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雨果作品鉴赏辞典/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著的《雨果作品鉴赏辞典》是“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雨果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品,采用陈敬容、许渊冲等名家的经典译本。包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名作。另请柳鸣九等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有助于作者更好地理解与品味雨果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雨果是伟大的法国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笔耕不辍,在八十高龄时仍坚持写作,有诸多经典作品传世。他的诗歌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思,在风格上以宏大壮丽见长,题材也跟随社会的变迁不断扩展,反映历史的风貌,如在《东方集》中声援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惩罚集》中辛辣讽刺拿破仑三世的专制。他的戏剧作品是浪漫主义戏剧的典范,情节离奇,人物性格鲜明夸张,语言极具抒情性。他的小说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后期作品又同时融合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饱含着人道主义的悲悯与关怀。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著的《雨果作品鉴赏辞典》收录了雨果的经典作品,包括:小说5篇、诗歌9篇、戏剧3篇、散文3篇。

目录

诗歌

 孩子

 月光

 当一切入睡

 既然我的唇触到了你满满的杯

 六月之夜

 歌

 丽斯

 法兰西

 在维尔界

小说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笑面人

 九三年

戏剧

 艾那尼

 国王取乐

 吕伊·布拉斯

散文

 巴尔扎克之死

 致阿黛尔

 爱情纪念册

附录

 雨果生平与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四 西穆尔登既是法官,又是操生杀权的主宰

一个军营就是一个蜂窝。尤其是在革命的时期。兵士身上的那种公民的针刺,在他们赶走了敌人以后,毫不犹豫地刺起他们的长官来。这支占领了拉·图尔格的英勇部队,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嗡嗡声;最初是在听见朗特纳克逃走的消息以后,他们攻击郭文司令。等到他们看见从关着朗特纳克的土牢里走出来的是郭文以后,消息就像电流似的,不到一分钟就传遍了整个部队。这支小小的军队里开始传播怨言。最初的怨言是:“他们在审判郭文。可是这只是装腔作势罢了。不要相信那些贵族分子和教士!我们已经看见一个子爵救了一个侯爵,我们还要看见一个教士释放一个贵族!”等到郭文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出以后,第二种怨言又产生了:“真是岂有此理!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勇敢的领袖,我们的年轻的司令,一个英雄!他固然是一个子爵,可是正因为这样才显得他当上共和党人更有价值!怎么!他,篷托松,上帝城,朋一多一波的解放者!道尔和拉·图尔格的征服者!使我们成为百战百胜军队的人!共和国在旺代的剑!五个月来抵抗舒昂军队,补救了莱谢勒等人的错误的人!这个西穆尔登竟敢判处他死刑!为什么?只因为他救了一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曾经救过三个孩子!一个教士杀死一个军人!”

这个胜利而又不满的部队就这样子传播着怨言。一种阴郁的愤怒包围着西穆尔登。四千人反对一个人,看来很像已经构成一种力量,事实上并不如此。这四千人只是一大群人,而西穆尔登却是一个意志。他们都知道西穆尔登很容易皱眉头,这就足够使全军慑服,不必再要别的东西了。在那种严峻的日子里,一个人的背后只要有公安委员会的影子,就可以成为一个可怕的人,可以使咒骂变成私语,使私语变成沉默。在这些怨言的以前和以后,西穆尔登始终是掌握郭文命运的人,也是掌握全军命运的人。他们知道不能向他作什么请求,他只服从自己的良心——一种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的非常的声音。一切都靠他决定。他以军法官身分所作出的决定,只有他用政治委员的身分才能够撤消。只有他能够赦免。他有全权,他一举手就可以使郭文恢复自由;他是生和死的主宰;他可以指挥断头台。在这个悲惨的时刻,他是具有最高权力的人。

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

黑夜到来了。

五 土牢

法庭又恢复为警卫室;哨兵像昨晚一样都增加为双岗;两个卫兵在土牢的紧闭的门前守卫。

将近午夜时,一个人手里拿着风灯,穿过大厅,让卫兵们认出他来,然后命令打开牢门。

这个人是西穆尔登。

他走进土牢,门在他身后半开着。

土牢里面黑暗而且静寂。西穆尔登在黑暗中走前一步,把灯放在地上,停了下来。在黑暗中可以听见一个熟睡的人的均匀的呼吸声。西穆尔登沉思地倾听着这个安宁的声音。

郭文躺在土牢深处的一堆干草上。所听见的声音就是他的呼吸声。他在深深地熟睡。

西穆尔登向前走去,尽力不弄出一点声音来,他走近以后,开始凝视着郭文;一个注视自己的婴儿睡觉的母亲,也不会有比他的眼光更慈祥、更无法形容。这种眼光也许是西穆尔登的意志所不能控制的;西穆尔登像孩子们有时的做法那样,把两只拳头按在眼睛上,呆在那里好一会没有动。然后他跪下来,轻轻地拿起郭文的手,把自己的嘴唇凑上去。

郭文动了一动。他张开眼睛,带着突然惊醒的蒙咙的诧异。灯光微弱地照亮土牢内部。他认出了西穆尔登。

“啊,”他说,“是你,我的老师。”

他又加上一句:

“我梦见死神吻我的手。”

西穆尔登震动了一下,就像有时我们突然被一大股思潮袭击时所感到的一样;有时这股思潮那么高涨,那么汹涌,仿佛要淹没了整个心灵。西穆尔登的深沉的心里没有什么涌出来。他只能够叫一声:“郭文!”

他们俩互相注视着;西穆尔登的眼里充满那种可以燃烧眼泪的火焰,郭文带着最甜蜜的微笑。

郭文撑起半个身子,说:

“我看见你脸上的伤痕,那是你代替我受到的刀伤。昨天在混战中你还为着我的缘故站在我的旁边。如果上帝当初没有把你放在我的摇篮边,我现在会在什么地方呢?一定是在黑暗中。假使我有责任观念,那也是从你那里得来的。我生下来是被缚住的。偏见就是缚带,你替我解除了这些缚带,你使我能够在自由中生长,你把已经变成僵尸的东西恢复为一个孩子。你把一个良心放在很可能发育不健全的形体里。没有你,我长大了也很渺小。我靠了你才能生存。我只是一个贵族,你把我造成一个公民;我只是一个公民,你把我造成一个有才智的人;你使我作为一个人,能够适应人间的生活,作为一个灵魂,能够适应天上的生活。你给了我真理的钥匙,使我可以走进人间的现实世界,你也给了我光明的钥匙,使我可以走进天上的世界。啊,我的老师,我感谢你。是你创造了我。”

西穆尔登在郭文身边的干草上坐下来,对郭文说:

“我是来和你一起吃晚饭的。”

郭文劈开黑面包,递给他。西穆尔登拿了一块;郭文再把水罐递给他。

“你先喝。”西穆尔登说。

郭文喝了,把罐递给西穆尔登,西穆尔登也喝了。郭文只喝了一口,西穆尔登却喝了许多。

在这次晚饭中,郭文只顾吃,西穆尔登只顾喝。这表示前者内心平静,后者内心燥热。

一种说不出的可怕的宁静笼罩着土牢。这两个人谈起话来。

郭文说:

“伟大的事物正在酝酿产生。眼前革命所做的事是神秘的。在可见的工作后面有不可见的工作。前者遮盖住后者。可见的工作是残暴可怕的,不可见的工作是崇高的。在眼前这时候,我把一切都分辨得非常清楚。这是奇特而美丽的。必须要利用过去的遗产,这个不寻常的九三年是从这些遗产中产生出来的。在野蛮的基础上,正在建筑着文明的圣殿。”

P114-117

序言

雨果是伟大的法国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802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军官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才能,15岁时获得法兰西学院诗歌比赛的提名奖。雨果的一生经历了法国的历史动荡、政权更迭,他的思想理念也几经变化,并于文学创作中体现。早年的雨果较为保守,在诗集《短歌集》中歌颂复辟的波旁王朝,后来他逐渐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摆脱保王派的观点。1827年,他在剧本《克伦威尔》序言中阐释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提出美丑对照原则,成为浪漫主义的领袖人物。1830年,雨果创作的戏剧《艾那尼》(亦译《欧那尼》)上演,引发了浪漫主义和伪古典主义的激烈斗争,最终浪漫主义取得了胜利。不久,雨果又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巴黎圣母院》,深刻揭露了专制统治的黑暗和教会的虚伪。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随后登基成为拿破仑三世,身为反对派的雨果被迫流亡海外,在比利时和英国的泽西岛等地辗转。这段流亡岁月是他文学创作最为丰盛的时代,诗集《静观集》、《历代传说集》(第一部分),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都完成于这一期间。其中于1862年发表的小说《悲惨世界》是他倾注了大量精力的重要作品,它描绘了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结构宏大,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直到1870年拿破仑三世倒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雨果才终于重返祖国。回国后,他当选巴黎议员,一边积极进行政治活动,宣扬共和,一边继续文学创作,完成了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小说《九三年》。1885年,雨果在巴黎逝世,法国政府为这位文学巨匠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雨果一生笔耕不辍,在八十高龄时仍坚持写作,有诸多经典作品传世。他的诗歌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思,在风格上以宏大壮丽见长,题材也跟随社会的变迁不断扩展,反映历史的风貌,如在《东方集》中声援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惩罚集》中辛辣讽刺拿破仑三世的专制。他的戏剧作品是浪漫主义戏剧的典范,情节离奇,人物性格鲜明夸张,语言极具抒情性。他的小说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后期作品又同时融合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饱含着人道主义的悲悯与关怀。

本书是本社外国文学鉴赏名家名作系列之一。精选雨果作品(小说5篇、诗歌9篇、戏剧3篇、散文3篇,其中长篇作品为选段),采用陈敬容、许渊冲等名家译本(人名、地名等译名保留译本原貌)。另请柳鸣九等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带领读者感受与品味这位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的才华与情怀。书后附有《雨果生平与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指正。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2014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雨果作品鉴赏辞典/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42441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4166732
中图分类号 I565.064-61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