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丁肇中传/科学大师人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丁肇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中学时代是在中国台湾度过的。1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是备受瞩目的华人科学大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敬重。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第一位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的人华裔科学家。过去,人们对丁肇中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思想和个性。

内容推荐

在科学领域,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最重要的是不为名、不为利,坚持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我一生所学的可以归纳为:准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学科,透彻地理解它,摒弃一般流行见解,坚持自己的科学观点。我认为:只要你肯干,肯自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有伟大的成就。  本书以生动的笔触,翔实地在现了丁肇中传奇的成长经历和勇于创新的人生风采,给人以巨大的激励和启迪。

目录

前言

一 战火中的童年

 中国血统美国国籍

 逃难岁月

 不甘落后9

二 “我要探寻自然的奥秘”

 万太高楼平地起

 崇慕法拉第

 无声的竞赛

 向往物理学

三 密歇根大学

 重返密歇根

 转入物理系

 怪人塞缪尔

四 抉择

 良缘

 大型实验基地由理论物理学转向实验物理学

 五高能物理学的新秀

 尼文斯实验室的机遇

 科科尼教授

 重光子

 量子电动力学错了吗

六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麻省理工学院

 丁肇中实验小组

 布鲁克海文国产实验室

七 诺贝尔奖

 挑战常识

 J粒子

 科学发现的狭路相逢

 华夏之声响彻诺贝尔颁奖大厅

八 超越诺贝尔奖

 与中国物理学家首次合作

 三喷注现象

 “只有三代中微子”

九 宇宙之谜

 神奇的反物质

 AMS实验

 揭开探寻宇宙之谜的序幕

 科学上谁正确就得服从谁

 贵在创新

十 未有穷期

 “四分之一”观

 傻子与天才

 “格物”与“致知”

 寻根之旅

 真之灼见

 继往开来

丁肇中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怀念

试读章节

中国血统美国国籍

美国第二十六州密歇根州,是一个风光秀丽,水土肥美,物产丰富,农、林、牧、渔、工矿、交通各业发达的好地方。它的州徽上有一只大角鹿和一只麇鹿,背后半轮旭日正从水平面升起,一个人站在前方的田野里,这些形象象征着密歇根州的资源、人民和财富。州徽顶上的一只鹰象征着联邦政府对州政府的管辖权。州徽上还有三句拉丁语铭文:Tuebor(我要保卫);Si Quaeris Peninsulam Amoenam Circumspice(如果你想寻求一个幽静的半岛,不妨看看你的周围);E Pluribus Unum(百里挑一)。

州内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底特律,它以“汽车城”闻名于世界。1817年,底特律兴办了一所大学——密歇根尼亚大学,1821年改名为“密歇根大学”。到20世纪30年代,密歇根大学已经是一所具有宏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了,拥有文、理、艺术、医、法、牙医、药物、工程、进修、建筑、教育、商业、自然资源、音乐、图书馆学15个学院和一个远近驰名的附属医院。

1936年的1月,正是密歇根州的隆冬季节。每隔几天,寒潮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途经密歇根州南下,四下里,天寒地冻,万物在寒风中瑟缩。然而,密歇根州安阿伯镇的亚柏尔大学医院里,却依然温暖如春,笼罩着一片和平宁静而又紧张的气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们,正在忙着看门诊,查病房,为患者诊断、开方、打针、输液、手术、接生……

这一年的1月27日,有一位年轻的、荣获硕士学位的中国女研究生,在这所医院的产房里等候分娩。她既牵挂着归国途中的丈夫,又担心第一胎分娩不顺利。好在医护人员照料细心,婴儿终于顺利降生了。年轻的母亲按照同丈夫事先的商定,给孩子取名叫丁肇中。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凡是出生在美国国土上的婴儿,不论他父母的种族、民族、国籍怎样,都能自动取得美国的国籍,丁肇中自然也不例外。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和母亲王隽英从小青梅竹马,在上海光华大学又是同班同学。大学二年级时,丁观海转学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王隽英一直在光华大学读到毕业。

后来两人都在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丁观海在1934年夏自费赴美研究土木工程弹性力学。王隽英于1935年初春公费赴美留学,攻读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安阿伯举行了婚礼。当夫妻双双修业期满并且取得硕士学位后,立刻归心似箭,恨不得马上能回到中国,用自己所学为祖国效力,并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本国的土地上。可是,丁观海考虑到王隽英身孕已重,临盆在即,如果在漫长的航行中分娩,可能会发生意外。于是,他和妻子商妥:由他先取道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搭船回国,王隽英暂时留下,等孩子出世后再启程。

丁观海在回国之前就已经同河南焦作工学院取得联系,并受到聘请。当他踏上国土时,开学日期已经迫近。他顾不得拜亲访友、游山玩水,就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奔赴河南焦作去了。

身在异国的王隽英,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丈夫,怀念着祖国,待到冰化雪消、大地回春,自己的身体初步恢复时,就急忙告别师友,抱着两个多月的婴儿,在4月初离开了密歇根州。她回国后,立即前往河南焦作同丈夫团聚。襁褓中的丁肇中,开始沐浴到祖国的阳光,呼吸到祖国的空气。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天空布满了乌云。日本军国主义者交替使用外交和军事手段,不断鲸吞中国的领土:通过“九一八”事变夺去东北三省;进而通过《塘沽停战协定》,把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省和河北北部划人它的势力范围;然后又通过《何(应钦)梅(津)协定》,把北平、天津和整个河北置于它的势力范围;1935年冬和1936年春,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动汉奸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内蒙自治军政府”。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所有爱国的炎黄子孙无不义愤填膺,寝食不安。丁观海夫妇在焦作工学院所感受到的,再不是密歇根大学--校园里那种和平、静谧的气氛,这里到处人心惶惶,充满焦虑和悲壮的情绪。

游子思乡,当母亲的更是思念离家多年的儿子。丁观海的母亲除了思念儿子,想念儿媳外,特别想看看那个没有见过面的小孙子。丁观海收到的封封家书都饱含了母亲的热望和深情。可是,当时交通不便,来回颇费周折,回乡的问题在学期中间是无法考虑的。于是,学校一放暑假,丁观海立刻辞掉了焦作工学院的工作,到离家乡很近的青岛山东大学另谋了一个教职。

丁观海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山东省日照县涛雒镇。这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但是,它跟旧中国的千百个小城镇一样,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生产力落后,人民贫困。布满低矮松林的小山丘上,点缀着一座座简陋的房舍,在山坡上、小溪旁,散布着小块小块的土地。丁氏家族明初从外地迁来,后成为这里的名门望族。丁氏大宅院取名为“种德堂”。丁氏家族在日照县是一个大家族,亲戚朋友很多。丁观海留洋几年,学成归国,又已成家立业,亲戚朋友自然都闻讯前来祝贺一番。

丁观海的父亲丁履巽,是一位热心在乡间办学的开明绅士,早年肄业于复旦大学,37岁时因牙病感染英年早逝,当时丁观海只有五岁。丁履巽的妻子是家庭妇女。他们共有六个儿女:长子丁■宏,从燕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任外语教师;二儿子是丁观海,在他下面还有四个妹妹。P1-4

序言

丁肇中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我曾参加过丁教授的合作实验,获益匪浅。他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

《丁肇中传》一书的作者在占有丰富素材的基础上,以生动、清新的文笔,翔实地描绘了丁肇中教授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他在科学道路上拼搏进取的人生经历。相信广大青少年读者会从这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启迪,获取知识和力量,进而激发探求科学的兴趣。

丁肇中教授有一句名言:“只要你肯于,肯自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有伟大的成就。”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成功将永远属于那些在科学征途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们。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孝威

2006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丁教授的研究,已为人类开拓了宇宙未知的领域,并使基本粒子物理学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威斯纳教授

丁氏的成就,为认识丰富无穷的微观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得了光辉。

——高士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丁肇中传/科学大师人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金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79708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6.11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