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所畏,无所忧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编辑推荐

★“当代书圣”启功人生主题散文首度出版,讲述从孤儿到一代宗师的成长之路。

★启功110周年诞辰典藏纪念。

★“中华第一笔”启功文诗书画、珍贵照片,罕见授权。

★本书专属附赠启功《心经》书法作品、藏书票。

★听大师讲古今秘闻、学问奥妙、为人处世,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听国学大师讲传奇经历。启功是雍正九代孙,3岁拜师雍和宫白普仁尊者,九世班禅灌顶。后拜齐白石、溥心畬、陈垣诸多大师为师,终成一代宗师。为什么他会屡遇贵人相助,成长为国学大师?本书为你带来独有的启迪。

内容简介

国学大师启功人生主题散文集,讲述从孤儿到一代宗师的成长之路。

启功被誉为“当代书圣”,点校过《清史稿》,注释过《红楼梦》。而他的人生比他的学问更精彩。他是雍正帝九代孙,也是乱世孤儿。他只读过中学,却在大学当教授。他立志当画家,拜师齐白石,却以书法名世。他受班禅灌顶,拜师雍和宫白普仁上师,却闭口不谈。他和妻子是老式婚姻,却说几十年来从未后悔娶她……

本书中,启功谈古今,谈人间、谈艺术。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姓爱新觉罗?和亲王弘昼斗乾隆、同治帝皇后家族的悲剧、光绪死前喝的酸奶、恭亲王学唐诗、齐白石在院里放棺材、溥心畬和张大千合作画画、弘一大师为什么出家、扬州盐商与文化的关系……听大师讲人生经历、学问奥秘,学大师的为人处世,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满族。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教育家。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博物馆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社长等。有《启功全集》行世。

编者简介:

李强:字自胜,陕西省西安市人。196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士。北师大出版社启功作品编辑室、启功全集编辑室主任,编辑启功著作一百三十余种,传记电影《启功》编剧之一。现为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创会秘书长、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个人著作有《百年巨匠启功》《服膺启夫子》等。

宋玉成:资深出版人。

目录

壹 旧时月色:人间是值得赞美的

我生于民国元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7月26日。这是一个风云巨变的年代。我虽“贵”为帝胄,但从来没做过一天大清王朝的子民,生下来就是民国的国民。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的“家”也在经历着多事之秋。

我叫启功 3

我的家世 6

兄弟君臣 13

多事之秋 17

遗事堪悲 20

贰 流水今世:我从不温习烦恼

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上大学” 25

记我的几位恩师 29

辅仁大学逸事 31

翻手为云覆手雨 36

相伴四十年 39

我的书法缘 44

叁 山川故人:蘸着眼泪画笑容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如果我的一篇文章发表了,老师每每提醒旁人去看,如果有人夸奖几句,其实很明显是夸奖给老师听的,那时老师的得意笑容,我至今都可以蘸着眼泪画出来!

记齐白石先生逸事

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 52

谈谈李叔同先生的为人与绘画 65

仁者永怀无尽意——回向赵朴初先生 7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72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 84

忆先师吴镜汀先生 86

朱季潢先生哀辞 87

肆 谈书说画:由人顶礼由人骂

某人著书立说,可称为“某说”,如千家注杜诗,有“仇(兆鳌)说”“钱(谦益)说”等。当年胡适曾套用之,自己戏称“胡说”。我是满族,满族在古代被泛称为“胡人”,因此我所讲所说可以称为“胡说”,而且是真正的胡说。我即故妄说之,诸位即故妄听之。

酒宴乐中之苦 88

学诗琐忆代序 89

玩物而不丧志 89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 91

我和荣宝斋 97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98

清代时政及扬州文化 101

附录:

追忆陪侍启先生\\白化文

启功先生教我草与风\\李强

精彩书摘

我叫启功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

满族的姓很多。满语称姓氏为“哈拉”。很多满语的姓都有对应的汉姓,如“完颜”氏,是从金朝就传下来的姓,音译成汉姓就是“王”;“瓜尔佳”氏,音译成汉姓就是“关”。所以现在很多姓王的、姓关的,都是完颜氏和瓜尔佳氏的后代,当然更多的是原来的汉姓。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体现。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很多人给我写信都这样写我的名和姓,有的还用新式标点,在爱新觉罗和启功中间加一点。还有人叫我“金启功”。对此,我要正名一下。“爱新”是女真语,作为姓,自金朝就有了,按意译就是“金”,但那时没有“觉罗”这两个字。“觉罗”是满语gioro的音译。它原来有“独自”的意思。按清制: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努尔哈赤“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在政治经济上也享有特权,直到清亡后才废除。清朝时,把这个“觉罗”当作语尾,加到某一姓上,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来姓“舒舒”氏,后来加上“觉罗”,就叫“舒舒觉罗”,而老舍又从“舒舒”中取第一个“舒”字做自己的姓,又把第二个舒字拆成“舍”字和“予”字,做自己的字,就叫舒舍予。同样,也把“觉罗”这个语尾,加到“爱新”后面,变成了“爱新觉罗”,作为这一氏族的姓。也就是说,本没有“爱新觉罗”这个姓,它是后人加改而成的。再说,“觉罗”带有宗室的意思,只不过是“大宗”之外的宗室而已,在清朝灭亡之后,再强调这个“觉罗”,就没有意义了。这是从姓氏本身的产生与演变上来看,我不愿意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喜欢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实际上,这很无聊。当年革命党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辛亥革命成功后,满人都唯恐说自己是满人,那些皇族更唯恐说自己是爱新觉罗氏。后来当局者也认为这一口号有些局限性,又提出要“五族共荣”,于是形势缓和了一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些爱新氏,仍忌讳说自己是爱新觉罗,怕别人说他们对已经灭亡的旧社会、旧势力、旧天堂念念不忘。“文化大革命”时,只要说自己姓爱新觉罗,那自然就是“封建余孽”“牛鬼蛇神”,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文化大革命”后又出现以姓爱新觉罗为荣的现象,自诩自得,人恭人敬,沆瀣一气,形成风气。我觉得真是无聊,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没劲”。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一些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想以这个家族的名义办一个书画展,邀我参加。我对这样的名义不感兴趣,于是写了这样两首诗,题为《族人作书画,犹以姓氏相矜,征书同展,拈此辞之,二首》:

闻道乌衣燕,新雏话旧家。

谁知王逸少,曾不署琅玡。

半臂残袍袖,何堪共作场。

不须呼鲍老,久已自郎当。

第一首的意思是说,即使像王、谢那样的世家望族,也难免要经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变化,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以自己的家族为重的,就像王羲之那样,他在署名时,从来不标榜自己是高贵的琅玡王家的后人,但谁又能说他不是“书圣”呢!同样,我们现在写字画画,只应求工求好,何必非要标榜自己是爱新觉罗氏之后呢?第二首的意思是说,我就像古时戏剧舞台上的丑角“鲍老”,本来就衣衫褴褛,貌不惊人,郎当已久,怎么能配得上和你们共演这么高雅的戏呢?即使要找捧场的也别找我啊。我这两首诗也许会得罪那些同族的人,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件笑谈:一次,我和朱家溍先生去故宫,他开玩笑地对我说:“到君家故宅了。”我连忙纠正道:“不,是到‘君’家故宅了。”因为清朝的紫禁城是接收明朝朱家旧业的。说罢,我们俩不由得相视大笑。其实,这故宫既不是我家的故宅,也不是朱家的故宅,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别人也用不着给我们往身上安,我们也用不着往上攀,也根本不想往上攀。

但偏偏有人喜好这一套。有人给我写信,爱写“爱新觉罗·启功收”,一开始我只是一笑了之,后来越来越多,我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确实啊,不信你查查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档案材料,从来没有“爱新觉罗·启功”那样一个人,而只有启功这样一个人,所以“爱新觉罗·启功”当然就不是我了。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所畏,无所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启功
译者
编者 李强//宋玉成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61015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2022-05-01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2204854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