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艺复兴之光/东方文艺复兴之旅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回眸,以及对东方文艺复兴的展望。在寻找复兴根基的溯源过程中,作者分析了包括加洛林文艺复兴、15世纪文艺复兴及其各个艺术流派(美术、音乐、戏剧等)的重要作品,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原因、流变过程和深远影响。通过对西方文艺复兴的敏锐审视,同时切实结合东方的文化特性,作者对东方文艺复兴的到来给予期望,并指明了通过探索东方大地的宏大地理维度而产生的心灵感召来呼唤复兴的路径。 作者简介 丁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综合材料与艺术品修复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意大利安布罗斯学院研究员,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名誉研究员。主持国家课题《当前中国美术创作重大问题研究》、《佛教艺术图像学研究》、国家艺术基金《神圣山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绘画材料与修复研究人才培养”等4项,主持《法海寺壁画岩彩与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国际科研平台建设》等重点课题研究。在深入研究西方文艺复兴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文艺复兴”学派、“神圣山水”画派与“技术艺术学”学科建设理念,同时在绘画材料研究/创作、东方壁画的保存/修复、古代大师杰作转移/创化,以及东方文化精神与古代艺术遗产的当代创造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 目录 一 东方之魂 东方大地 风——可见与不可见 莽昆仑 塔克拉玛干 东方与精神艺术母土 二 圣像画的故事 圣像画的起源 东方圣像的故事 从佛像到圣像 拜占庭圣像 佛像之美 中土飞天与菩萨 北魏佛像 圣多马的使命 三 文艺复兴札记 文艺复兴的思想遗产 欧洲艺术与精神 艺术的沉思 大师的步履 漂泊与归家——从《浪子回头》谈对艺术品的解读 中国文艺复兴断想 四 “神圣山水"的文化学释读 “北派山水”解读 中国山水中的神圣能量 神圣山水与东方美学 大地与画面语言 五 东方文艺复兴学理 东方文艺复兴理念的提出 东方文艺复兴相关思考 东方文艺复兴学派 六 俄罗斯精神艺术洗礼 圣像画的平面空间性 圣三体十字架的灵性 圣像画与技术艺术 背景的意义 七 有关精神艺术的思考 画面的精神解读 东方:材质的历史 从壁画到架上油画 八 缪斯的竖琴 音乐之声 法兰西音乐溯源 赞美——信仰和艺术的本质 圣母悼歌 音乐笔记 九 倾谈录 文明的穿越 现时代艺术的功能和使命 生存论意义上的艺术 信仰史中的艺术发生史 十 文化地理与精神艺术 “痛感文化”及其基础 中国文化的历史之歌 返回原初的“思” 中国地理与精神艺术 十一 中华民族的迁徙与玉文化 人类的迁徙历程 日月山与玉石之路 中华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神圣山水”:回归玉文化的精神实质 十二 中国山水文化解读 什么是“山” 纤夫与号子 天人合一与骨法用笔 金石味道与摩擦系数 神圣山水艺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艺复兴之光/东方文艺复兴之旅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464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9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6 |
CIP核字 | 2021183650 |
中图分类号 | K5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