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精)/中华传世经典无障碍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内容推荐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为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记述了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司马迁以此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名著,它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司马迁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以自身极高的文学素养,塑造了历史上诸多令人难忘的杰出人物,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目录

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赵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留侯世家

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刺客列传

附录

 司马迁生平大事年谱

 历代名家评价

试读章节

统一中国,朕即国家

秦国刚统一天下,秦王对丞相、御史说:“从前,韩王向我们交出土地献上印玺,请求做守卫边境的臣子,不久又背弃誓约,与赵国、魏国联合反叛秦国,所以我们派兵去讨伐他们,俘虏了韩国国王。这或许就是停止战争的最好的办法。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与我们订立盟约,所以,我们归还了他们抵押在这里的质子。可是不久,他们又违背了盟约,在太原挑起战争反叛我们,所以,我们再次派兵去讨伐他们,又一次俘获了赵国国王。赵公子嘉竟然自立为代王,所以我派兵消灭了赵国。魏王起初已约定归服于秦,不久却与韩国、赵国合谋袭击泰国,我们的将领率兵前去讨伐,终于打败了他们。楚王虽然向我们献出青阳以西的土地,可是不久也背弃誓约,袭击我国南郡,所以我们也派兵前去讨伐,俘获了楚国国王,终于平定了楚地。燕王昏乱糊涂,他的太子丹竟然暗中派荆轲为刺客前来刺杀我,秦国官兵前去燕国征讨,消灭了其国家。齐王采用后胜的计策,与秦国的使臣断绝来往,想要作乱,秦国官兵前去讨伐,俘虏了齐国国王,平定了齐地。我凭借着这区区五尺之躯,兴兵诛讨暴乱,依仗着祖先的神灵,使得六国国王都依各自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终于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便无法彰显我盖世之功业,无法将功德传给后代。请大家商议如何变更帝号吧!”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皆附和说:“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各国诸侯有的前来朝见天子,有的则拒绝前来朝见,这些情况,天子都无法自行掌控。现在陛下以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了郡县以统一管辖,法令归于中央,这是亘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变革,五帝的功德也不能与陛下的功德相媲美。我们恭谨地跟诸位博士。商议,说:‘古时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以泰皇最为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

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余就按照你们所议论的结果施行。”

于是,秦王便颁布了变更名号的法令。秦王赢政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颁布法令说:“朕曾听闻太古之时国君故去后有封号而没有谥号,中古之时国君故去后有封号,并且根据生前品行事迹还会追加谥号。这样做,事实上便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毫无意义,朕将废除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取消帝王死后追加谥号的做法。朕为始皇帝,我的后代就以我为始,称为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郡县制的设立及统一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的原理加以推求,认为周朝占有火德的属性,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须取可以攻克周朝火德的水德。于是,秦朝便以水德之年作为起始,以顺应天意,改换纪年。

群臣前来朝见拜贺都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以为纪年之初。

秦朝衣服、符节和旗帜的装饰,都以黑色为崇高尊贵之色,这是因为水德属阴。

《易》卦中,表示阴的符号阴爻以六为计数,于是,就把数目以十为进制改为以六为进制,因此,秦朝所以符节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规定为六寸,车宽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驾六匹马。

秦朝还将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来表示水德的开始。

秦朝注重刚毅严厉,一切事情都依法律行事决断,严苛而不讲仁爱、恩惠、和善、情义,这样才符合五德之中水主阴的命数。于是,秦朝执法严酷,犯法之人从来不实行宽赦。

丞相王绾等进言道:“现在,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地区,不在那里设置藩王,就无法得力地管辖那里。臣请陛下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

始皇将这个建议交给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这样做有利。

当时的廷尉李斯站出来发表意见道:“当初,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和同姓亲属,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变成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威,获得统一,并划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已经足够了,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令天下百姓没有反叛之意,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始皇说:“天下人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现在,仰赖祖宗神灵的保佑,天下刚刚得以安定。如果又设立诸侯,等于又树立了诸多的敌人,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不是很困难吗?廷尉所言极是。”

于是,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每郡设置守、尉、监。将人民改称为“黔首”。大醣天下,下令全国上下聚饮以表示欢庆。将天下的兵器收聚到成阳,熔化之后铸成大钟、大镰,又铸立十二个铜入,每个重达十二万斤,放置在宫廷里。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秦朝领土东至大海和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黄河作为要塞,沿阴山往东一直到达辽东郡。然后,迁徙天下富豪人家十二万户到咸阳居住。秦国历代先王的宗庙及章台宫、上林苑都建在渭水南岸。秦国每灭掉一个诸侯,都按照该国宫室的样子,在成阳北面的山坡上进行仿造,南边濒临渭水,从雍门往东直到泾、渭二水交会处,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长廊互相连接起来,从诸侯国那里劫掠的美人、钟鼓、乐器之类,都存放在里面。

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视陇西、北地,穿过鸡头山,路经回中,在渭水南面建造信宫。不久,将信宫改名为极庙,以象征处于天极座的北极星。从极庙修建道路,直达郦山,又修建了甘泉前殿。然后,在宫殿两旁修造筑墙的甬道,从咸阳一直连接到骊山。这一年,秦始皇为国内二十岁成年男子普遍赐爵位一级。在国中修筑供皇帝巡行用的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P9-12

序言

一、《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干五百字,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干多年的历史。它是作者司马迁花费了十八年的时间和毕生心血,继承父业完成的巨制。《史记》与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二、《史记》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为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记述了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司马迁以此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三、《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名著,它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司马迁善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以自身极高的文学素养,塑造了历史上诸多令人难忘的杰出人物,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本书的甄选以“最具才华”、“最为人称道”、“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标准,选取《史记》中若干佳作篇章,以精准的白话译文,参考各类历史文献和资料,对原作进行一对一的译写。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为读者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史记》、更易阅读和欣赏的《史记》、更具有参考价值的《史记》。

五、本书针对文中出现的各个重要人物、时间、地名、历史事件、民情风俗、历史典故等加以详尽的注释;对文中表述模糊和未交代的历史背景以注释形式加以说明,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对照、参考。本书附有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大事记年表,以及后世对其重要的评价,以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书评(媒体评论)

六经之后,唯有此作。——郑樵

不拘于史法,不豳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鲁迅

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毛泽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精)/中华传世经典无障碍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07673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4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1:04