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人编定,朱赢椿设计。2017年,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后,独占《傅雷家书》完整著作权的精选本。
《傅雷家书》以傅雷夫妇与傅聪留学波兰期间(1954—1958年)的往来家信,全面展示傅雷家风,再现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这一时期的家书是在傅聪当学生时所写,与同期傅聪家信对照阅读,则家书语境更完整,背景更清晰,人物更鲜明,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
图书 | 傅雷家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雷家人编定,朱赢椿设计。2017年,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后,独占《傅雷家书》完整著作权的精选本。 《傅雷家书》以傅雷夫妇与傅聪留学波兰期间(1954—1958年)的往来家信,全面展示傅雷家风,再现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这一时期的家书是在傅聪当学生时所写,与同期傅聪家信对照阅读,则家书语境更完整,背景更清晰,人物更鲜明,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 内容推荐 傅雷、朱梅馥著,傅敏编的《傅雷家书》以最小最精之篇幅反映《傅雷家书》全貌,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全面展示傅雷家风。所选编内容,情节完整,背景清晰,人物鲜明,好看感人,完全迥别于市面上寻章摘句的其他选编本。书中楼适夷初版代序、金圣华中译24封英法文信和傅聪家信9封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得收录。 目录 代序:读家书,想傅雷 不是前言的前言:傅聪家信 傅雷夫妇给孩子们的信 一九五四年(31通) 一九五五年(18通) 一九五六年(11通) 一九五七年(11通) 一九五八年(04通) 一九五九年(03通) 一九六○年(19通) 一九六一年(24通) 一九六二年(15通) 一九六三年(12通) 一九六四年(06通) 一九六五年(14通) 一九六六年(04通)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元旦一手扶杖,一手搭在妈妈肩上,试了半步,勉强可走,这两日也就半坐半卧。但和残废一样,事事要人服侍,单独还是一步行不得。大概再要养息一星期方能照常。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波10)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斯曼齐安卡说的萧邦协奏曲的话,使我想起前二信你说Richter[李赫特]弹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的话。一切真实的成就,必有人真正的赏识。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P109-112 序言 《傅雷家书》自一九八一年面世以来,至今已三十五年。三十五年间,市面上的名人家书刊行不绝,长销不衰的只有两种:《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这本家书系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雷次子傅聪胞弟傅敏选编。 家书全面展示傅雷家风,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傅雷曾自信地告知傅聪:“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傅敏先生了解自己的父母兄长,熟悉自己的家庭氛围,所选编《傅雷家书》更能展示傅家门风,再现自己的家庭背景,还原其真实,非他人能代替。 家书中的家教家风,显现的底色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底线是“先做人”。关于“做人”,傅雷写道:“我说的‘做人’是广义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内,主要是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傅聪这样理解道:“我父亲说的做人绝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么要面面俱到啊,什么在社会上要怎么怎么样啊,等等。他说的‘做人’,恰恰相反……是那种意思,是‘回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最高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傅敏先生正是遵循父母兄长的意思,既明确“底线”,又铺陈“底色”,选编了这部家书精选本。 家书代序“读家书,想傅雷”由楼适夷先生撰写,家书中夹杂外文和英法文信由金圣华先生中译,其与家书中“傅聪家信”之中文简体字版著作财产权均已全部转让我公司,二○一七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自二○一七年始,《傅雷家书》完整著作权由我公司独家享有,仍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合肥三原图书出版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一月 后记 爸爸一生工作严谨,就是来往书信也整理的有条不紊。每次给哥哥的信都编号,记下发信日期,同时由妈妈抄录留底;哥哥的来信,也都编号,按内容分门别类,由妈妈整理成册。可惜在十年浩劫期间,爸爸书信所剩无几。今天,如果能把父亲和哥哥两人的通信一起编录,对照阅读,必定更有教益。 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信,略有分工,妈妈侧重于生活琐事,爸爸侧重于启发教育。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爸爸给哥哥的中文信件共一百九十封,妈妈的信也有百余封。哥哥在外二十余年,几经搬迁,信件有所失散。这本家书集选自哥哥保存的一百二十五封中文信和我仅有的两封信。家书集虽然只收录了一封妈妈的信,但她永远值得怀念;妈妈是个默默无闻,却给爸爸做了大量工作的好助手。爸爸一生的业绩是同妈妈的辛劳分不开的。 今年九月三日是爸爸妈妈饮恨去世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一生刚直不阿的爸爸和一生善良贤淑的妈妈,编录了这本家书集,寄托我们的哀思,并献给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傅敏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傅雷家书》初版刊行三十余载,期间时有新发现。根据父母生前信账,给傅聪的信函应有347通(中文信255通,英法文信92通),目前尚存308通(中文信230通,英法文信78通),丢失了39通(中文信25通,英法文信14通);加上仅存的父母给傅敏信函3通,及父母最后的遗书,尚存家书312通。英法文信主要写给儿媳弥拉看的,大部分内容与中文信相重,故金圣华仅摘译26通。《傅雷家书全编》共收录家书257通,是目前最为完整的傅雷家书。在全编的基础上,我又精选出父亲信128通(英法文信24通),母亲信32通(英文信1通),共计160通,编成家书普及版——虽无全编本拉拉杂杂、唠唠叨叨的家常感和真实感,却更加紧凑、更具可读性,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自从二○○四年中学语文课本收入父亲的两封家信,各种侵权盗版的所谓“中学新课标”傅雷家书,对家信逐词逐句的细致解读,我是很不以为然的,这是见树不见林。其实,父母的家信不是为发表而创作,只是普通的家信,家常大白话。一九八一年我将这些家信辑集成书,公诸于众,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寄托我们的哀思。家书广泛传播的溢出效应,再现了我和聪哥成长的家庭背景,展示了傅家门风,其底色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底线是“先为人”。我以为这才是家书的要旨,望读者朋友们通览全书,深自领悟。 二○一四年新春又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傅雷家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雷//朱梅馥 |
译者 | |
编者 | 傅敏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701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2015008587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92 |
宽 | 138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