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雅道诗词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雅道”为主题的古典诗词集。选取的诗词以雅道分类,包括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读者在赏析诗词的同时,了解雅道的缘起及流传。本书创意编排新颖,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禅宗美学智慧读本丛书之一。选取的古典诗词以雅道八项分类,即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在赏析诗词意境的同时,按历史脉络,探讨雅道八项的缘起及流传。

书中的每一首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务求能代表该诗词作者醉心雅道的心得和感悟,或者其生活态度。在注释方面,一反说文解字的形式,力求还原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心境,辅以白话文的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诗词的内涵。

诗词历来是中国最经典的语言文字艺术,通过本书可以让诗词爱好者得以管窥中国雅道历史发展脉络,也可以启发雅道爱好者学习用诗意来表达雅道生活。

作者简介
甘达,1995年毕业于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曾担任一家外贸企业营销总监。自幼喜爱古典诗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将禅宗智慧及禅宗美学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活中。现任中国花道禅花门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衣架群慈惠基金秘书长。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雅道诗词

002/劝农其六(陶渊明)

003/静法师东斋(王昌龄)

004/郊园(郑谷)

005/寄武陵微上人(齐己)

006/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寇准)

007/小隐自题(林逋)

008/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又答景扬(洪咨夔)/010

淡庵倪清父(白玉蟾)/011

赠乐间居士(方凤)/013

行香子·水竹之居(中峰明本)/014

隐者(祝允明)/016

戊戌初度二首其一(袁宏道)/017

偶成三首其二(袁枚) /019

第二章 茶道诗词

023/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

025/与赵莒茶宴(钱起)

026/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

028/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

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白居易)

030/茶中杂咏·茶瓯(皮日休)

032/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籝(陆龟蒙)

033/烹北苑茶有怀(林逋)

034/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欧阳修)

035/茶诗十首采茶第四(蔡襄)

038/试院煎茶(苏轼)

040/满庭芳·茶(黄庭坚)

042/他乡(张耒)

三日雪后饮烟雨馆(葛绍体)/043

幽居即事(陆游)/044

与刘景明晚步(杨万里)/045

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叶绍翁)/046

解佩令·茶无绝品(王哲)/048

偈颂·一百零二首(之一)(释绍昙)/049

即景四首(之一)(杨基)/050

题品茶图(文征明)/051

呈梦居(玉芝和尚)/052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徐渭)/053

竹枝词(郑燮)/054

题竹林茶隐图(阮元)/055

第三章 花道诗词

059/奉和随王殿下诗(之十四)(谢朓)

060/杏花诗(庾信)

061/芍药(韩愈)

062/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司马光)

063/新花(王安石)

064/惜花(苏轼)

066/戏题菊花(苏辙)

068/题胆瓶秋卉图(吴皇后)

069/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句(之一)(范成大)

070/梅花数枝,篸两小瓷瓶,雪寒一夜……(杨万里)

071/瓶中花(周南)

072/渔家傲·檐玉敲寒声不定(卢祖皋)

赋瓶中花七首(之七)(元好问)/073

一莲(赵崇嶓)/074

春日瓶花(张埴)/075

鹧鸪天·春暮(黄升)/076

折梅(方蒙仲)/077

不买花(顾逢)/078

减字木兰花·益寿美金花(侯善渊)/079

伤周生(袁宏道)/080

寄王百榖(徐勃)/081

梦江南·昏鸦尽(纳兰性德)/082

簪菊(蕉下客)(曹雪芹)/083

情诗(之五)(仓央嘉措)/084

第四章 香道诗词

087/四坐且莫喧(无名氏)

088/香炉铭(萧绎)

089/东林寺寄包侍御(灵澈)

090/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张籍)

091/香印(王建)

092/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刘禹锡)

香球(元稹)/093

隋宫守岁(李商隐)/094

香(罗隐)/096

清真香歌(丁谓)/097

香(苏洵)/098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苏轼)/099

100/减字花木兰·天涯旧恨(秦观)

10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02/和四兄清泉香饼子(晁冲之)

103/东轩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曾几)

104/凝香迳(曾协)

105/行香子·谢公主惠香二首(之一)(王处一)

纪旧游(赵孟頫)/106

七言偈颂(了庵清欲)/107

题小鸾所居疏香阁(沈宜修)/108

雨夜闻箫(叶小鸾)/109

酬诗以香(梁氏)/110

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朱彝尊)/111

第五章 琴道诗词

114/鹿鸣(诗经)

114/琴赋(节选)(蔡邕)

116/赠兄秀才入军诗其十六(嵇康)

117/答庞参军其一(陶渊明)

118/清思诗(江淹)

119/相如琴台(卢照邻)

120/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121/湘灵鼓瑟(钱起)

122/猗兰操(韩愈)

124/废琴(白居易)

125/司马相如琴歌(张祜)

126/瑶瑟怨 (温庭筠)

127/锦瑟(李商隐)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之一)(欧阳修)/128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李清照)/129

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刘子翚)/130

小雨(陆游)/131

琴歌·古怨(姜夔)/132

琴(周芝田)/133

听徐天民琴(连文凤)/134

和渊明新蝉诗(楚石梵琦)/135

宫词(朱权)/136

病中漫兴八首(之七)(袁中道)/137

除夕感怀(谭嗣同)/139

第六章 书法诗词

143/飞白书势铭(鲍照)

145/书(李峤)

146/李潮八分小篆歌(杜甫)

149/书诀(张怀瓘)

151/张伯英草书歌(皎然)

152/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钱起)

154/石鼓歌(韦应物)

155/题酸枣县蔡中郎碑(王建)

156/笔(贯休)

157/敦煌廿咏其十三·墨池咏(佚名)

158/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一)(苏轼)

160/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以诗还之(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平生真赏(米芾)/162

孙过庭摹洛神赋赞(岳珂)/164

偈颂七十六首(之一)(释师范)/165

纪梦(释道璨)/166

鹧鸪天·凤尾鬟香再叠梳(利登)/168

赠笔生杨君显(杨维桢)/169

病起观书诀(詹英)/171

冬夜观树影(邵宝)/172

访友(祝允明)/173

寄陈以可乞米(文征明)/174

题竹兰诗(郑燮)/176

潘星斋少宰属题渐江和上画卷因其近有……(何绍基)/177

第七章 绘画诗词

180/乐府(曹植)

181/抅象台(江淹)

184/咏画屏风诗之二三(庾信)

185/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186/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189/金陵晚望(高蟾)

190/写真寄夫(薛媛)

答大愚禅师(荆浩)/191

墨君堂(文同)/193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之一)(苏轼)/195

题郑防画夹五首(之一)(黄庭坚)/197

东窗梅影上有寒雀往来(杨万里)/198

199/偈颂·金刚经注(释道川)

200/次韵梅山弟(陈著)

201/题秀石疏林图(赵孟頫)

203/题九珠峰翠图(杨维桢)

204/题洞庭渔隐图(吴镇)

206/咏溪南八景之东畴绿绕(祝允明)

和令则题画(陈继儒)/207

更漏子·一重山(陈洪绶)/208

题西瓜图(朱耷)/210

题送别诗意图四首(之三)(王原祁)/211

惠山听松庵观王孟端竹炉诗画卷次吴文定公韵(厉鹗)/213

罗苏溪前辈赠石溪上人画幅(何绍基)/214

第八章 收藏诗词

219/宝鼎诗(班固)

220/砚赞(节选)(繁钦)

221/卖玉器者诗(鲍照)

223/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刘禹锡)

225/题文集柜(白居易)

227/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李贺)

228/诮虚器(皮日休)

230/二遗诗(陆龟蒙)

231/藏墨诀(李廷珪)

232/珊瑚笔格(钱惟演)

233/古瓦砚(欧阳修)

234/李士衡砚(刘敞)

笋石铭(黄庭坚)/236

研山铭(米芾)/237

西江月·汉铸九金神鼎(张孝祥)/238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之二)(张镃)/240

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仇远)/241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揭傒斯)/242

拜长耳和尚肉身(袁宏道)/244

题仇十洲箜篌图(梁清标)/245

齐天乐·汝哥官定闲题品(高士奇)/246

题寿山石(黄任)/248

铜雀瓦砚歌(纪昀)/249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何绍基)/252

第九章 诗词歌赋

256/晨风(诗经)

258/九章之怀沙(屈原)

262/拟古其一(陶渊明)

264/斋中读书诗(谢灵运)

266/休沐寄怀(沈约)

267/游东田(谢朓)

269/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

270/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王勃)

272/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二十一)(上官婉儿)

273/诗偈·第二百七十五(寒山)

275/偶然五首(之三)(皎然)

276/一七令·诗(白居易)

二十四诗品之纤秾(司空图)/278

寄郑谷郎中(齐己)/280

送参寥师(苏轼)/281

论诗(元好问)/283

水口行舟二首(之一)(朱熹)/285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286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287

虞美人·听雨(蒋捷)/289

秋尽(戴表元)/290

遣兴(袁枚)/292

咏史(龚自珍)/293

梦洞庭(释敬安)/294

297/后记

299/?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序言

在传统的雅道内容中,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茶花香画”,诗都不作为雅道的主要项目,当我们提倡雅道八项“茶花香琴书画藏诗”时,诗终于可以跻身其间,这或许是一种意外与偶然,却又是一种传统与必然。

《雅道诗词》的编著者甘达先生首创以雅道的角度编辑与品注中国诗词,是一件十分难得的贡献。在编著者看来,诗词在雅道八项中既是独立的一雅,又作为一个载体,翔实记录和传播着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另外七雅的发展和变迁,所以诗词可以戏称为八雅的“总统”。

将诗文与雅道相关联,并有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并不是现在就有的事。 “雅”字,指“正,合乎规范”。《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雅》和《小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雅》为周王畿的乐调,《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和宣王等人的功绩;《小雅》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论语?述而》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说孔子平常说方言,但在吟诵《诗经》《尚书》以及行礼时,都使用合乎规范的“雅言”,那时的“雅言”是先秦时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类似如今的普通话。《汉书?艺文志》指出:“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尔雅》作为中国一部古代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取“尔雅”两字为书名,其义可见一斑。

在唐代,诗与雅道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概念,郑谷有五律诗句“雅道谁开口,时风未醒心”,其中的雅道应首指吟诗。与他唱和的诗僧齐己也有五律诗句“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也是把雅道与听诗等同起来了。成语典故“一字之师”中的两位主人公,在不同情景之下的妙手偶得,心领神会一吟一闻配合得那样默契,是一对十分难得的诗友。

除了郑谷和齐己将诗与雅道相联系之外,对于雅道的理解,在历代诗人心中的答案也是不完全一致的,这反而扩大了雅道的外延,使其内涵更丰富。白居易晚年参禅问道后,自称所有的爱好都可舍弃,尘俗的习性都可抛弃,但“爱咏闲诗好听琴”绝不可丢弃,也就是留下了写诗与听琴两个最根本的雅好。

宋代寇准在五言律诗《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中将禅视同雅道:“禅应同雅道,贫合长天机。”在这位宋初良相看来,禅应该就是雅道的精神;“贫合长天机”,是反用庄子之语“欲深者,其天机浅”,他觉得安贫乐道才能天机深厚,这是在经历叱咤风云、纵情享乐之后的深刻反思。

宋代洪咨夔在七言律诗《又答景扬》中将烹茶视为雅道,“冰齑荐饭乡风古,雪汗烹茶雅道多。”这是在宋人的诗句中第一次这样提出。如今,茶道正是雅道八项中的第一项,谁能想到,早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已经有人将茶道与雅道相提并论了。

明代祝允明将抚琴视为雅道,在《隐者》中写道:“枕中藏雅道,一卧即羲皇。”此处雅道意指抚琴与藏书,“琴传雷氏斫,书是汲丘藏”。而“一卧即羲皇”,却又想成为像陶渊明一样的诗人,因为陶渊明炎夏卧于北窗,称“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唐代白居易写有一百多首琴诗,常常“舟中只有琴”“琴诗雅自操”“唯对无弦琴一张”。

这本《雅道诗词》有众多开创之举:首先它是中国第一本以雅道八项为主轴汇编中国古代优秀诗词的诗集,有不少诗词在其他诗集中难得一见,有些作者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其留下的诗词却独放异彩,在如今雅道盛行的年代里,恰如滴滴甘霖,及时飘洒久旱的大地。

其次,《雅道诗词》所选诗词及其品注,极有特色,与一般诗词汇集中的注释不同,编著者集多年敬佛修禅的感悟,于品注中化为细雨,沁人润物,因此在赏读中隐含着诸多佛理禅义,一经点拨,顿时可以助人豁然开朗,因此它必将得到禅宗美学爱好者的青睐。

最后,《雅道诗词》视野极其宽广,入编的诗人和诗词既有历代名家,如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韩愈、李商隐、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王安石、陆游、李清照、袁宏道、曹雪芹等诗人的名作;也有僧人道士,例如皎然、灵澈、贯休、齐己、释彪、寒山、释绍昙、玉芝和尚、中峰明本、了庵清欲、楚石梵琦、释师范、释道璨、释道川、释敬安、王处一等先贤的诗偈;更有才子佳人,如陆龟蒙、晁补之、晃冲之、葛绍体、叶绍翁、晁公溯、吴皇后、上官婉儿、卢祖皋、陶梦桂、方蒙仲、侯善渊、沈宜修、叶小鸾、刘子翚、薛媛、揭傒斯等的杰作。做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表明雅道早已进入各个阶层与人群,另一方面也说明雅道离我们其实很近,邻家才子佳人可以有,吾家豆蔻弱冠也可以有。

中国号称诗国,自古以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如满天繁星般光芒闪耀。如今,诗词被视为上雅之作,似乎只有文化人才能吟诵与创作。其实,最早的诗歌恰恰来自最朴实的生活之中,远古时期的诗人,来自民间,诗人就是平凡的百姓,诗歌所反映的内容正是百姓身边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状况,识文断字者将大家喜欢的句子记录下来,经过传播,即有了最初的歌谣,也就是最早的诗歌。可以说,最初的诗人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而没有只会咬文嚼字的职业诗人这一群体。

苏轼曾评论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句话是说,诗歌到了杜甫,散文到了韩愈,绘画到了吴道子,书法到了颜真卿,那么就到了古往今来能人的最高境界了。因此,雅道并非通俗文化而已,它低可至平民百姓的日常,高可达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

诗,是我们与万物互为感知的人文载体与表现方式,能让人趋于高华,脱于俗世,净于凡尘。古人作诗,如水遇风,自然成波,此为“诗心”。现代人常常疲于应付庸碌的日常,心同枯井,胸无清泉。唐代诗人贾岛有云:“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希望人们在读了这本书后,可以让“诗心”重新萌发,心源不再干涸。

诗,让我们与众不同。

纯道

2021年1月1日

于太湖禅艺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雅道诗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甘达
译者
编者 甘达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35290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0
CIP核字 2021091384
中图分类号 I22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7: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