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前半部分图片,是王金璐不同时期的演出戏报、剧照,生活照片、授课照片,以及怹艺术生涯中所获得的重要奖项的证书、奖牌等。
文字部分汇集了王金璐几十年来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其中有怹对老师、前辈们的回忆,有对一起学艺、合作的师兄弟们的怀念,有通过舞台实践总结的艺术经验(理论),还有对京剧艺术继承与保护方面的思考,以及对后学者的寄语。
| 图书 | 王金璐谈艺录(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中前半部分图片,是王金璐不同时期的演出戏报、剧照,生活照片、授课照片,以及怹艺术生涯中所获得的重要奖项的证书、奖牌等。 文字部分汇集了王金璐几十年来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其中有怹对老师、前辈们的回忆,有对一起学艺、合作的师兄弟们的怀念,有通过舞台实践总结的艺术经验(理论),还有对京剧艺术继承与保护方面的思考,以及对后学者的寄语。 目录 编者语 图 中华戏校时期 毕业后搭班阶段 上海、西安时期 “文革”后 项目留影 所获证书、荣誉等 文 回忆篇 回忆中华戏曲学校 回忆20世纪30年代的焦菊隐先生 回忆恩师丁永利先生 哭翁老 回忆我的老师马连良先生 我向高紫云先生学剑 我和宋德珠 且说“五同”——悼念傅德威师兄 怀念师弟景荣庆 怀念师妹李玉茹 谈艺篇 《京剧武生》概谈 我演《挑华车》 浅议流派的继承和发展 与青年演员谈谈练基本功 说说和我同台演出过的“窦尔墩” 武生演员也要讲究表演艺术 从群戏《战宛城》说到张绣的表演 珍惜机遇五字相送 行行出状元 说说《龙凤呈祥》 附录一:《林冲夜奔》剧本 附录二:《挑华车》剧本 附录三:王金璐年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王金璐谈艺录(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赵永伟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93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39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94 |
| CIP核字 | 2020081273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1 |
| 宽 | 215 |
| 高 | 3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