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2017)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三大论坛之一。论坛定位于艺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希望以系统的思考和理性的对话介入并促进当代艺术学学科发展。本书为2017年度论坛活动的精彩集萃,涉及艺术与美学、艺术学与哲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立足艺术本体,着眼艺术理论与实践、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以内外兼具的学术路径探讨艺术与社会、历史以及其他学科间的复杂关联,对艺术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对话现场既有敏锐的问题阐发,更有严谨的哲理辨析,本书最大程度地将其直接呈现,以期能为艺术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简介 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主持人。著有《艺术语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主编《中国艺术年鉴2012年卷·艺术学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课题《艺术语境研究》;参与制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等。 目录 序 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学理论 艺术社会学的三种范式与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建构 17世纪的欧洲艺术与哲学 ——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例 美学如何进入艺术? ——以柯蒂斯·卡特的《美学进入艺术》为参照 “艺术终结论”与当代中国的艺术理论问题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真诚的重与轻 ——卢梭思想与现代美学 附录:“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各期主题 后记 导语 “当代艺术学美学论坛”围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所设置主题涉及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美学、艺术学科史等多项内容。在对学科现状、学科历史及分支学科的梳理和研讨中,激发学界关于学科问题的理趣与智辩,逐步触探到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的根基。通过对具体主题的深度沉潜,一方面廓清艺术学理论的基本面貌,一方面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学学科的变迁和上升历程,并以系统的思考、理性的对话介入和促进这一历程。该书即是2017年论坛精彩主题的集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2017)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孙晓霞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403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8 |
CIP核字 | 2018267645 |
中图分类号 | J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