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茶座(总第28辑)
内容
内容推荐
《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以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本期为《国学茶座(总第28辑)》,收录了易学浅说(二十八)、恒之读诗记(十)、周礼与现代社会、大哉仁智言,沃我求知心——马来平教授主持举办《孟子》认识论读书会、山西翼城方言寻根——方言俗语里的雅言古韵(上)、中国民族学的奠基者:凌纯声——史语所才俊谱(二十三)、叶泳妍等整理 李致亿访谈录(上)等文章。
目录
卷首语 胡玉冰 国学要“正名”
[经]
王新春 易学浅说(二十八)
向 辉 恒之读诗记(十)
王 锷 周礼与现代社会
苗建荣 大哉仁智言,沃我求知心——马来平教授主持举办《孟子》认识论读书会
安希孟 山西翼城方言寻根——方言俗语里的雅言古韵(上)
[史]
李 萌 中国民族学的奠基者:凌纯声——史语所才俊谱(二十三)
吴世林 吴雪菡 叶泳妍等整理 李致亿访谈录(上)
白丽萍 尽是目见佳册 无非心得明言——整理《古籍清话》有感
[子]
陈 来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传统美德体系的思考
刘佳怡 四饭与三餐制
徐传武 黄海莲 天降异物及其深层次意义(一)
陈 坚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禅语的活力(十八)
姚处筠 略论唐代豪侠小说中的“侠”形象及其反映的士人心理(下)
[集]
韩 超 山林和朝市,何处是吾身——江湖诗派的“身份”取向与书写(下)
魏 笑 白娘子形象的人性化研究(下)
孙欣婷 清代闺秀词人绪说—徐灿
辞 章
施议对 貂裘换酒(三首)
名家介绍
李凤立 滋兰树蕙 求索修远——黄灵庚先生
精彩页
四饭与三餐制
刘佳怡
《汉语大词典》解释“四饭”有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天子进食时奏乐的乐官名、复姓三个义项。
《说文解字?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饭”本义是动词,吃饭,后来才引申出名词义的米饭以及饭含等用法。至于“食”,其字从亼从皀,是一个会意字,意为张口就簋而食。《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论语?述而》:“发愤忘食。”“食”字本义亦是吃饭,又引申为名词义饭食、粮食及对食物的通称。
“食”与“饭”的本义和引申义多有重叠,但是在意义与用法上有区别。 《仪礼?士昏礼》:“三饭,卒食。”士人成婚,夫妇同牢,以示亲厚,三饭而礼成。《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郑玄《注》:“飧,劝食也。”孔颖达《正义》曰:“飧,谓用饮浇饭于器中也。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劝,助令饱实,使不虚也。君食毕竟而又飧,则臣乃敢飧,明不先君而饱也。三饭,并谓飧也,谓三度飧也。”三饭即三次劝食。臣子侍奉国君吃饭,国君没有吃完,臣不敢先君而饱。《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云:“食,大名。小数曰饭。”郑玄之意,“食”与“饭”义可通用,但析言之,“食”在数量上大于“饭”。饭有三饭、五饭、九饭之等,先秦吃饭用手,抓一手,谓之一饭。三饭,即三手。《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礼有时以少为贵,不同阶级饮食的用度也不同。天子、诸侯、大夫、士所食依次递减,庶民则食无定数。此处所言,天子一食、诸侯再之类,是告食礼毕。
“食”有食礼之义,相较于“饭”,词义色彩较为正式;“饭”多与数词相连使用,词义内涵更为具体。在时间上,“饭”字产生较晚,始见于春秋晚期的公子土折壶,“食”字早在殷商甲骨中就已屡见不鲜。《墨子?非攻中》:“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此处对文,“居”与“处”同义连用,“食”与“饭”亦可视为同义。
《论语?微子》提到了亚饭、三饭、四饭:“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何晏《注》引孔安国云:“亚,次也。次饭,乐师也。挚、干皆名。”又引包贤曰:“三饭、四饭,乐章名,各异师。缭、缺皆名也。”次饭是乐师,三饭、四饭是乐章名,前后扞格不通,邢昺《疏》亦未对此做更多解释。朱熹《四书集注》赞同孔安国所言,曰:“亚饭以下,以乐侑食之官。干、缭、缺,皆名也。”
大师与亚饭、三饭、四饭关系匪浅。朱熹将大师挚同亚饭以下诸官分开,亚饭以下,有鼓方叔、播鼗武、少师阳、击磬襄,皆为乐官。据《周礼?春官》,太师是古代乐官之一。班固《东都赋》云:“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太师有以乐侑食之职,在此处专指鲁太师。《论语》只提及了亚饭、三饭、四饭,未见初饭,李惇《群经识小》与长庚《温故录》等猜测是当时鲁国官员有缺,或者初饭时未离鲁。
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认为,诸侯有初饭,但不侑食,因而没有“初饭”这一官职。又引《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钟鼓”,认为天子每日四食,其中只有三餐以乐侑食。《礼记?玉藻》:“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日少牢,朔月大牢。”大食与常食不同,大食是朔望日吃饭,大牢是每月初一所用,天子平常吃饭,只用少牢,且一日只享用一举。所谓“举”,即每日上朝后杀牲盛馔。等到正午的时候,因为每天只在早上杀牲一次,所以吃的是早上未享用殆尽的食物。《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郑玄《注》:“大食,朔月月半以乐宥食时也。宥犹劝也。”贾公彦《疏》:“若凡常日食,则大司乐不令奏钟鼓,亦有乐侑食矣。”又曰“ 一日食有三时,同食一举”,“《论语?微子》云亚饭、三饭、四饭,郑云皆举食之乐”。天子每日一举,日食者三。无论大食抑或常食,天子礼及诸侯礼,食必有乐。《淮南子?主术》曰:“鼛鼓而食,奏《雍》而彻。”高诱《注》:“鼛鼓,王者之食乐也。”依据现有文献,我们无法得知侑食之乐为何,亦从未见初饭不宥食之记载。因此,无论猜测无宥食而无其官,或时偶缺员,皆不足为信。且诸侯与天子的饮食又有不同,可能的解释只有太师身兼初饭之职,或初饭的乐官并未指定专人担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茶座(总第28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杜泽逊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103121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2021-03-01
印刷时间 202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0
CIP核字 2021041445
中图分类号 Z126-5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2
169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