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共分为5个专栏。第一个专栏为:“当代理论与批评”,探讨非虚构历史写作、戏剧演出中的空白、吐槽文化等问题。本栏目既包括针对传统媒介作品的理论批评,也有对新媒介、大众文化的关注,希望能立足当下,以理论介入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第二个专栏为:“中国文论”,包括一组古代文论专题论文“《三国演义》与中国叙事学”,通过经典作品的细读与理论分析,揭示中国古典叙事理论的要义。此外,本专栏亦有讨论现代中国文论的文章,如关于茅盾“社会民族的人生”理论的剖析等等。第三个专栏:“西方文论”,包括一组专题论文“亚里士多德原典研读”,围绕《诗学》等理论原典,深入探讨摹仿论、“卡塔西斯”、“情节中心说”等西方文论轴心范畴。此外,本专栏也有关于罗兰·巴特、T.J.克拉克、爱默生等西方现代理论家的研究论文。第四个专栏为:“译文选刊”,译介米歇尔·福柯《方法问题》和普雷德拉格·塞科瓦茨基的《托尔斯泰论非占有与非暴力》。第五个专栏为:“附录”。
目录
当代理论与批评
历史如何在讲述中“回归”——“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文体价值讨论
戏剧演出中的叙述“空白”
吐槽文化的狂欢化表征及反思
现代化转型及现代性反思:贾平凹小说中的西方现代文学因素
中国文论
《周易》“观象”与“知几”之辨析——从意象创构的视角解读
唐代保守派与激进派的文学观之变迁——从韩柳元白看中唐文学创作
论《列子》对杨慎文学思想的影响
“社会”与“人生”的纠葛:沈雁冰“社会民族的人生”文论话语
中国文论·专题:《三国演义》与中国叙事学
小说评点的叙事功能:以毛评本《三国演义》对庞德形象的重塑为例
作为叙事动力的异人书写:以《三国演义》的超自然人物为中心
形象,仪式与叙事节奏——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武侯泪”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专题:亚里士多德原典研读
《诗学》中的模仿理论分析
卡塔西斯——欲望怪兽的安抚
浅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观
从“过失说”到“冲突论”——试论黑格尔对亚氏悲剧“情节中心说”的扬弃
浅析罗兰·巴特“中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从“零度”入手
反具身化的绘画实践:论T.J.克拉克对塞尚的保罗·德·曼式解读
论爱默生的文学伦理批评观
回望·挖掘·超越——《琼·马丁小姐的日记》的主题分析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政治转向
译文选刊
方法问题
托尔斯泰论非占有与非暴力
消费资本主义和冷战的终结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高建平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84605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2021-04-01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84
CIP核字 2021092673
中图分类号 I0-5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