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漫画决策心理学/漫画心理学系列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决策过程、避免人际冲突和误解、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作品。作者力求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漫画解释人在做决策时的过程和其中的心理学原理,内容包括“社会助长理论”“群体极化现象”“旁观者效应”等一系列在决策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并介绍了一套减少人与人之间误解、增进相互联系的方法。参考这些实用、易操作的方法,有助于您正确认识心理决策,避免因误解导致的矛盾,进而化解冲突。 作者简介 李云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尤其擅长萨提亚模式、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目录 第一部分 有趣的人群——群体影响 有你在,我变得更好/不好了——社会助长与社会阻抑 一人干活不累,两人合作浪费?——社会懈怠现象 遇上大家,我变得更自我了——群体极化现象 三个臭皮匠,真的顶一个诸葛亮吗?——群体思维和头脑风暴 一个人的少数派——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第二部分 爱与恨——人际关系 咸鱼可能翻身吗?——社会不平等与偏见 喂,伤害,你从哪里来?——敌意与伤害 为什么总有人伤害无辜者?——人类历史中的替罪羊 喜欢/不喜欢你的理由——促进吸引的因素 真诚是一剂毒药?——有恨之爱比无恨之爱更伟大 不说话会死?——自我表露 爱可以不计代价吗?——爱的理论 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爱的三要素和三步骤 第三部分 善意的社会——帮助行为 你为什么会乐于助人?——帮助行为的心理动机 挺身而出的时刻来到,有人却无端逃掉——旁观者效应 做一个受欢迎的好人——利他的尺度和分寸 哪些人比其他人更乐于助人?——增加帮助的方法 当你陷入困境时,怎样求助最有效?——险境求助诀窍 第四部分 敌对与和平——群体的冲突与和解 明明可以相爱,为何却彼此伤害?——囚徒困境 大家的事,不关我的事?——公地悲剧 什么样的世界更公平? 误会是一把杀猪刀——误解与镜像知觉 让我们重归于好——化解冲突的“4C”策略 导语 用漫画解读心理学,引领阅读新潮流。通过漫画、段子的形式,为大家普及心理学常识。 该图书致力用漫画语言普及决策心理学知识,内容包括有趣的人群——群体影响、爱与恨——人际关系,善意的社会——帮助行为,敌对与和平——群体的冲突与和解。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漫画决策心理学/漫画心理学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李云帆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61304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7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02 |
| CIP核字 | 2020185732 |
| 中图分类号 | B842.5-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