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英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里那凡船主府上……
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想象神奇丰富。故事充满了异国情调,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勇往直前的探险精神,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勇气与毅力。另外,本书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能丰富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认知水平。
游轮“邓肯号”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处女航时,水手们捕到一条鲨鱼。当水手们剖开鲨鱼肚子时,他们在里面发现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残破不全、模糊不清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原来,信是苏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为营救格兰特,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的请求下,他和夫人、表兄以及法国地理学家等人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道路……
玛考姆府很久以前就属于格里那凡家,是苏格兰南部一幢颇富诗情画意的宅第。三十二岁的格里那凡爵士出身富贵之家,却不爱结交权贵,生来一副侠义心肠,一向仗义疏财,见了饥寒交迫的贫民,恨不得把身上穿的大衣都脱下来送给人家。
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小姐结婚刚刚三个月。海伦小姐的父亲,著名的旅行家威廉·塔夫内尔在进行地理勘查时丧生,留下了无依无靠的海伦。幸好上天给了她完美的爱情。
格里那凡爵士没有忘记妻子是一个大旅行家的女儿,造好邓肯号,就是为了带她经过地中海,一直旅行到风光明媚的希腊去。
现在海伦和丈夫一样一心牵挂着那几个不幸的遇难船员,希腊之行早就抛到脑后了。到家的第二天,海伦接到了丈夫的信,说他的建议遇到了困难。在第三天的信里,爵士开始流露出对海军部的不满。海伦夫人心中也不安起来。
晚上,管家哈伯尔向海伦夫人禀告说,有一个少女和一个男孩要见爵士。
“请他们上来吧,哈伯尔。”海伦说。
一会儿,那少女和男孩被引了进来。看样子他们是姐弟俩。姐姐十六岁,漂亮的面孔显得有些疲惫,眼睛似乎是哭肿的,却显得很沉着,让人顿生好感。她十二岁的弟弟表情坚毅,俨然是姐姐的保镖。
姐姐一见到海伦夫人,愣住了。海伦夫人赶忙用眼光鼓励她:“你们找我吗?”
“不,不是找你。我们要找格里那凡爵士本人。”那男孩冒冒失失地回答了一句。
“请您原谅他,夫人。”姐姐立刻说,还用眼睛瞅了瞅弟弟。
“格里那凡爵士不在家,”夫人又说,“我是他的太太。如果我可以代替他的话……”
“您就是格里那凡夫人吗?”那少女说。
“是的,小姐。”
“就是在《泰晤士报》上登启事的玛考姆府的格里那凡爵士的夫人吗?”
“正是!正是!”海伦夫人赶快接着问,“你们是什么人?”
“我是格兰特小姐,夫人,这就是我的弟弟。”
“啊!格兰特小姐呀!格兰特小姐!”夫人忙把那少女拉到身边,又去吻着那个男孩的脸。
“夫人,关于我父亲,您知道些什么吗?他还活着吗?我们能见到他吗?请告诉我!”
“我亲爱的孩子,”海伦夫人说,“我不愿让你们空欢喜,希望很渺茫,不过,可能有一天你们会跟你们的父亲重逢。”
“上帝呀!上帝!”格兰特小姐叫着,忍不住流下泪来,同时小罗伯尔也抱住格里那凡夫人的双手直吻。
一阵悲喜交集的情绪过后,海伦夫人说起了他们找到瓶子和发现文件秘密的经过。小罗伯尔眼睁睁地望着她,好几次嘴里不自觉地叫了出来:“啊!爸爸!我们可怜的爸爸啊!”格兰特小姐则双手合十,一声不响地仔细听着。
玛丽·格兰特小姐和罗伯尔·格兰特是哈利·格兰特船长仅有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妈妈在罗伯尔刚出生不久就去世了。船长精明能干,既善于航海,也擅长经商,积累了一些资产后,他想以个人的力量促进苏格兰的发展,决心在澳大利亚一带找一片陆地让苏格兰做大规模的移民。每当格兰特船长远程航行时,就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一位年迈的堂姐照顾。英国政府当然不支持格兰特船长的计划,给他制造了种种磨难。但格兰特没有灰心,自己出发到太平洋探险去了。那是1861年的事。
1862年6月之后,就没有人再听到关于不列颠尼亚号的消息。年迈的堂姐去世后,这两个孩子就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刚满十四岁的玛丽勇敢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用全部精力来照顾年幼的弟弟,沉着地履行起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当她偶然看到《泰晤士报》上那条启事时,激动极了。带着弟弟乘火车赶到了玛考姆府。
这就是玛丽对海伦夫人所讲的她的故事。海伦夫人从她简单的介绍中,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面前的少女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不禁又爱又怜地把姐弟俩紧紧地搂在怀里。
罗伯尔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段故事,睁大了眼睛,抱着姐姐叫道:“啊!姐姐呀!你就是我的妈妈呀!”
夜深了,海伦夫人为两个孩子准备好卧室,让他们休息。然后把少校请来,把当晚和两个孩子的谈话内容全部告诉了他,心里还在为丈夫与海军部的交涉忐忑不安。
第二天天一亮,格里那凡爵士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了。海伦夫人和少校迎到了院子里。看到爵士忧郁失意而又愤慨的表情,海伦忙问:“怎么啦,爱德华?”
“怎么啦?我亲爱的海伦,那班人一点心肝都没有!他们拒绝派船给我!他们还记得格兰特船长的那个计划呢,就找出种种借口来拒绝。”
“我的父亲啊!我可怜的父亲啊!”玛丽哭叫着,跪在爵士面前。
“你的父亲!怎么回事,小姐?”爵士吃了一惊。
“这就是玛丽小姐和她的弟弟,格兰特船长的两个孩子。”海伦夫人说,“海军部的决定,注定要让他们成孤儿了!”
“啊!小姐,”爵士扶起少女,“假使我早知道你们在这里……”
他说不下去了,院子里响起断断续续的呜咽声,冲破一片苦痛的沉寂。爵士夫妇、少校以及静悄悄围在主人旁边的仆人,谁都说不出话来。但是这些苏格兰人没有一个不对英国政府的这个决定感到愤愤不平。
过了一会儿,海伦夫人眼泪汪汪地,但坚决而兴奋地走向她的丈夫。“爱德华,格兰特船长写了这封信把它丢到海里的时候,就是把信托给了上帝,现在上帝把这封信交给了我们!亲爱的爱德华,你想让我快乐,曾经制订了一个游览旅行的计划。但是能拯救那些不幸的人,我想会让人更快乐,也更有价值!邓肯号是一条轻快牢固的好船,它经得起南半球海洋上的风浪!我们出发吧,爱德华!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海伦啊!”爵士叫了起来,微笑着紧紧拥抱她。玛丽和罗伯尔也拉住她的双手直吻。所有人都感动了,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呼喊:“太棒了!格里那凡爵士和夫人!”
P8-1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作者,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被誉为法国科幻小说的奠基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出生在法国海港城市南特的一个律师家庭,辽阔的海洋、扬起的风帆和汽笛的鸣响,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奇妙幻想。儒勒·凡尔纳的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十一岁时曾偷偷跑上船当见习生,准备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拉回了家,狠狠地挨了一顿揍,还被逼流着眼泪发誓:“以后我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正是这一童年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博览群书,驰骋于幻想之中。
长大后的凡尔纳实践了童年时代的誓言,只在幻想中旅行,不过他的旅行让无数的人分享了惊喜的发现。他的科幻小说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又能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读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也是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地理、历史、科普知识课,所以一百多年来,他的科幻小说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还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凡尔纳小说里的不少设想在当时被视为痴人说梦,如飞机、坦克、火箭、潜艇、远射程大炮、电话、电影、电视、传真、摩天大楼、登月等等。可是数十年后却一件件成为了现实,而且其中不少正是因为科学家受凡尔纳的故事的启发所发明和付诸实践的。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就曾在自传的开头写下:“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许多科学家都说他们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法国的利奥台元帅甚至这样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人们对凡尔纳有这样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的代表作“海洋三部曲”的第一部,“三部曲”还包括《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