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天台学精谈(第2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文萃)/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天台宗是隋代智者大师居天台山时所开创,所以称为天台宗。本宗的教义,主要依《法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此书收录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教授、学者关于天台学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二十多篇,研讨了天台宗的产生、历史发展、重要典籍、人物及当前现状。 作者简介 朱封鳌,浙江天台人。中国名山名寺名现文化研究委员会顾问,华夏天台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天台学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天台修持与台密探索》《朱封鳌天台集》等30多种。主编《中华佛缘人物志》《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天台山幽溪讲堂系列丛书》《江东佛教文化》等,多种著作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文化奖。 目录 总序一 黄心川 总序二 杨曾文 缘起 释月净 前言 朱封鳌 上卷 佛教天台学研究 佛性与般若——论天台宗的“一心三智” 方立天先生的天台宗研究 四明知礼与净觉仁岳的佛身论争 早期天台宗“自性清净心”思想钩沉 史实与传说——以昙猷大师为中心的天台区域佛教文化流布 论宋僧智圆《心经》解释中的“五重玄义” 从异僧到罗汉:道济形象变迁的佛教史意义 中国佛教心性论与道教内丹心性论 天台思想在韩国——思想史的脉络 韩国现代天台宗团的上月祖师信仰 下卷 佛道儒互鉴 天台高道张伯端神道合一的内丹思想特色 略论白玉蟾的道教思想——兼谈道教“南宗”的名与实 论内丹学药物 试论道教“内丹”兴起中的佛教影响——主要基于天台宗的讨论 内行充而外丹至——浅析寒山诗与道教丹学的关系 朱煮存在网络与存在意识的缘起形态——朱熹的亲属网络及其内涵与影响之分析 东亚视域下的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会议概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台学精谈(第2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文萃)/中华天台学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朱封鳌//刘振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75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9 |
CIP核字 | 2019221328 |
中图分类号 | B94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