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化自信与国家凝聚力(2017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分会场论文选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17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承办、主题为“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的学术年会论文选集,其中主要为荣获2017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一、二、三等奖论文。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层面论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论证认为没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就不会产生民族认同,更不会产生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也就不可能产生国家凝聚力,强调致力于强化文化自信是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目录 爱国主义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核心 试论民族文化是立国之本 ——兼评香港当前的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 中国式管理与国家凝聚力 ——论习近平的公共“治理”观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学理阐释与传承演绎 共同价值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国家凝聚力的因素与增强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关系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发展 论毛泽东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贡献 中国道路的文化标志 文化自信问题的历史考察和当代语境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凝聚力 中华经典诵读与大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分析 民族复兴背景下华侨华人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略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与共同体思想 一国两制与增强国家认同 ——对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 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讲话的学习体会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引领广东发展新阶段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治国理政新境界 论易经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的联系 台湾青年深度融合大陆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析 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 媒介全球化与我国青少年文化认同研究 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 岭南文化蕴涵的民族凝聚力 文化交流中如何让西方受众更好理解认同中华民族的价值 理念和思维方式 新媒体语境对青年群体承继传统文化的影响 “至圣”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网络流行语视阈下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论潮汕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广州陈家祠与民族凝聚力 遏制糟粕文化 夯实国家凝聚力基础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自信与国家凝聚力(2017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分会场论文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剑安//陈载舸//肖莉//肖承罡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1687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6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9 |
CIP核字 | 2020186597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