)(真理)作为抢夺,遮蔽状态必然被夺走 d)□(希腊语)的两重含义 …… 第一部分 唤醒我们的哲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情绪 第二部分 现实地追问从深度无聊的基本情绪中发展出来的形而上学问题。问题是:什么是世界 附录 为尤根·芬克六十岁生日而作 编者后记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精)/海德格尔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海德格尔 |
译者 | 译者:赵卫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499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10-01 |
首版时间 | 2017-10-01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64 |
CIP核字 | 2017181614 |
中图分类号 | B516.5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