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世界遗产文献系列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遗产提名对当地社区的影响。通过观察全球化产生的一些问题、人权话语的发展、操作指南和新的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关于世界遗产称谓背后的政治背景运转的基础性介绍。总之,这一部分为之后的内容设立了框架。第二部分为旅游业对当地社区的挑战。在世界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旅游作为发展的一种最重要资源仍存有争议。本书将重点放在旅游业对遗产发展的影响问题上。第三部分的目标是通过社区确立世界遗产价值的经费管理,本部分的三章内容从不同角度关注遗产价值。第四部分的基础是案例研究,即最佳社区实践模型。通过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五C策略”的目标得到启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确定并分析了支撑世界遗产的具体目标。 作者简介 玛丽-泰勒斯·艾伯特(Marie.Theres Albert),高等教育教师,自1994年以来,她在德国的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担任跨文化研究主席,并自2003年10月起在UNITWIN UNESCO教席计划中担任传统研究教席。她曾多次参加研究、教育、咨询、项目等领域的活动,并在拉丁美洲和亚洲若干国家工作过。 目录 第一部分 世界遗产提名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第一章 世界遗产与全球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伦理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 世界遗产地和原住民社区:采用基于人权的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章 遗产地管理中的合作伙伴:一个新的视角——遗产与社区参与 第四章 世界遗产的视角:面向未来的“5C”策略 第二部分 旅游业对当地社区的挑战 第五章 遗址管理框架下遗产、旅游与当地社区的互动 第六章 旅游业与社区居民的感知——以世界遗产地泰国古城大城府为例 第七章 关于世界遗产地的战略传播、旅游业和当地社区的网络应用 第三部分 社区对世界遗产价值的侵占 第八章 世界遗产与当地价值之间的紧张关系——以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监狱为例 第九章 卡卡杜和理想化的伊甸园 第十章 世界遗产政治中的区域与全球关系:社区发展的空间 第四部分 社区参与的最佳实践模式 第十一章 保护区与农村地区的发展:以乌干达西部的世界遗产地为例 第十二章 将世界遗产管理作为发展的契机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需要可持续的旅游业 第十三章 保护遗产,摆脱贫困:鼓励吴哥窟建立企业合作关系 后记 卡卡杜国家公园:一个5000年的幻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世界遗产文献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译者:张柔然//韩静//孙茜 |
| 编者 | (德)玛丽-泰勒斯·艾伯特//(法)玛丽埃尔·里雄//(西)玛丽·何塞·比尼亚尔斯//(澳)安德列·威特科姆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005971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7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29 |
| CIP核字 | 2020192133 |
| 中图分类号 | F5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