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每年一期有关北京学研究的论文集,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编。该书文章分别从文化学、历史学、比较研究等角度和方法来展开北京学的相关研究。
该辑共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第二部分为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三部分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第四部分为地方案例;第五部分为学术综述;第六部分为北京学人。
| 图书 | 北京学研究(2019)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每年一期有关北京学研究的论文集,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编。该书文章分别从文化学、历史学、比较研究等角度和方法来展开北京学的相关研究。 该辑共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第二部分为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三部分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第四部分为地方案例;第五部分为学术综述;第六部分为北京学人。 目录 理论探讨 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思路 北京古都地理空间与风貌研究 专题研究之一: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承古开今——北京古都的价值、保护与利用 “自下而上”的北京老城更新的实践探索——基于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 列斐伏尔“表征的空间”概念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基于半亩园与纪晓岚故居的对比分析 东城区四合院文脉特征与文化旅游利用价值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大栅栏地区发展研究 北京都城隍庙的保护与利用 北京印钞公司的建筑遗产及红色印记 北京二十四节气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价值与路径 北京长城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整体性保护 三山五园地区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传统村落保护 专题研究之二: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辽金以来永定河北京段的时空演进研究 从明初山西移民看北京大兴区“七十二连营”的形成 大运河北京段的古今高梁河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的元宵节 晚清民国时期北京理发业的发展 《北京晚报》与吴晗 地方案例 乡村文化旅游地图的表达与设计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借鉴北京“一城三带”理念打造张家口的人文、自然景观——“京津冀文化遗产连线成片保护传承利用”例说 学术综述 现代事业,古典人格——《侯仁之学谱》读后 首都文化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第二十一次北京学学术年会综述 北京学人 无私奉献,永远在岗——访北京学研究所北京经济研究室原主任张佐友教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京学研究(2019)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张宝秀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22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52 |
| CIP核字 | 2020054438 |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