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一截骂一截”“毒药猫”“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作者简介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目录
2021年版自序
2008年版自序:化陌生为熟悉
序(李亦园)
前言
文本与田野说明
社会篇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第二章 村寨与城镇生活
第三章 族群认同与区分
第四章 结构下的情感与行为
历史篇
第五章 羌族史:典范与解构典范
第六章 羌族史的再建构:华夏边缘观点
第七章 本土根基历史:弟兄祖先故事
第八章 羌族认同与英雄祖先历史
文化篇
第九章 古羌人文化:事实、叙事与展演
第十章 当代羌族认同下的文化再造
结语 历史的创作物与创作者
参考书目
谢词
2008年版追记
导语
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聚十余年田野研究之力,深入羌民千年根脉。从汉代河湟西羌、唐代西山诸羌、明清羌民,到当今羌族,羌何以为“羌”?深谷村寨到街市城镇,孟获后代或大禹子孙,白石信仰与端公唱词,当代羌族身份认同何在?
本书基于作者在汶川、茂县、理县、松潘、北川等地区多年田野考察的经历,并结合丰富的古今文献档案,对该地区社会、历史与文化做出的多层次探讨和长时段解读。书中介绍了羌族族群的历史记忆与身份认知、近代民族识别过程中羌族身份的重建、当前羌族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的生活状态,有助于我们理解羌族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生态,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明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72791
开本 32开
页数 47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88
CIP核字 2021158020
中图分类号 K287.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3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