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人的斯里兰卡(我的香格里拉)
内容
编辑推荐

尼甘布→康提→阿努拉德普勒→米欣特莱→贾夫纳→波隆纳鲁沃→锡吉里耶(狮子岩)→埃拉→哈普塔勒→米瑞莎→加勒→科伦坡,翻开《一个人的斯里兰卡(我的香格里拉)》一书,跟随作者新桥去全面认识斯里兰卡。

本书是一本游记作品集,记录了作者在斯里兰卡旅游期间的所见所闻。

内容推荐

冬日,一个人在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从尼甘布出发,往北,到康提、阿努拉德普勒、米欣特莱和贾夫纳,又回到阿努拉德普勒,接着前往波隆纳鲁沃,南下去锡吉里耶,再回康提。继续向南,到埃拉和哈普塔勒,去霍顿平原徒步,经过韦勒沃耶,从马特勒到米瑞莎,从米瑞莎到加勒,最后从加勒到科伦坡。

徜徉在浓烈的热带风情中,感怀古老的僧伽罗文化,迷醉于殖民地时期建筑的优雅与沧桑,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在漫漫遥迢的旅途中,邂逅万千美好的风景与人情。碧海蓝天,山水丰饶,古迹苍苍,民风纯良。一个人的旅行怡然自得,在怡然自得之中,睹见陌生的城池、陌生的文化,以别样的视野和情怀去认知,理解,接受和喜爱。于是,有太多的远方,有太多的欢喜。

《一个人的斯里兰卡(我的香格里拉)》一书就是作者新桥对这一路旅游的记录。

目录

我的双眼长在双脚上……

尼甘布Negombo

 印度洋边的老房子/缓慢的脚踏车路过的风景

 湛蓝的鱼市

康提Kandy

 Chitn的家/有佛牙舍利的寺庙

 蜡染厂和HELGA’S FOLLYH

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

 阿努拉德普勒在雨中/“你收集了我的人生”

 菩萨凝视的城市/摩托车穿过荒凉的寂静

米欣特莱Milaintale

 清晨湿润的阶梯/赤足走在滚烫的岩石上

 石头堆里的狮牌啤酒/菩提树叶标本

贾夫纳Jaffna

 一直坐到KANKESANTHuRLAI/在佩德罗洗一个冷水澡

 LP上排名第一的旅店/我又回到了佩德罗/沉默的JoY

波隆纳鲁沃Polonnaruwa

 启发观念是旅行最好的理由/无须上锁的脚踏车

 烈日下的拜访/斯里兰卡的男人很棒很棒

锡吉里耶(狮子岩)sijiriya

 一改再改的行程/汗流浃背看壁画/一票难求的埃拉火车票

埃拉Ella

 火车上的酸奶/湿婆的眼睛

哈普塔勒Haputale

 再来一段火车之旅/立顿的椅子/年夜饭/再见老马

 霍顿平原/在世界的尽头

米瑞莎Mirissa

 没有竹子的竹园旅店/意料之外的渔港/通往神秘海滩的道路

 完美的隐退之地/礁石上的日落/蓝鲸在哪里

加勒Galle

 有电热水壶的房间/木杆子上的渔者/每个人的故事都独特

 静若沉眠的加勒古城/海上指挥家Asoka/火车门口的帅哥

科伦坡Colombo

 漂流旅店的四人间/在科伦坡匆匆的一日/未期之遇,不告而别

写在后面

试读章节

每个人的故事都独特

返回加勒古城的路上,Nama说要顺便带我去一个绝佳的阿育吠陀治疗中心看看。突突车钻进一条树林之中的小路。四周阒寂无声。目之所及,已经被渐渐降临的轻纱般的暮色所笼罩。田园般的恬静。继续往幽暗的地方去,最后,突突车开进一个院子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Nama把我交给一个神叨叨的男子,要我跟着他去参观整个治疗中心。

这位男子大约30岁,个子矮小瘦弱,一双眼睛闪烁不定,面容哀凄,让我看起来伤心。他说话的语气神神秘秘,气若游丝。他的眼睛不大,皮肤黑而且干。他说起话来,还喜欢眯起眼睛,走起路来听不见声音,这让我更加感觉他可能随时会在我的眼前飘散。他带着我走过每一种植物,植物的旁边,插着小牌子,上面写着植物的名称。植物旁边还有一个小架子,上面放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由这款植物提取出来的精油。“这是薰衣草。”他说。“我知道。”他拧开薰衣草精油的瓶盖,让我仔细闻闻。“这是迷迭香。还有,这是薄荷。”他扯了一片薄荷叶凑近我的鼻子,让我闻。“这是玫瑰。”我喜欢玫瑰,拧开瓶盖,多闻了一会儿。我继续跟着他参观,我怀疑他练过轻功,走路跟飘似的。

“你结婚了吗?”又开始了,我在心里笑了起来。“你结婚了吗?”我把问题还给他。“我结婚了。”他一下子打开话匣子,似乎急于想与人倾诉。他说,自己的妻子是一个日本人。有一年,那时,他还在他的老家波隆纳鲁沃。当时他还不是阿育吠陀的治疗师,只是一个街边摆地摊练摊的。他的日本妻子在波隆纳鲁沃旅行时,认识了摆地摊的他。之后,他们就通电话,用电邮联系,后来就结婚了。到如今,整整四年了。“你妻子呢?”听了他细声细气讲出来的故事,我惊讶的小问号落了一地。他说他的妻子目前在斯里兰卡和他一起生活。“有没有孩子?”“没有。”他说。后来,他学习阿育吠陀的理论和操作,再后来,他就来到了加勒。

什么样的日本女子会和他结婚?我真是好奇,想见识一下。看着他神经兮兮的样子,我真是怀疑他所讲的一切是不是呓语。不过,我也知道,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特的。对发生故事的人而言,都是第一次发生,都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故事,由每个人说给自己也说给别人听,带着一种“他们有着这样的故事”、“他们终究也有这个故事”的神奇感。

最后,毫无悬念,他向我推荐这里的阿育吠陀治疗。老实地说,我其实很想再来一次阿育吠陀,很想再躺在“棺材”里再狠狠地把自己蒸一次。我完全能够想象得到自己浑身冒汗飘飘欲仙的快乐。比较在埃拉的阿育吠陀,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好太多了。价格也不贵,3000,~与比。可是,我带去的所有欧元都已经换光了,剩下的钱,我还得留下一些到科伦坡去花费。虽然买东西可以刷卡,但是,还是舍不得再享受了。毕竟,对我而言,这种尝试,就像是趁着马友友离开房间时,偷偷玩一把他的大提琴罢了。

突突车带着我风驰电掣往加勒而去。我已经看见加勒要塞的城墙了。在路过当地市场时,我看见好多金灿灿的香蕉挂在店铺前。我让Nama帮我去买香蕉。因为房间里还有一大串待熟的香蕉,所以,我不想买太多,只想买几个。可是,又怕买得少,被别人拒绝,让人吃惊,就只好让Nama帮忙。Nama找店家解释了几句话。最后,我花了60卢比买了一小串。很好吃。晚餐就准备是铁观音加香蕉了,清肠。斯里兰卡的咖喱菜我得停一下,大腿上出现好多很大的红疙瘩,奇痒,还不见消褪。

回到旅店,我坐在房间外的阳台上,点燃一支烟,欣赏太阳渐渐西下的余晖。手里的香烟随着夜幕低垂而渐露光芒。此时,一天当中的香烟时刻令我释然。一天,十天,十五天,陌生的国度里充满了寂寥,我自己一个人却一刻也不觉得孤单。如果我曾经有过什么念头,那应该是,揣想在这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我在遥远的陌生的异国他乡干什么?不过是从一个陌生到达另一个陌生,在一片空阔的大地上移动和停留,而已。可是,呃,这就是我的人生。

我看见Nama站在Fort Inn的门口。我喊他,向他挥手。他回应我,指指他自己,又指指我。十秒钟之后,他坐在我的对面。我请他抽一支烟,Nama快活极了。接下来,他跟我讲起很多他的故事。讲他和之前的女朋友的故事,讲起他们一起来加勒寻找出路,最后,女朋友却离他而去。他说了很多,也讲挣钱很不容易,他说自己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我问他今年多大了,他说他27岁。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给我下过评语:“你好像有办法跟每个人聊天,他们也都想跟你讲话,你有种和人相处融洽的本领。”其实,对我来说,熟稔是困难的,而陌生反而相当舒适。我对熟悉的人,往往沉默失语,而对陌生人,我收放自如。或许是因为,面对陌生人,我可以完美地保持孑然独立。可是,熟知的人,会往往撕裂了我原本不受干扰,完美空无的视野。此时,我默默地听着:Nama的故事,偶尔说一句话,引起他的下文……在我旅行的路上,我听到过太多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以非凡、独特且值得诉说的方式让我见证了他们的值得诉说。

Nama临走时,问我再要一支烟。我给了他四支。他感激不尽地离开,消失于夜幕中。

对面的ODEL,霓虹灯闪闪烁烁,人来人往。来了六个中国人,讲着东北话,他们钻进了ODEL。来了几个五大三粗的西方人,他们在门口站了几秒钟,钻进了ODEL……我熄灭了手中的香烟。我也钻进了ODEL,买了两件棉质短袖,白色和棕色。

回到旅店,把两件新衣服洗净,搭在木架子上。听着莫扎特导照片,发微信,听着乔布斯的演讲整理房间,把从行李箱里拿出来的、随时要用的东西一一整齐地摆放在木质平台上;慢悠悠地洗澡的时候,电脑里传出的音乐,是贝玛千贝仁波切吟唱的《心经》。听着风扇在头顶呼呼作响,我把蓝色的床单铺上。钻进蚊帐里,给全身抹上润肤露。我的脚和手已经晒得黝黑,小腿和胳膊已经快要晒成古铜色。

临睡前,读到英国作家珍妮·迪斯基一段文字,让我笑出声来:“外出度假时,我想要的是空旷的海滩和一无所有的地平线。我上一回到这样的沙滩上,坐在一家小酒馆里时,结果有一位诗人,也就是我的同伴,把他的啤酒杯放到我们身前的桌上。‘对不起,那是我的地平线。’我解释道。”

这就是结伴旅游的麻烦处。

好了。关灯睡觉。

P238-241

后记

一段风尘仆仆的旅行写到这里,该是结束故事的时候了。尘埃落定之时,发现还有些话想集中絮叨一下。这些,是我认为一些重要的点。

1、习俗:由于斯里兰卡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的国家,许多的习俗都与佛教有关。

在斯里兰卡,佛教僧侣是备受尊敬的,和佛教僧侣对话时,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设法略低于僧侣的头部,更不能用左手拿东西递给佛教僧侣和信徒。在参观佛教寺院时,不能对佛像做踩、跨、骑等无礼动作。进入寺院,要赤脚,不可穿鞋,也不可戴帽子,打伞。

人们见面时,多采用握手、双手合十的方法来打招呼,双手在面部合十是最为规范的做法。斯里兰卡人喜欢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更视乌鸦为吉祥物,喜欢用燃灯的方式来庆祝开业、奠基、宗教仪式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的含义与中国相反,点头是表示不是,摇头则表示是。斯里兰卡人吃饭是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这三根指头拿起食物食用。吃饭和接受礼物时,都要用右手。

2、饮食:米饭是斯里兰卡菜系中最重要的主食。每顿都少不了米饭。有时是一碗白饭,有时加香料,有时拌肉汁,有时加酸豆,更有时拌酸奶(curd,水牛奶做成的酸奶)或是牛奶。大米磨成米粉之后,就构成了另外两种当地美食的主材:hopper(有叫作ah-ppa或阿帕姆),是一种碗状的煎饼;dosa(又叫thosai,印度小米脆饼)。这些像纸一样薄的饼通常会塞着蔬菜、香料一起吃。

在斯里兰卡,所有的菜单上都会有米饭和咖喱。在上菜时,斯里兰卡的米饭、咖喱和一大堆小菜共同呈上。食材包括蔬菜、肉类或是鱼肉,多搭配酸辣酱和桑波(sambol,用不同的原材料加上切碎的辣椒)作为调料。

大多数咖喱的原料包括辣椒、姜黄、肉桂、小豆蔻、香菜、露兜树树叶、咖喱叶、芥末、酸豆和椰汁。有时候,鱼干也会出现在时令菜肴中。

在斯里兰卡,到处是上等的鱼和虾,在许多沿海城镇也会有螃蟹和龙虾。因为爱好辣椒,所以斯里兰卡的餐桌上几乎少不了辣椒。你也许会发现,这里连肉都可以是用辣椒腌制。用辣椒煨汤就更不在话下。喝狮牌(Lion)啤酒时,最好的小吃碎腰果,都是辣的。当然,如果你在品尝斯里兰卡菜时,找来服务员说,你要博桑波(Pol sambol)(辣椒和椰子制成的干燥粉状物)或者辣椒酱(由辣椒籽、香料以及一些水果混合而成,制作过程中会在热锅上加热,以散发香味)的话,那么,你的食辣水平必定会让当地人赞叹不已的。

3、植物:西南部的湿地是斯里兰卡幸存的热带雨林的所在,有浓密的灌木丛和高大如盖的硬木树,包括乌木、柚木和巨盘木。这个所在,是斯里兰卡的雨林赖以生存的家园。中部山地有雾林,一些少见的高地地区长满了耐寒的草地和矮曲林。

其他常见的树种包括榕树、菩提树、栾树、雨树、铁力木、印楝。这些树的名字像它们的枝叶和花朵那样丰富多彩,并且几乎所有的树都有传统入药用途。在丘陵地的茶庄里,人们为了遮阳,也种植桉树。

4、水果:许多私人果园里种着芒果、罗望子、木苹果、香蕉等本地果树,另有木瓜、番石榴等外来品种,还有波罗蜜和它小号的亲属面包果树。斯里兰卡的热带气候促成了许多水果的生长,包括鳄梨、卡亡果、甜瓜、菠萝和番石榴。外面一层木头的木苹果一般用来制作爽口的饮料、甜点的配料和果酱。斯里兰卡还有榴桩,这种水果,有人爱有人恨。英国作家Anthony Burgess曾经说,这种外壳满是钉子的榴莲尝起来“像是在卫生问里吃覆盆子牛奶冻”。在这里,红毛丹的味道绝对一级棒,还有我最喜欢的山竹。当然,在斯里兰卡最容易看到的水果,还有那路边的一大抹黄色——香蕉。

5、大象:大象在斯里兰卡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像是印度的牛。在古代,它们为王室所有,捕杀是极大的冒犯。传说大象是将阿努拉德普勒的舍利塔下面的地基踩实。大象的图示在斯里兰卡艺术中也较常见。即使在今天,大象也极其具有影响力。在被驯养的大象中,马利戛瓦象(Maligawa tusker)也许是最受崇敬的,它会在康提的佛佳节期间背着神圣的佛牙。至于野生象,斯里兰卡最神奇的自然景象之一就是在米内瑞亚国家公园出现的象群。在18世纪末期,斯里兰卡全国约有10 000~20 000只野生大象。到了20世纪中期,只有约1000只在斯里兰卡较低的干燥地区聚居。目前,野生象的数目在3000~4000只,其中一半生活在保护区,另有近300只驯养象。

6、茶叶:斯里兰卡的茶叶种植面积约是19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山区及周边区域,特别是斯里兰卡南部。1867年,斯里兰卡首个茶园出现在康提东南部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的Loolecondera庄园。到了19世纪70年代,锡兰茶叶装满了伦敦的仓库。早期的种植者们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其中包括了至今仍然赫赫有名的托马斯·立顿(Thomas Lipton)。2008年,斯里兰卡取代了肯尼亚,成了第二大重要的茶叶生产国,年产量330000吨。它的拍卖价比其主要竞争对手(世界领先的产茶国印度)高出50%还多。斯里兰卡茶叶的年产值将近十亿美元,占总经济量的15%。斯里兰卡的茶叶除了较普通的种类繁多的红茶外,也产绿茶和白茶。白茶是世界最优质的茶类之一,常被称为“银尖”。

……

17、常用药品:驱蚊水,风油精,止痒膏,创可贴,抗过敏药,止痛药,肠胃药(日本生产的“正露丸”很不错),感冒发烧药,止泻药,藿香正气胶囊等。斯里兰卡的蚊子很有特色,还有许多无孔不人的蚂蚁、不知名的小虫子,所以,一定要带上驱蚊水。  18、食品:牛肉干,豆腐干,果丹皮,陈皮话梅之类。斯里兰卡炎热,太甜的东西不太适宜。口香糖要带。因为斯里兰卡到处不缺辣,所以,即使是嗜辣如命的人也不必带上老干妈、饭扫光之类。如果喜欢喝中国茶,可以带一些生普洱、铁观音、龙井等。斯里兰卡气候炎热,如果总是喝当地的红茶和咖啡,还是有些不习惯。至少我是这样。如果想随时沏茶,只有背一个电热水壶。我一般是找房东帮我解决开水问题。

19、重要电话:一定要保存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联系方式。地址是:斯里兰卡科伦坡七区佛光路38lA号(381A,Bauddhaloka Mawatha,Colombo 7,Sri Lanka),电话:0094-11-2694491(传达室),0094-11-2676658(领事部),0094-779288949(24小时紧急求助电话)。异国他乡,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不可预知的事情。在举目无亲无人帮衬的时候,有祖国站在自己的身后,就会感到妥帖。

20、观光注意事项:斯里兰卡的方方面面虽然没有印度那么极具冲击力、震撼力和颠覆力,但是环境比印度干净多了,整个斯里兰卡犹如一个大花园,纯美纯真。当地人淳朴善良。他们的生活贫穷而艰辛,但是贫穷和艰辛并不影响他们喜欢微笑。斯里兰卡人的生活很简单,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很炽热。大多数情况下,斯里兰卡人喜欢拍照,不拒绝你把相机手机对准他们。我在斯里兰卡没有遇到过拒绝拍照或者对拍照愤怒的情况。当然,前提是你也是微笑的,友善的。

在斯里兰卡,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古遗址比如舍利塔,都是露天的。进入神圣之地,都要脱鞋及脱帽参观。除非大清早去参观,不然地面经过阳光稍稍的曝晒之后,就会极其烫,加上地面上都是大颗粒石英沙子,走起来令人崩溃。强烈建议带上袜子。穿上袜子之后,人就会淡定多了。在佛教寺庙、印度教寺庙、教堂、清真寺这些宗教场所,要求穿着不可太暴露,不要穿着太短的裙子和裤子。随身准备一条大丝巾在包里,以备急需时用。

许多寺庙古迹都需脱鞋子,很多地方会在门口设有寄鞋处,当结束要拿鞋时,都会要旅客捐钱(donation)。许多寺庙古迹,当游客进入大殿参观,也会要旅客捐钱。当然,没有人会逼迫你捐。随喜功德。

21、享受你的旅行。用一颗开放和自喜的心走在路上。即使有不愉快和不顺利,请以淡定和从容去面对。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天无绝人之路。

鸣谢: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孤独星球《斯里兰卡》一书中的部分内容,特此深深地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人的斯里兰卡(我的香格里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734664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6022555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25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