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判解研究(2021第1辑总第95辑)
内容
内容推荐
《判解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法律专业连续出版物。《判解研究》2021年第1辑继续秉持"加强判解研究,推进司法改革"的宗旨,立足于审判实践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研究,为理论与实务构建了对话的"桥梁",积极推动国家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发展。
本期专论栏目,选取了两位实务专家有关《民法典》解释论的佳作与读者共飨。马强法官的《不当得利制度的比较法观察》一文,就不当得利这一制度进行了横贯两大法系的溯源,并在构成要件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梁展欣法官的《论民法规范的时间效力》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出发,针对特殊的溯及既往情形,梳理出个别有利溯及既往和整体有利溯及既往两大类型,并就司法解释的溯及既往问题进行了理论结合实务的分析,为正确适用《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提供了实务指南。
本期法学专论栏目,选题领域既包括合同、侵权等基本理论,又包括产权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保护等新兴问题。于晓副教授的《<民法典>视野下标表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一文,立足《民法典》有关标表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规定,从标表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存在根据、保护原因、保护方式三个层面,结合大量案例对是何、为何以及如何保护标表型人格权的财产权益作出了诠释,以实现对人身自由的衍生利益的完善保护,为标表型人格权财产权益的保护找到了逻辑支点与实践进路。
个人信息保护亦是近期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正值《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本辑特择取两篇佳作,从案例与比较法的角度,与读者分享学术前沿,以期为立法提供助益。谭达宗助理教授的《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路径与规则——“人脸识别第一案”评析》一文,从广受关注的郭某诉杭州野生世界有限公司一案出发,对以违约为主的裁判思路背后的司法考量、思维要点、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依约而判”系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出台、侵权赔偿标准不明背景下一种切合实际的司法思维方式,但长远来看,仍需构建针对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一般规则。国瀚文讲师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构建研究——以韩国“假名信息”制度的立法反思为视阈》一文则带来了韩国新近的“假名信息”制度的适用现状,在反思其不足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在我国的立法进路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为妥善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产业发展间的动态平衡提供了新的素材。
目录
心专论
不当得利制度的比较法观察
论民法规范的时间效力
法学专论
《民法典》视野下的进口押汇制度及其完善
——以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为中心
营商环境优化:基于产权分层保护的定向解析与规则重构
——以产权司法案例的“四维保护”为视角
《民法典》时代产品自损的侵权责任救济论
《民法典》视野下标表型人格权财产利益的保护
融资租赁业务中回购担保合同法律定性及效力分析
先期允诺拘束力的解释路径
包税条款法律效力的实证研究
《民法典》合伙合同的立法进路与规则解释
判例评析
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路径与规则
——“人脸识别第一案”评析
民法上类推适用之界限
域外传真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构建研究
——以韩国“假名信息”制度的立法反思为视阈
编辑后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判解研究(2021第1辑总第95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利明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932878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284
CIP核字 2021185097
中图分类号 D920.5-5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