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刑法问题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包含了《精准把握刑事政策与准确适用刑法规则的关系——以办理涉疫刑事案件为例》、《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犯罪的刑法规范体系完善——基于从“管理”到“治理”的考察与展望》、《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虚假疫情信息的依法从严治理》、《后疫情时代专门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南医大奸杀案”追诉时效的法教义学分析及其反思》等文章。 作者简介 彭文华,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及博士后。兼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市委政法委法律顾问、苏州市和张家港市政府法律专家顾问、苏州市公安局法律专家顾问、苏州市信访局疑难刑事案件法律咨询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重点领域为犯罪定量、犯罪论体系、量刑及人工智能刑法等。 在《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约20余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刑事法学》等转载。独著、合著、主编、副主编《犯罪既遂原理》《犯罪构成本原论及其本土化研究》《刑法总论》《刑法分论》等10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2012~2016)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曾赴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目录 精准把握刑事政策与准确适用刑法规则的关系——以办理涉疫刑事案件为例 我国传染性疾病刑法治理体系的检视与完善 疫情防控中的罪名冲突及其竞合 妨害疫情防控刑法适用的体系解释 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犯罪的刑法规范体系完善——基于从“管理”到“治理”的考察与展望 妨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犯罪问题的刑法解析 刑法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的治理进阶 重大传染病疫情下的刑事政策边界及刑法规范适用 疫情防控期间刑事政策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协调适用 生物安全的刑法保障 疫情期间制作并散布虚假封城信息的实然刑法应对 我国野生动物刑法保护规定的不足及其完善 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虚假疫情信息的依法从严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司法适用——以法律方法为视角 后疫情时代专门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 “南医大奸杀案”追诉时效的法教义学分析及其反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刑法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彭文华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4016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4 |
CIP核字 | 2021227411 |
中图分类号 | D924.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